分享

马斯洛与老庄

 dsxp 2008-10-22
       但凡一项心理学原理,运用广泛,则大家都会去“知其然”,想“知其所以然”而不得门而入,
  因为国人没有人去接触马斯洛,或针对马斯洛的一生 进行探究。
  1961年,《人本心理学季刊》创刊了,马斯洛的文章 是开路先锋,他的题目是《健康乃环境的超越》。
  所以,人们 一提及马斯洛,往往想起来的是人本心理学(马斯洛于1970年6月8日去世)。
  
  其实,马斯洛在他的著作《科学心理学》中多次提及了“道家心态”,而在第十章专门讨论了“道家科学与控制科学”。
  此外,在遗著《人性的远征》更一而再地专论了“道家的客观性”以及“道家型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马斯洛似乎没有读过孔孟之书,但却引用过老庄。
  
  为什么马斯洛对道家及道家心理学发生了特殊的兴趣呢?
  据 霍夫曼 的报导,晚期的马斯洛在加州接触过不少东方学者,如禅学家 亚林•瓦茨(Alen Watts),
  语义学家 海亚卡瓦以及艾萨伦培训 中心的主持人墨菲等。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可能影响过马斯洛对道家的兴趣和研究。
  
  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在当代美国心理学界也是属于大师级。
  于1908年出生于纽约市。少年时代的马斯洛,学业平平,没有显出什么突出的地方。
  1934年他获得了实验心理学的博士学位,受德国心理学家 Max Wertheimer等人的影响,开始宣传“完整心理学”(Wholistic Psychology)。
  60年代以后,会同罗杰士(Carl Rogers)、若乐梅(Rollo May)等组织美国人文心理学协会,
  1967年当选为全美心理学会会长;1968年再会同另一些心理学界的“前进”分子成立美国精神心理学协会;
  1969年出版了第一期该协会的半年刊,第一篇宣言式的文章就是马斯洛的《人性之长征》(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1970年初,他着手编写一本新书,大量引入了中国的老庄哲学和禅道思想。不幸,书未写成,突然因心脏病发作辞世。
  
  马斯洛是犹太人。他同孟子一样,相信人性是善的,我们应当全力开发我们人生的潜能,这是他一直强调的“自我实现”。
  而不是目前中国大陆的大多数年轻人所理解的“自我实现=收入很高+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马斯洛有一点我很赞同。他对“行为主义的心理学”不满(过分抄袭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
  也失望于弗洛依德的“心理分析”(研究的是人的兽性,也是因为医生角度,满目皆是病人,而侧重于常态的人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