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书馆2.0之我见(下)

 CM教练 2008-11-01

3 尝试图书馆2.0并不难

    很多图书馆长和图书馆员出于对技术的畏惧,觉得图书馆2.0的建设可望而不可及,与本馆本人无缘。而实际上,图书馆2.0的建设并不难,几乎没有什么门槛,有应用深浅之别,但是不存在有能力应用和没能力应用的区别。据笔者的有限了解,国内图书馆2.0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事例:

 

3.1 简易应用

    (1)开设个人博客。目前有很多图书馆员开了博客,仅新浪“图林博客圈”的成员就有500名左右。2008年在浙江大学召开的图书馆2.0会议对网络票选的十大类别的最佳博客前三名进行了表彰。开设博客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行业信息的传播发挥了一定作用。

    (2)开设机构博客和会议博客。国家图书馆二期启用后推出的新主页,辟有“国家图书馆博客”板块,对图书馆开机构博客有很大示范作用。上海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近年在组织学术会议时,已经形成了推出会议博客的惯例,为代表报名、论文提交等带来了很大方便。

    (3)组建QQ群:最著名的群是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金武刚副教授组织的“大旗底下”群,有200多名成员,在会议直播、学术讨论方面表现活跃。

    (4)OPAC的花样输出:清华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暨南大学图书馆等许多图书馆的网络馆藏书目检索结果都有了新面貌,或可让读者评级,或在楼层平面图上指示馆藏所在的书架位置,或有联想推荐书目功能,或可让读者添加评论,或可让读者给予个性化标签和分类,当当、豆瓣等web2.0网站上的书目的优点开始在图书馆书目中有所体现。

    (5)应用谷歌等网站的文档共写、照片上载等功能。教育部高校图工委这两年组织会议,回执的填写基本上采用谷歌文档,大大提高了效率。会后发言资料、照片等的分发,也通过谷歌文档、Picasa 照片管理软件等进行。

    (6)学科信息聚合(RSS)服务。较早的有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提供的该校重点学科的信息聚合服务。后来做得较好的有上海大学的多学科信息聚合服务。

    (7)维基服务。著名的有厦门大学图书馆的维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图书馆2.0:升级您的服务》就是通过这个维基,以2.0的方式写出来的。还有上海大学图书馆的维基。

    (8)开源软件。浙江大学图书馆尝试用开源软件Dspace搭建机构知识库,将一些开源软件应用到“中美百万册图书计划”。

以上这些应用要么是零技术、低门槛的菜鸟级应用,要么是低技术、浅门槛的性价比很高的应用,大多数以个人之力即可实现,更毋庸说被图书馆借用。可以说图书馆2.0入门并不难,难的是多层次地嵌入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全流程。

 

3.2 复杂应用

    这方面就高校图书馆而论,具有代表性的有三家。

    一是重庆大学图书馆。该馆的数字图书馆平台,有博客加“我的图书馆”板块——我的书斋,有仿“豆瓣”板块——书评中心,有BBS版块——民主湖论坛,有RSS新闻推送服务,有手机图书馆,可以说web2.0的主要技术应用、表现形式,该馆都应有尽有。该馆的图书馆2.0建设,特点是研发机制有所创新,采取的是和公司合作的方式,结构设计颇费斟酌,技术实现全面迅速,是图书馆2.0建设方面的一匹黑马。

    二是上海大学图书馆。该馆图书馆2.0建设的特点是,前期专注于在web2.0的范畴下建设图书馆2.0,搭建的数字图书馆平台上,博客、新闻聚合、学科知识库、维基、个性化主页等图书馆2.0元素一应俱全。后期将图书馆2.0建设和信息空间建设结合到一块,使图书馆2.0建设的成果有机地融入到信息空间的建设,在理念和技术上都扩大了两者的内涵,提升了两者的品质。

    三是上海交大图书馆。前文已经讲过,交大图书馆2.0建设的显著特点是兼顾理念和技术。认为图书馆2.0不仅包括技术平台的2.0,还包括管理的理念和机制的2.0、服务模式的2.0、图书馆员的2.0、资源建设的2.0、读者教育的2.0等等,目前该馆的图书馆2.0规划还是一幅蓝图,究竟如何实现,实现效果如何,还需拭目以待。但是该馆基于这个思路开展的馆员素质教育、读者调研等活动强调换位体验,的确很有创意、别开生面、效果颇佳。

