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关总署:11月我国进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逻辑K线的痕迹 2008-12-10
晚报讯 从今天开始,11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密集发布,在 “保增长”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业内的关注点也由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转向了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国家统计局今日上午发布数据,11月PPI同比上涨2%,涨幅创23个月新低,与此前机构预测的破“五”相差颇多,令市场大感意外。

  今年8月份,我国PPI曾创下10.1%的12年新高,但该数据在9月份明显回落至9.1%,10月份减至6.6%,11月份更是大幅锐减至2%。PPI连续大幅锐减意味着什么?业内人士分析,PPI急跌清晰地显示了国内企业生产正在明显放缓。财经评论员马红漫表示PPI的锐减很明显就是工业需求不行了,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业绩。同时,四季度宏观数据可能降至最低点,呈通缩趋势。

  整体需求增速减缓、出现通缩的可能性增大,几乎是各市场机构的一致判断。摩根士丹利昨日的一份宏观经济报告就预测,明年上半年中国将出现通缩迹象,并可能在下半年及之后演变成持续通缩,这将导致更富刺激性的政策出台。摩根士丹利已将对明年中国CPI的预测从1.5%修改为-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