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子勋亲子关系三十六讲之20、21、22

 万里无云万里天 2008-12-03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三十六讲》之20.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儿子花钱如流水
 
我儿子特别爱花钱,花起钱来大手大脚,从小就是这样。现在我非常担心,他以后走向社会如果老是这么爱花钱,那么将来如果自己挣得不多怎么受得了。儿子小的时候是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非常娇惯他,如果他什么活都不干,就用钱奖励他干活,刷一次碗收拾一次碗筷,奖励一块大巧克力,扫一次地奖多少钱,等等。孩子从小就在物质的诱惑当中不停地卖力,做各种事情,博得家长的欢心。我家条件挺好,从来不愿意委屈孩子,孩子小的时候甚至连铅笔、橡皮都是名牌。现在儿子上大一,前一段时间迷上摄影,要一台很好的照相机,先是买了一个尼康手动的,花了好几千块钱,最近说洗照片太贵,太麻烦,干脆要买一个数码像机,还要最好的。
 
我一方面觉得儿子的欲望无止境,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以后如果工作了,挣钱并不多,他自己怎么办。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节俭观念呢?
 
 
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是每个家长都要思考的事情。在孩子不掌管钱的时候,他不容易形成“钱”的观念,因为想要什么就缠着父母买,花多少,怎么花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想要的东西到手。小孩五六岁的时候,想买什么零食,买什么好衣服,可以告诉他,“什么东西是需要的,什么东西是不需要的,并不是所有好东西都要买”。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是欲求不满。什么是欲求不满?就是孩子想得到什么东西,立即就要得到,不能等待,如果父母不给,或不能马上给,就倒地撒泼耍赖,胡搅蛮缠,逼迫父母。这时候,父母可以温柔地坚持,不要生气,很多孩子在商场都有这样的表现,也有很多家长当众责打孩子,让人侧目。如果父母温柔地坚持,站在孩子身边,等着孩子自己收场,闹一两次没有效果,孩子就放弃了。当然,父母答应孩子什么也一定要准时为孩子实现,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不可信。处理欲求不满是重要的心理培养,可以锻炼孩子对焦虑的忍受能力。想要东西就会有心理焦虑,孩子学会处理这样的焦虑,学会自我管理和等待,长大后面对学习、社交、生活焦虑时就有经验。这点非常重要。
 
到了上小学时,父母让孩子手里有点零花钱,每周关心一下零花钱是如何花掉的,对好的花法,如买必需品,注意节俭,储蓄起来等,可以夸奖他,并给他额外份额的钱作奖励,让孩子体验到节约可以生钱(父母多给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容易私自拿父母的钱去用,父母要把家里的钱放好,不要到处都是钱,诱导孩子去犯错。如果孩子私拿钱花,父母不能及时觉察,可能就害了孩子。孩子在这个阶段没有很强的自制力,加上文化灌输的“家里的也是自己的”,小孩犯错难免。当然,犯了错也用不着大惊小怪,孩子心理脆弱,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乱用词语。给孩子一个表率是可取的,比如父母都彼此不动对方的钱,让孩子看到,母亲用父亲皮包里的钱要征求对方同意。所以,重要的心理点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边界”,知道钱是有个人标志的,钱是个人的。要做到这点,父母给了孩子钱,也要意识到那钱已经是孩子的,孩子自己有随心使用这钱的权力,不要强行限制、控制孩子花他自己的钱。中国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这样做的重要性,没有钱的界限,这也是社会上有些人公私不分的文化根源之一。
 
