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类似橡胶的软“C”形板(大约1mm 厚、2cm2,掏空后形成)之间,用黄铜色螺钉拧着, 这似乎是可行的吗?
答:不可行,在ESD 安全区内,这不是可行的ESD 控制装置。这些无源的“无线”防静电 腕具有很多局限性,假如你由于摩擦起电达10kV,并且你戴着无线防静电腕,需要在几个 小时后才能降至5kV(甚至几天,取决于环境的相对湿度),但绝不会少于10V ,大部分电 荷减少是因为你身体表面电荷的自然复合(此时是你的“无线”防静电腕的金属外壳)以及 有一定相对湿度空气的导电率。(附:把头发剪到大约1/4英寸,你会得到同一效果。在头 发上刷上导电胶,立刻你导电的头发末端就象在相当高的电压处的电晕放电尖端一样,使电 流流入空气中或有助于增强自然复合过程。当你的头发离地非常接近于0.1—1.5 英寸时, 需考虑任意最少3kV 电位差(因为空气的电介质强度)或者是加强的正常空气导电率,以使 你处于几个kV 以下。
18、问:要是一台设备放入箱中,引线悬空,这样引线具有大约几百欧姆的端对端、端对 壳的电阻和10pF 电容,要是充电时间达几分钟,悬空的引线很容易地充电至1kV(相对地)。 (充电方式可以是存储在靠近喷嘴的但接地不正确的干燥的N2 箱体中,或穿上尼龙或布鞋 在干燥的冬天走过一道长长的铺有地毯的大厅)具有接地措施的用户打开ESD 袋,由于充 电到1Kv 时的引线通过其他已经放电的引线放电,造成器件损坏。加在氧化物上的电势使 器件毁坏。所有引线均要很短路起来或打结以利于ESD 保护,对吗?
答:对于你举的例子,我们假设设备处于箱体中(箱体可接地且导电)不用ESD 包,在运输 过程中,箱体可能与地分离,电荷可以从外部感应进来。在里面,设备可以随处移动,摩擦 电荷从几伏到几千伏,这取决于彼此接触的物质。当一个已接地的操作者打开箱体,触摸或 靠近悬空引线时,便有可能引发ESD 产生。如果器件的引脚插在导电发泡物质中或采用ESD 旁路条,设备对放电的敏感性及ESD 损坏大为减小,何时使用旁路条或导电泡沫,取决于你 待保护的器件类型、电荷存储方式以及装运方法。所以务必向生产商请教正确的预防措施。
19、问;有些带有防静电腕的ESD工作台可以直接接地,而另一些则需先引至ESD 台垫(在 对角),然后通过一电阻接地,哪个正确?
答:两者都未必正确,因为这取决于直接接地的防静电腕和工作台垫的电势,对ESD 安全台 而言,接地的概念是使所有导体均处于同一电位,这样就使两导体间的电位差降至最小。 由 于电源地与大地总是在控制区内,因此是最方便的连接点。如果防静电腕及ESD 台垫均接至 同一接地点,那么它们电位相同,是正确的安装方式。防静电腕首先连到ESD 台垫,然后穿 过台垫,再从台垫对角穿出,最后接地,这样连接,台垫至地有附加的串联阻抗(电阻或电 容),有时,操作者可以与接地的台式设备或位于台垫上的ESD 敏感设备处于不同的电位。
20、问:当穿上防静电鞋套时,鞋套与脚部皮肤紧密接触重要吗,还有鞋套可以在鞋和短 袜之间吗?
答:当穿着防静电鞋套操作电子仪器时,未必一定使鞋套直接与皮肤接触。防静电鞋套上的 导电接头间接地把导电地板(地)接到人体(皮肤)。典型情况时,导电接头被脚踩在鞋垫 和短袜之间。皮肤经过短袜电气连接到接头。脚的湿气使短袜导电,并在脚(皮肤)与接头 之间提供一导电通路。当首次穿上鞋时,可穿10 到60 分钟以保证有足够的湿气,从而使短 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这样就使得皮肤可以有效地和导电接头相连。 |
|
来自: Vincent-Tai > 《E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