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五大瑞兽
1,关于龙的传说有很多,龙的出处也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是由印度传入的、有的说是中国星宿变成。印度本身是在龙神的说法的,但龙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实物的——蟒蛇。而在中国,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东方的代表。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象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 中国最早的龙形象是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 1987年5月至1988年9月,文物部门在濮阳县城西南隅西水坡,发掘出仰韶文化时期三组蚌砌龙虎图案。第一组45号墓穴中有一男性骨架,身长1.84米 ,仰卧,头南足北。其右由蚌壳摆塑一龙,头北面东,昂首弓背,前爪扒,后腿蹬,尾作摆动状,似遨游苍海。其左由蚌壳摆塑一虎,头北面西,二目圆睁,张口龇牙,如猛虎下山。此图案与古天文学四象中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相符。 2,貔貅(音:Pí xiū):
据古书记载,貔貅是一种猛兽,为古代五大瑞兽之一(龙、凤、龟、麒麟),称为招财神兽。它又名天禄、辟邪,被认为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毛色灰白,会飞。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貔貅曾为古代两种氏族的图腾,传说帮助炎黄二帝作战有功,被赐封?“天禄兽” 即天赐福禄之意。它专为帝王守护财宝,也是皇室象征,称为“帝宝”。 它分雌性,雄性名“貔”,雌性名为“貅”。民间传说公的貔貅代表财运,而母的貔貅则代表财库,有财要有库才能守得住,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一次收藏一对,才能够真正的招财进宝。但如果要戴在身上,还是一只就好,以免打架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北方则依然称为"辟邪"。《汉书·西域传》上有一段记载:“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尿牛”。孟康注日:“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于是在古代,一角的称为“天禄”,两角的称为“辟邪”。 【貔貅由来(蛮搞笑的)】 据说貔貅是龙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竟然是金银珠宝,自然浑身宝气,跟其它也是吉祥兽的三脚蟾蜍等比起来称头多了,因此深得玉皇大帝与龙王的宠爱。不过,吃多了总会拉肚子,所以有一天可能因为忍不住而随地便便,惹玉皇大帝生气了,一巴掌打下去,结果打到了PP,屁屁眼就被封了起来(有点可怜的说~)。从此,金银珠宝只能进不能出,这个典故传开来之后,貔貅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了。 貔貅的习性懒懒地喜欢睡觉,每天最好拿把他拿起来摸一摸,玩一玩,好象要叫醒他一样,财运就会跟着来。另一个貔貅的妙用是在案头摆放貔貅饰物的话,可替你赶走坏男人,避免不必要的骚扰喔(JM们的福音哇)。 佩带貔貅的人是很多的,但是不是随便怎么戴都可以的,因此附上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都财源广进: a. 貔貅最好是玉石的,因为玉石天生就有灵性。 3,麒麟:
亦作“骐麟”,被古人视为瑞兽、仁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主太平、长寿,少则活一千年,多则达三千岁。它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并居四灵之首位,被称为圣兽王,地位仅次于龙:“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由于凤、龟我们都会在五大瑞兽中介绍,因此就不单独列出“四灵”了,大家知道就好,古人的称号是很多很多的……)“麒麟”以“鹿”为偏旁,古人造词的时候,便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麒麟由鹿演化而来,但又决不是鹿,它麋身,牛尾,马蹄(史籍中有说为“狼蹄”),鱼鳞皮,一角,角端有肉,黄色。麒乃雄,麟为雌。 民间有“麒麟送子”的说法,我认为介绍麒麟这点是不得不提的。相传孔子将生未生之时,有麒麟吐玉书(另说为玉石)于山东曲阜阙里人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孔子的母亲颜征明白这是祥瑞的征兆,就将一条绣绂(绂为古代系玺印的丝绳)系在麒麟的角上。麒麟便带着这条丝绳儿(是红色的绳么?),在阙里歇宿了一夜,第二天才离去。不久,孔子,这位未来的大圣人就降临到人间。故事见载于王充《论衡.定贤》及晋王嘉《拾遗记》。从此,便有了传统吉祥图案《麟吐玉书》和"麒麟送子"的说法。民间多以“麒麟儿”、“麟儿”、“麟子”等为美称赞扬别人家的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