十二三岁就要复杂一些。青春期的逆反,对父母的依赖与反抗,社会性敌意,社交需要,都让孩子想到钱。父母要学习如何在用钱方面与孩子谈判,什么东西爸爸妈妈可以给他买,什么东西不能买。这里面的心理点是“钱不是万能的”。很多孩子觉得富裕是令人羡慕的,没钱会被别的同学瞧不起。所以不给孩子买过于高档的衣物,不要说家里没钱,要说“作为初中生,在学校里边要随同学,同学们怎么生活,你就要怎么生活,并不能因为家里经济比较好,你就要活得和别人不一样”。在学校,贫富是没有区别的,只能在学习上、运动技能上、生活管理上,去显示自己的优越。家境不好的父母,也不要过于强调没钱来拒绝孩子正常的经济要求,比如正当的集体活动需要钱,一定要帮助孩子达成愿望,让孩子过有尊严的生活。如果这个阶段处理不好,孩子对钱会形成不恰当的观念,比如仇视富裕的同学或瞧不起穷的同学,喜欢用钱去找到自尊,往往种下资源浪费、无节制生活、奢华或者经济犯罪的心理根源。
 
到了高中,青少年常常有独立意识,追求特别。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允许他多存一点钱,比如平时积攒的零花钱、节假日得到的压岁钱,孩子都可以自由处理。孩子买一些爸爸妈妈并不认同的东西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学会闭嘴,不去讨论他的选择。涉及到一些大的东西需要父母资助的时候,比如像信里说的要数码相机,父母要学习如何分解孩子的需要。一个数码产品可能要花4000元钱,爸爸妈妈可以说,“你的想法很好啊!但相机是你需要的,你要来为买它承担责任,父母可以帮你,为你出2000元,剩下的2000元你得靠自己想办法”。孩子如果说他没有办法,家长可以建议孩子先从父母这儿支取,以后从每月零花钱中扣除。可以让孩子承担额外的家务来抵账,也可以帮孩子找一点社区的工作,从中得到报酬等。这种经历很重要,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花钱的压力,钱的管理和如何筹到足够的钱。聪明的父母往往等待这一刻,好对孩子做顺势教育。这还会让他对金钱的概念更深刻,因为孩子想买什么就能买到的话,会对金钱没有概念,没有概念的话,他今后在资产的管理方面会出现问题。有些女孩子花钱可能因为心情不好,买些无用的小东西、小零碎,只是为了取悦自己。父母要及时疏导,不然,孩子长大后可能就是个购物狂。
 
在教育孩子对待金钱的观念上有两个技术,这两个技术用在初中以后的孩子身上非常有效。第一个技术是上面提到的部分满足技术。“好,你当然可以去买了,爸爸一定支持你,不过爸爸只能支持你20%或30%或者50%,其他你要自己去攒”。另一个叫延迟技术。很多孩子买东西很冲动,突然特别想买就开始磨父母,给我买一个,给我买一个,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反对,孩子就被挫败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要得到心理安慰,并不是真正渴望得到东西,他往往是一种没有经过思考的欲望。这个时间爸爸妈妈就要说,“虽然那个东西不错,我们也愿意给你买,但要等一等”,让孩子的欲望延迟一下,延迟对他的心理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假设孩子想得到一个东西又能等待的话,就说明他有能力控制和管理自己。
 
李子勋支招:如何对待追名牌的孩子
 
社会就是一个名牌社会,很多东西都在创名牌,名牌首先是质量比较好,价格相对要贵一点,并不是说名牌的东西一定好,买名牌就是攀比,实际上现在的消费理念就是鼓励大家购买名牌。名牌有很多的前期投入和付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很高,哪怕是铅笔芯,贵的有牌的,是不易折断的,柔性好,画出来的线流畅、美观,差的笔芯会急死人。现在国家希望大家消费,鼓励大家把钱拿出来流动,也是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当然,大家不能在生活上浪费,比如说大吃大喝,奢华,或者花在那种对别人不好,对自己身体也不好的消费上,那就没有意义了。家长也要适当的鼓励并挑起孩子的物质欲望,孩子的欲望减弱,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也会减弱。很多成年人懒散,得过且过,抑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往往就是欲望不够所致。贫困家庭长大的孩子对钱的欲望很高,刻苦学习,通过考大学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欲望就强。要保持孩子的欲望就不能完全满足孩子,让孩子经过努力自己达成愿望。
 
