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与体会下载

 雨虹 2008-12-17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与体会下载
副标题: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不详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08-10-3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与体会

中山市杨仙逸中学 刘晓

  [摘要] 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活动,探讨了在新课标下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有效学习模式:合作学习的组织、实施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合作学p; 合作学习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它对于提高中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为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是自主探究、分工合作地学习。一般而言,“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合作学习充分关注教学中的“人”的因素,摒弃了认为学习是个体活动的传统教学观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十分吻合,但合作学习也存在一个难点:即学生的组织问题,如何搭配、如何指导相互协作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笔者在此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愿与大家交流。

一、教学实践

  1、 确定主题

  在对新课标的解读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要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从学生的日常学习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做到这一点,在确定活动主题时,笔者选择了语文教学中“寻觅节日诗情”这一表达交流活动作为主题,要求学生搜集表现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并配之以背景图象、音乐、诗词的朗诵、作者介绍等,制作出一个图文并茂,具有诗情画意的动画作品。

  2、 合作学习

  笔者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爱好,选择了Flash作为动画的制作工具。但是制作一件Flash作品需要掌握的操作技术较多,如果全部都由教师来教,不但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有些学生未必能全部学会。考虑到学生都有学习其它软件(如Word、PowerPoint)的经验,可以指导学生把已有的软件学习经验有效地迁移到新的软件学习中。所以笔者采取了只讲解动画制作各步骤的知识要点和操作技巧,由学生合作学习具体创作过程的教学方式,具体做法是:将学生按学习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分配动画制作中的一项学习任务,先由各个小组内部合作学习如何操作,然后通过多媒体网络将自己学会的部分逐步教给其他组的同学。这样一来,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由于要充当教师的角色,所以各组学生学起来都特别认真;更有不少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学一些动画制作技术与技巧以便在教其他同学时能游刃有余,技高一筹。结果,估计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要将近8个课时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只用了3个课时就完成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比较理想。

  3、 优化组合

  在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创作活动中,明确的分工与和谐的合作,使每一个组员都能积极投入、发挥作用,对保证每位学生都经历信息技术过程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在创作作品之前笔者又对学生分组情况进行了优化组合。

经过合作学习阶段,每个学生都掌握了用Flash进行动画制作的基本操作,不少学生还拥有了自己的“强项”。为了便于合作与交流,笔者根据学生的专长和他们所选的主题内容,在原有分组的基础上对各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同一组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如清明诗词组、端午诗词组、中秋诗词组等);每组的各个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如有人擅长处理文字动画,有人擅长处理背景图片或音乐等);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组长,负责组内协调和组间交流。

  4、 合作制作

  有了技能的储备和合理化的分组,各个小组的作品制作工作很快就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工作,他们各有侧重但又不完全独立,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找到最佳的创作方案;为了使学生的方案更具有可行性和独创性,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前,先由每个小组的组长向老师介绍本组各个的方案,然后参考老师的意见、对比其它组的方案进行一定的改进。在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创作的过程中,笔者负责进行各个方面的指导,并参于了一个小组的具体制作过程。

  5、 交流评价

  将各组学生制作完成的作品,通过网络收集到教师机上,选择时间播放给全班同学观看、评价,共同评选出各组中比较优秀的几件作品,然后再安排部分作品的作者现场演示制作过程,介绍制作思想、所用技巧等,进行直观的经验交流。通过学生作品的相互交流与评价,不但让学生欣赏到了同学中的优秀作品,还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制作水平。课后,不少学生都表示希望信息技术课上还能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创作活动。

二、教学体会

  1、重视智力培养的多元化

  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还体现了它在多元化培养学生智力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在合作学习的每一个阶段都渗透着多元智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的组织中要注意到这些过程中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全面提高,而不仅仅停留在合作学习、提高技能这个层次上。

  2、防止分组的扩大化

  采用合作学习,分组时小组范围要小。如果小组的人数过多就会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离心力”,互相推诿前期任务,最后任务合成的时候也要相对较多的时间。而相反,小组的成员较少时,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这种主人翁的意识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与合作的积极性。

  3、消除学生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合作学习中,我们强调要让基础好的学生辅导基础差的学生实现共同提高,而且一些基础好的同学在完成基础任务以后可以去完成那些有难度的工作。但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个情况是:小组中个别成绩好的学生包揽了整个小组或小组中绝大部分工作,而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无所事事,有的甚至借机逃避学习的责任。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式就是加强任务的设计和课堂的组织。

  4.避免合作学习的“形式主义”

  一个任务布置下来,学生做简单的分工,然后就是学生“各自为战”,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再让学生“合作”一个做个总结。这样的“合作学习”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课堂很安静,纪律很好,但这只是表面性的协作,学生之间交流太少,没有形成有效的探讨和交流。所以真正的合作要让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包括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让不同创作思想的火花产生碰撞,这样的合作才能“貌合”“神合”。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更多体现信息社会知识发展的特征,探讨课程整合方法解决新课标下信息技术的教学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审定稿)》 钟柏昌 2003.02

[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董玉琦 解月光 2004.05

[3]《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王坦 2001.11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教育部文件 教基字[2001]17号

联系方式:中山市杨仙逸中学电脑科组 8811887 81993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