    另外,“中国知网”、“E线图情”,作为图书馆的专业服务商,对web2.0技术的应用也相当敏感而积极,很早就披挂起了博客、聚合等吸引用户的“粘性”武器。它们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图书馆网站学习。

    图书馆要升级到2.0,应根据条件量力而行,开个博客、写写维基是2.0,汉化一个开源软件,搭建学术知识库都是算2.0。图书馆2.0既可以表现得下里巴人,也可以表现得阳春白雪。县图书馆可以建设乡村版的图书馆2.0,可能只是一个博客;国家科学图书馆可以建设高端版的图书馆2.0,复杂到只有科学家才能玩转全部功能。图书馆2.0代表的是图书馆的一种气质,一种变革的愿望,它和图书馆的规模大小、层次高低没有关系,一个大城市的图书馆可能是1.0的图书馆,一个乡村书屋可能是2.0的图书馆。

 

4 图书馆2.0的实现难点

    图书馆要是想浅尝辄止地感受一下图书馆2.0,那么比较容易,开个博客,提供一个学科聚合服务,多少就能够达到这个目的,但是要想搞一个有模有样的图书馆2.0,就需要人力和财力的支持,困难便摆在眼前了。

    第一个难点是责任人不好落实。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基本都是维护型的而不是研发型的,其日常工作是确保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平台的安全,兼维护所有的计算机的安全和无故障,通常编制都不宽松,需要满负荷工作。如果馆领导不作特别安排,技术人员是没有义务去关注图书馆2.0的,更没有责任去实现图书馆2.0。即便有人有这方面的愿望,精力和能力能否跟得上也是问题。
    第二个难点是系统安全不好保证。图书馆技术人员的天职是保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绝对安全。图书馆2.0所应用到的技术,却多表现为插件、混搭等,用到的开源软件经过多次转手,通常来历不明,安全系数难以判定。如果因为搞图书馆2.0,大量引入民间技术资源,2.0没有实现,反而干扰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造成其运行不良或瘫痪,那责任可就大了。

    第三个难点是资金不好落实。图书馆2.0如果不立项,不定规划,不落实到薪酬上,仅靠馆员跟着兴趣自发而为,是难以成大气候的。

    近几年,在网络博客和学术文章的反复倡导下,图书馆2.0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馆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真正在图书馆2.0方面有所作为的图书馆并不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馆长征询基层部门的意见时,被下属用上述三个难点一反问,觉得问题复杂,从而不了了之了。
    目前图书馆2.0搞得好的图书馆,有一个共同特点或者说是基本经验,就是馆长坚决支持,一直以是图书馆2.0的领跑者或助跑者为荣。他们应对上述的三个难点,各有自己的妙招。

    妙招一,成立泛技术工作组。厦门大学图书馆取消部门主任的科长级别,中层管理均用工作组这样的扁平化组织形式。图书馆2.0工作由泛技术工作组负责,主要靠组员对数字技术的热爱和兴趣开展工作。

    妙招二,和公司合作建设。重庆大学图书馆把图书馆2.0的建设任务交给公司,把人员、技术、资金都转嫁到公司,自己只负责规划和指导。

    妙招三,主管技术的副馆长亲自挂帅建设。上海大学图书馆任树怀馆长、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郑巧英副馆长都是这方面的典型。副馆长挂帅体现了建设图书馆2.0的坚强决心和顽强意志,不给畏难论调留下回旋余地,建设的成效非常好。

 

    2008年4月,在浙江大学召开的第四届图书馆2.0会议上,重庆大学图书馆展示了该馆的2.0建设成就,的确代表了当今图书馆2.0建设的比较高的水平。我在发言中认为,在图书馆各项业务流行外包的形势下,由图书馆和公司合作建设图书馆2.0的技术平台是比较理想的方式,可以规避由图书馆自建而产生的很多矛盾和风险。图书馆家家都搞2.0,也是资源的一种浪费,最好是由一家模范图书馆探路开发,大家再向它取经或购买产品,可以少走许多弯路,看完重庆大学图书馆的演示,我觉得该馆就可以成为这样的传经者和供货者。其他图书馆可以在网上观摩重庆大学图书馆2.0的各项功能,提出建议修改之,随后向其请教或定制自己需要的模块和功能。

 

补充说明:本文写作时,上海交大图书馆的2.0计划还是一幅蓝图,但是据2008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图书馆2.0会议透露,该馆的计划已大部分变成现实,付诸服务。感兴趣的同仁可以前往观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