孩子小的时候,让他吃饱穿暖就可以,一般的孩子不会追求名牌,名牌观念是大人或社会给他的,大人可以不去处理这样的东西,不给他买就行了。十二岁以前的孩子并不是那么坚持,大都人云亦云,同学买了一双鞋,他说好,就想买,爸爸妈妈可以买另外便宜好看的东西给他。但是到了十二岁以后,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父母就要开始尊重他的感受了,如果他的环境里都是穿名牌的人,家里经济不困难,满足他的欲求也是对他自尊的保护。因为对个性怯弱的人,贫穷会使他失去自尊。对个性很强的孩子,贫苦却是他最好的动力。其实每个孩子都会在社会化过程中与自卑作斗争,困苦的生活会让有的孩子变得更强,成为杰出的人,也可能让有的孩子因此抬不起头,成为自卑的人。
 
当然,花钱的事情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身体,人最重要。比如说有的人非常累了,都走不动了,还要去挤公车,如果他没有经济负担的话,就没有必要这样去省钱。第二,钱是重要的,花钱要花得有价值。比如说你是篮球运动员,给你买弹跳性和合脚性都很好的耐克运动鞋,帮助提高篮球技术,是值得的,但如果什么运动都不做,只是为了穿名牌,非要耐克,就是没有价值。就这封信看,父亲同意给他买了尼康相机,过问一下他喜欢摄影,用尼康做了摄影没有,是不是到野外采风了,有没有研究摄影技术,看类似的书籍杂志。如果他没做过,只是觉得尼康好,就买了,现在又要买DV,父亲就要拒绝。总之,对孩子小时候的欲望,大人可以做积极的引导,到了青春期以后,大人要更多的去考虑孩子的感受。
 
有一个读高二的单亲家庭的男孩想买名牌衬衣,大概需要近一千块钱。他身边几个朋友都买了那种衬衣,他也一定要买。他十六岁了还没有一件像样的衬衣呢!妈妈过去总在
 
小摊上买减价的衬衣,他现在是高中生了,一定要有穿得出去的衬衣。妈妈说好吧,跟孩子去了大商场,一看价钱就吓了一跳,坚决反对。儿子觉得妈妈不关心他,和妈妈的关系变得很不好,甚至用不学习不做作业来对抗。我跟这位母亲讲了这个技术,妈妈回家后就答应存钱为他买衬衣。妈妈开心地说:“我们每个月存200块钱,存四个月,到第五个月我就可以给你买了!”孩子很高兴,与母亲关系好了,学习又开始用心了。过了两个月,孩子看着每天为钱精打细算的母亲说:“你不要存钱了,我现在不想要那件衬衣了,我看到一件八十元的衬衣,也很不错,我要那件。”孩子跟妈妈关系好了,就会心疼妈妈的。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之21--.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我不想活了
 
我现在心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时候真想死了算了,虽然说男儿不轻言“死”字,但是我真的受不了。父亲很晚才生我,我现在才十八岁,但是父亲已经有六十四岁了。家里有七口人,两个姐姐,两个哥哥,只有我自己在读书。父母在家务农,一年到头又没有多少收入,加上他们年岁已高,所以他们是再也没有能力像以前供我小哥那样供我读大学的。哥哥姐姐虽然多,但是他们已经成家立业了,有自己的家,根本顾不上我,他们也没有多少时间回来看父母,只有小哥回来过几次。但是如果盼他供我读大学当然也是不可能的。我父母为了供我读大学什么都不顾了,他们整天起早贪黑地干,多养了两头猪什么的,以后想卖了给我交学费,这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里也很疼。我小哥是一个干部,手头也有一些钱,但是嫂子管得太死了,父母也没给他什么钱。我哥哥以前也说过要接父母到他那里去住,去享清福,父母没有去,因为还有我在,我还不能自立。我还没有读大学,妈妈非让我读大学,所以他们还在干。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再加上一些邻居的风凉话,更加无地自容,总觉得如果没有我,我们家该多快乐呢!因为有我,父母要向哥哥姐姐开口借钱,总是有一些会闹翻天的事情,感情搞得很僵。反正都是我的错,我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上,我连累了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也看透了这个金钱世界!哎,人生啊,无论我怎么办,好像都不可能做好,老师能不能帮一帮我呢?
 
