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德

 也夫 2008-11-28
玄德 (2007-03-20 10:35:10)

 

玄 

 

前言

 

    中国人都熟悉四大名著,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也会通过电视剧、电脑游戏了解其中的人物和情节。因此,看到玄德的人第一反应可能会是《三国演义》中的刘皇叔、刘玄德。但是,这里要讨论的玄德不是三国里的人物,也与三国故事无关,而是它最早的出处:《老子》中的玄德: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出自《老子》第十章和第五十一章

 

    2005年夏,似乎是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将《老子》和《时间简史》来对比学习。这个学习很有成效,许多长年未解的疑惑一下子都有了答案。还记得当时,许许多多从没有过的想法突然涌出,只想赶快写下来。写作的过程是愉快而且顺利的,直到这一年的年底,自己感觉基本完成了,就开始在我的博客上发表。从《道纪》的前九章发表至今已经一年有余,这期间迎来了许多朋友光顾,不仅仅只是阅读,还发表感想,提出问题。到现在,关于《道纪》的评论文字已经超过十万字。2007年1月,这本产生于那个似乎很偶然的机会中的书由同心出版社出版了,书的出版给我带来了快乐和喜悦。但在当初,那本书写作的时候,还真没有想过会有这一天。一年以来,生活充实、丰富而且一直有快乐伴随其中,对我来说实在是个难得而且难忘的经历。

    当出版的事务告一段落,我以为可以关注一些《道纪》之外的事,也曾在博客里写过几篇杂文。可不曾想,思考是自动进行的,《道纪》提供了新的方法,新的模型,每每遇到身边发生的事,总是不自主地用这种新的方法加以分析。况且,《老子》和《论语》中所提供的丰富的思想又是这种思考的源泉。“道生之,德畜之”,德是道的蓄积。随着道的蓄积,德会发展为上德、孔德乃至玄德。玄德是道蓄积到极致的结果,是认识道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就想以“玄德”为题将《道纪》之后的想法、感悟一一归纳。而在归纳的过程中,又对《老子》和《论语》中的许多段落有了新的认识。令我欣喜的是,这些认识和《道纪》所阐述的观点并不矛盾,而且进一步证实了以前的想法。因此,就有冲动将这些理解写出来,虽然写作才刚刚开始,但我已经感觉到,这是一个将孔、老思想进一步融合的过程。每当对《论语》中某个段落有新的认识,我就去《老子》里去寻找,总能找到相应段落,反之亦然,孔、老思想的一致性总能使我感到欣喜。

    玄德在《老子》中出现过三次,分别在第十章、第五十一章和第六十五章,它所表达的意思就是道蓄积到极致的结果。可为什么道蓄积到极致会叫玄德呢?“玄”在《老子》第一章就有解释:“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是“有”和“无”的总称,蓄积到极大就变成了极小,就变成了无。这个看似难以理解的形态却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宇宙。霍金在《时间简史》第六章关于黑洞形成的描述中有如下一段:

 

    我们的太阳大概足够再燃烧50多亿年,但是质量更大的恒星可以在1亿年这么短的时间内用尽其燃料,这个时间尺度比宇宙的年龄短得多了。当恒星耗尽了燃料,它开始变冷并开始收缩。

 

    大质量的恒星最终会崩塌、收缩,而收缩的结果是成为黑洞。

 

    坍缩的恒星在自己的引力作用下被陷入到一个区域之中,其表面最终缩小到零。并且由于这区域的表面缩小到零,它的体积也应如此。恒星中的所有物质将被压缩到一个零体积的区域里,所以物质的密度和空间——时间的曲率变成无限大。换言之,人们得到了一个奇点,它被包含在叫做黑洞的空间——时间的一个区域中。(《时间简史》第三章)。

 

    也就是说,恒星最后会崩塌为一个零体积的区域,也就是“无”。而上面的引用中讲,越大的恒星,它燃料耗尽的速度就越快,也越快的进入崩塌过程。按照这样的关系,如果恒星的质量大到极致,它一诞生,马上就会燃料耗尽,马上进入崩塌过程,马上变成“无”。而变成“无”后又会再一次地创生,成为“有”。成为“有”后又马上变成“无”,这样的过程反复进行,由于过程进行得太快,无法分辨“有”和“无”,只能和起来说,这就叫“玄”。在“有”和“无”反复变换的过程中,系统一直处于边界状态,一直处于“有”和“无”相互转换的状态。而道的蓄积过程也是这样,当道蓄积到极致,极大的蓄积结果导致了迅速的收缩而变成“无”,“无”和“有”不停地转换,“周行而不殆”,永不停歇的往复运动是道的充分显现。因此,这样的状态被称为“玄德”,它的特点就是老子所描述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玄德是认识道的终极目标,在认识道的过程中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以这个终极目标为方向的。在进一步融汇孔、老思想的过程中,这个目标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当然,完全看清“玄德”的风貌还需要很长时间,但在走向这个目标的路上所看到的风景似乎也值得珍藏。思考的行动无法停止,那就顺着它走下去,而本文就是以这个终极目标为题,对这些思考活动的纪录。

 

2007年3月20日

 

正文目录:

 

第一部分: 人生曲线

 

第二部分: 人之本性

 

第三部分: 知礼是德

 

第四部分: 道德特性

 

第五部分: 系统调节

 

(欢迎继续阅读)

 

 

 

相关联接:《道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