 
十八岁正是阳光灿烂的时候,很多人正在享受青春,这个男孩却觉得自己的生命该结束了。这封信让我们看到一个现实,孩子十八岁了,眼睛看到的东西和大家看到的不一样。如果换一个人来看他的家庭,看他的生活,可能会有另外的描述。其实很多问题都是“看”出来的,别人会说这个孩子好幸福,他是最小一个,“皇上爱长子,百姓爱幺儿”,都疼最小的。这个男孩正是这样,他从小就生活在爸爸妈妈的关照里面。尽管现在爸爸妈妈老了,但能够工作,他们还有精力,而且还过着一种很有意义的生活。他们要帮助孩子上大学,所以整个生活充满着意义,活得很有价值。他们养猪也好,受苦也好,都是对生活自愿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他们需要继续照顾这个已经长大的十八岁的孩子。
 
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反过来看,其实这个孩子是很重要的,他的重要在于不管是在父母心目中,还是在哥哥姐姐心目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哥哥姐姐虽然没有过来直接关照他,但内心也许在想,“我们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弟弟要去读大学,要为家族去争荣誉了,我们会为这个弟弟骄傲”。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种说法:老大齐家(继承家业),老二卫国(当兵打仗),老三定邦(读书安天下)。这个弟弟从小就立志要去上大学,是家族的骄傲,是家族的希望。奋斗者总是孤独的,孩子感觉到的落寞,正是与他奋斗的心相匹配的。
 
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会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描述?就在于我们怎么来解释问题。男孩感觉到了痛苦和困境,这个困境是内心的困境,并不是现实的困境。为什么是内心的困境呢?爸爸六十四岁,六十四并不是一个很老的年龄。我们认识问题的时候,会看到由于视觉不同,对事物解释的方法不同,会给内心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写信的这个孩子是以一种负面的方式去看待事件和现实的,得到的自然是困扰、痛苦、烦恼,感觉没出路,没希望。所以他才说出“我不如死了”。他觉得自己不重要,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人,是父母的拖累。换个角度看,用积极的眼光,用正面的眼光看待这件事,就会发现,这个孩子对家族非常重要,也非常有价值。
 
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重要,不仅对自己重要,对家族重要,而且对身边的人,对社会,甚至对整个人类,都是非常重要的,他的生活就一定会充满意义和动力。把自己想象成生命的一分子,就像在江河中,你是其中的一滴水,如果没有每一滴水,就没有江河,它的意义在于你是人类生命的一部分,你要对生命负责。而且,每个人都只能成为那一滴水,不可能独自成为江河。这个男孩应该改变自己的视角,用积极的眼光去看他的生活,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势必一辈子都会痛苦。即便现在他过了这道坎,考上大学了,但如果按照这种方式生活,仍然会有很多的困扰和痛苦,他应该换个视角来看现实。
 
这个孩子确实有客观上的困难,但这个困难有时间性,不是永远的困难。比如说现在经济比较困难,上大学难,但是有希望工程,有助学基金,如果他考上大学,即便家庭没有经济资助,也还能够利用社会救助,起码还可以贷款读书,以后挣钱来还款。现在的困难只是现在的,不是永远的,如果觉得这个困难是永远的,就无法突破内心困境。如果认为困难是暂时的,暂时的困难恰恰是发展的动力,孩子就会更努力读书,为家族挣脱贫困出一份力,主动承担生活的责任,面对挑战,不让爸爸妈妈操心。他会想:我要用完美的高考成绩来回报父母,让他们知道我是一个很不错的儿子。
 
所以,这封信里掩藏着一种信息,即孩子学习成绩可能不理想,不能回报父母的辛劳,他有些害怕了,无意识的要逃避责任了。当然,这是孩子的心理自我保护,当他这样想,这样痛苦,甚至想死的话,对父母的内疚就变得不重要了,他这样就成功地摆脱了伦理上的焦虑。对这个男孩的父母来讲,如果知道孩子有这样的想法,首先要和孩子讨论,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庭工作,把孩子纳入挣钱的计划中,让孩子感觉自己也在为自己出力。父母要多跟孩子商量,让孩子投入家庭的事务,让他分担责任,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有意义。爸爸妈妈大包大揽,对孩子讲“你就好好读书,什么都不用管,爸爸妈妈再苦再累,不吃菜不吃肉都给你挣钱”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有被剥离感,有劲无处使。如果孩子学习再不那么顺利的话,他就会处在困境里,感觉没有出路,只好通过想死来了结。
 
其实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来参与、承担一些责任,有脸面在高考不理想的情况下活下来,并在邻里兄弟之间活得有尊严。可以倾听孩子的建议,比如对大学费用的建议,或者是节约的建议。一开始就让孩子参与对未来上大学的攒钱计划,让孩子觉得他在这个计划里面是主导的,他可以安排一些事情。这样的话,他就不会这么无意义感,也不会出现抑郁状态。相反,如果家长剥离了孩子的能力,不让孩子参与,自己又太苦太累,孩子爱父母,就会很难过。这个个案中的男孩很善良,对爸爸妈妈的感情非常深厚,非常爱他的父母,这样的孩子是很可爱的。父母不考虑自己只考虑孩子的做法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让他有创伤感,很心疼父母,反而不快乐。
 
 
李子勋支招:帮老小长大
 
一般来讲,最小的孩子成长比较缓慢,内心单纯、幼稚,爸爸妈妈生他的时候年纪比较大了,能够心疼孩子。年轻的父母有些时候不懂得在意孩子的需要,比较莽撞,也比较自我。但是父母过了四五十岁再有孩子的话,对孩子的关心就比较细致,所以常常对小的孩子比较溺爱,尽可能满足他的需要,对他的行为放得比较宽,不像管长子,或者不像期待长子那样要求他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有能力,一定给弟弟妹妹做榜样。从心理学分析看,最小的孩子心理发展容易出现两个倾向:一个倾向是变得很逆反,最小的孩子最容易逆反,容易走一条不符合家族风格的道路,甚至有一些反社会的行为。另一个倾向是幼稚,变得比较孩子气,脆弱,不喜欢承担责任,总逃避责任。自己不作决定,让父母作决定,责任也由父母来承担。对最小的孩子来讲,只要能加强社会的接触,多交朋友,从同龄的孩子里找到成长的模式,也能很好地发展。
 
最小的孩子更需要自我认同,一般来说,十八岁的孩子已经过了自我认同的阶段了。孩子十四五岁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重要,独一无二,这个世界离了他就不行。过去还认为自己有很多缺点,过了十六岁发现这些缺点就是自己的特点,甚至是优点,不是缺点,个性方面也不像过去一样,总要听别人说什么才是什么。一般来说,十六岁就要完成自我认同,如果还觉得别人好,自己一无是处,可能就是问题。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个词叫“同一性危机”,就是指不能认同自己,产生对自己、对社会的信任危机,自我边界瓦解,自我意识缺乏等。比如成年的孩子还在关注自己的缺点,认为自己这不好,那不好,长得不漂亮,身材也不高,或者学习不好,还在自我挫败,就是同一性危机没有处理好。这样的人会慢慢地发展成心理弱者,或者神经衰弱,纠缠在内心痛苦中。十四五岁的孩子很狂妄,藐视权威,认为大家都毫无意义,自己内心的世界才是美好的。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都非常重要,孩子要意识到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对身边的人是重要的。如果有这样的认同,就不会陷入悲观,不会轻易去想死。写这封信的男孩说,“我不重要,好像有没有我都没关系”,自己不重要,社会当然也不重要,接着他就会对社会反感,认为社会是金钱社会。只有喜欢自己的人才会喜欢别人,喜欢社会,只有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爱他人,爱这个世界。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之22--成长也需要创伤
 
我讨厌父母
 
我现在已经是武汉一所大学的本科生了,刚刚升入大学一切都是陌生而新鲜的,但是每当想起往事我心中就疼得滴血。
 
从小学到初中二年级我一直在无忧无虑的环境当中度过,父母关心我,亲友老师爱护我,学习成绩好,同学也羡慕,一切都非常美好。可是在初三,我遇到了一位非常严厉的班主任,他很爱发脾气打人,班上成绩差的他不管,成绩好的同学他几乎都打过,他打人的样子是我见过的最凶残的一幕,不但用拳打,而且用脚踢。有一次因为一点小错他对我大打出手,从教室前面一直打到教室后面,从那一刻开始,我的心就碎了。我跟父母说,但他们不理解我,反而说是我的问题。后来我就不爱上课了,经常迟到、逃学,心情低落、精神萎靡,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晚上失眠,甚至想辍学。父母见到我这个样子还不断地逼我去上学,我每次逃学他们都找我,然后把我送到学校。有时候我心情恶劣,在家乱扔东西,他们就打我,我的心被一点一点地撕裂了。
 
到了高中,本来以为换个环境我会忘记过去,可是我做不到。我开始讨厌父母,高中三年我回家的次数很少,即使是过年也不愿意回去,而是躲在亲戚家。因为一回家看到父母和我的房间,心中的伤疤就又被触动了,我恨他们,对他们态度不好。亲戚一起骂我,说:“父母辛辛苦苦地供你读书,你却这么对待他们?!”指责我不懂得尊敬师长。整个高中三年,我都是在痛苦压抑当中度过的。我本来从小性格活泼又开朗,可是经过了这些我渐渐开始孤僻了,不跟人接触,对学习没有兴趣,整夜失眠。为了治疗失眠,父母也曾经找过很多医生,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在治疗当中我明白了自己已经患了心理疾病,可是家里现在实在是太穷了,为了治我的病已经花了很多钱。
 
2003年的高考对我又是一个打击,儿时的伙伴、身边的同学本来都没有我优秀,可是他们都考上了很好的大学,唯独我只考上了一所三类大学。我害怕听到亲朋好友对我的议论,更害怕别人看我的眼神,我开始逃避,不跟任何人接触。来到这所大学我仍然十分孤独苦闷,我想忘记过去,可是做不到。我依然恨我的父母,没有办法忘记伤心的往事,我觉得都是他们造成的,我没有办法摆脱痛苦的煎熬。我想问一问李老师,究竟该怎么办?
 
 
我想这个事情不能完全怪父母。首先老师的做法很糟糕,因为初三的孩子心理还比较脆弱。很多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常常有这样的一些事件,这种事件激发了一种心理效益,叫作“扳机效益”,就像枪扣了扳机然后子弹就不得不打出去了。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孩子都比较脆弱,需要慢慢的适应社会。人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感,然后是尊严,老师打骂他使他没有安全感,没有尊严,他突然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不能控制的环境里。像自然界的小动物,在慢慢探索外界时,要先找到逃回母亲身边的路,如果能够快速地跑回去,它会觉得安全,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接纳也变得容易。
 
这个孩子感觉环境是无法控制的,跑回家里却又得不到爸爸妈妈的理解。不过,他在对待这样一个事件时,选择了一个看起来非常无效且糟糕的方式:他把愤怒朝向了父母,以至于自己变得四面楚歌。当然,父母如果在这个时候能跟孩子适当的共情,情况会不一样,孩子获得安全感,得到心理缓冲,就不会觉得学校老师还那么可怕。不过,听这个故事,仿佛是孩子故意地要为难自己,要斩断自己与家庭的亲情,让自己接受更多成长的痛苦。这些被创造出来的痛苦有没有意义呢?我觉得是有的,尽管我还猜不出,但相信有一天孩子会从这样的痛苦中获益。
 
另外,他对打骂他的老师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因为我们必须假定老师的动机是善意的,老师愤怒地打孩子,从动机上来讲并不是想伤害他。不然,我们会不安全,会觉得老师本身是一个恶魔。如果我们总把别人当恶魔,自己心情会不好受。一般来说,老师的愤怒可能来源于一个动机,就是希望孩子学习好。这个孩子在事件发生的时候还无法判断老师恶行中并存的善意,他感觉的是痛苦,没有面子,没有尊严,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所以产生愤怒、逆反、反传统意识以及在学习上的困难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这个阶段延续那么多年就不自然了。孩子在心理创伤事件发生后的一两个月处在焦虑中,包括上学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把这样的事泛化并由此改变了成长的方向,就是孩子自己参与进去了。初三的时候被老师打骂过一次就终生不能够舒缓,那会是谁的责任更大呢?当然是孩子自己的责任更大。你会觉得他把这件事情作为一个理由,作为一个解释多种不顺、失败、挫折的理由,而不想自己去承担责任。但我们看见,这只是一个理由,绝不是孩子不那么顺利的原因。
 
从生物学上无法解释孩子被人责打后突然就变糟了,如果他变坏的话也是他内心作了一个决定,或早已有诸多对现实的愤怒,挨打只是一个激发点,不是原因。当时的痛苦我们可以理解,是存在的,但终生人格的改变和生活的改变,却要有内心的决定才行。这个决定不是老师做的,也不是家长做的,而是孩子自己选择了这样的路。他信上说不愿意上学,逃学,结果学习越来越不好,没考上好大学。孩子认为这些错误是父母给他带来的,其实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自控的,不是被迫的。
 
父亲的责任在哪?父亲的责任在于他不了解孩子的痛苦,在非常关键的时候没给孩子支持。因为孩子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母,父母完全可以为这个事情去找老师申诉,或者找学校申诉。家长的问题在于没在关键的时候给孩子帮助,让他失去了康复的时机。而孩子的问题是,他用这个事情做了壳来防御,让自己躲进壳里退化了,成了比较消极的人。
 
孩子对老师的指责是老师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实际上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伴随着创伤体验。这是成长需要的,如果一个人说他从没有过创伤,那是压抑的结果。如果孩子没挨过打,也许谁的一句话、一个态度、一个表情,都会给他造成痛苦,或者爸爸妈妈忘了给孩子买生日礼物,也会给他造成创伤。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愈合创伤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受到创伤不能够愈合,那么就说明他不愿意成长。生活本身就是艰苦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被无端地伤害,被同事、朋友或邻居欺负,或者自己丢面子、失去自尊心。这些只是生活中的部分,因为绝大部分的生活还是好的。如果把伤害看成是全部,“老师打了我了我就不好了,我一辈子都好不起来了,因为我受到创伤了”,那结果就会真的不能好起来。所以我想告诉这个孩子,老师打你这样一个事件,可能给你带来了创伤,但这个创伤对你的伤害,远远没有你自己的生活态度变得很消极的伤害大,真正伤害你的是你的态度。当然我们承认老师有责任,家长也有责任,但是这些责任都没有孩子自己的责任大,他应该对他的生活负责。因为爸爸、妈妈、老师不会对他的生活负责,真正对他生活负责的只有他自己,他必须负起责任来。
 
面对困境怎么做?对这个男孩来说,目前有两件事要做。一是从现在起他要重新作决定,是不是要过积极的、有价值的、有责任感的生活?选消极逃避的生活方式还是对生活作积极反应,重新建构一种有效率的生活方式?二是他要尝试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过去发生的事情。只有宽容了伤害他的人,才真正能够从伤害事件里面完全的康复出来。要做到宽容,就必须考虑到老师的善意,还要考虑到很多痛苦只是青春期的逆反和压抑叠加,还有过度需要父母认同及缺乏自律所致。他必须去思考一些带有正面意义的东西,比如我们曾经历的东西是谁来决定,是从中获益还是遭灾,痛苦体验是不是一种财富,等等。直到有一天他宽容老师了,觉得老师虽然打了他,伤害了他,他还是能理解老师,还是能尊重老师。到了这一天,孩子的心理创伤就算完全康复了。
 
其实很多伤害都是慢慢被自己建构出来的,如果总用负面的,非常灰色的情绪来对待以前的事情,去回忆,就把创伤更加地活化了。所以这个男孩必须做一个内心的决定,对自己说“我要做些什么,我今后要怎么做”,如果他不做这个决定,那么谁也帮不了他,心理医生也帮不了。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心理医生会帮助他做一个假设:“假如你的老师从没有打过你,父母一直对你很好,但你的境遇还是这样,你会怎么想?”他必须自己要站起来说“其实过去的事情早就过去了,应该重新来。我面对的可能性选择有很多,现在还年轻,才大一,今后的生活会有很多机会,我干吗老要生活在过去呢!我要寻找突破的机会,现在就开始准备,尤其在学习上我要投入更多的热情,对父母尊重”等等。如果他真做了这样的决定,问题自然就会变小并慢慢的消失。
 
对他的父母来说,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往是因为没有觉察到孩子需要帮助,没有意识到孩子处在创伤的痛苦里。所以有机会的话,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少批评,尤其是不要让亲友来批评自己的孩子,不要把矛盾扩大到亲友的体系里面去。因为孩子在家里跟父母产生冲突是因为亲子关系的依恋所引起的,一旦扩大到亲戚系统里,孩子的尊严和人品会受到影响,创伤就会加重。父母要学会在亲友的面前多说孩子好话,给孩子建构一个关心父母的形象。
 
 
李子勋支招:用温暖抚平创伤
 
是不是任何儿时的创伤都是由自己慢慢建构出来的呢?父母真的就没有什么责任吗?
 
不是的。虽然有些儿时创伤会影响人的一生,甚至造成缓慢的人格与世界观的改变。但这封信是孩子在大一的时候写的,对十九、二十岁这个年龄段来说,更多的是要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可以的。如果强化他的无力感,说他是创伤的受害者,会进一步挫败他的努力。读者可以发现,我试图将问题淡化并改变问题的意义,淡化老师的恶意和父母的问题,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痛苦事件中的作用,引发孩子对自己的
 
觉察。这是对孩子正面力量的一种激发与试探,如果孩子听到了这样的解答,真正出现了好的改变,说明孩子的内心已经准备好变化了,他只是希望通过跟医生的对话来求证而已。如果没有什么变化,甚至更加愤懑,那就说明他还没有准备好,他还想利用过去的事件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自由,承担更少的责任。那么我也不会强行地去干涉他,当然也许我会提醒他可能因此失去更大的利益。利用过去事件获得一种行为或认知的自由,是人类天赋的本领。这里有一种惯性,如果一个孩子病了,却因为病而获得他渴望的玩耍的权利,他的病自然会好得慢。
 
作为心理医生,我们要考虑当事人的利益。对于过去事件的痛苦他想得太多,但痛苦的意义与孩子自己的责任想得很少,我们就要促使他去想,看看强化了问题的另一方面会不会让孩子的感觉不一样。父母是有很大问题的,这些问题有个人性格的,也有家庭文化传承的,但这方面孩子已经愤怒了很久,我当然不想加深孩子在这方面的关注。看看自然界,天上出现老鹰的时候,母鸡会不顾安危展开翅膀,保护小鸡。麋鹿在面对狮子的时候,会把孩子挡在身后。人类的父母受限于许多文化观念,太拘泥于对错,不仅不能为孩子的权益去争取,甚至禁止孩子在家庭里自如地谈论和发泄对环境的不满。这样的家庭容易失去足够的温暖,失去心理缓冲的功能,慢慢地,家就变成了一个让孩子感觉窒息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