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点站位 科学规划 强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

 hldtz 2008-12-26

高点站位 科学规划 强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

 文明生态村创建以来,我们麻森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实行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全乡迅速掀起文明生态村创建的高潮,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群众普遍反映村绿了,街净了,生活条件好了。作为乡镇党委政府,在文明生态村创建过程中,如何发挥好作用,我们有以下体会。

一、提高认识,高点站位,实施一把手工程。

文明生态村创建是摆在乡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全面落实小康建设战略部署的重要步骤。我们通过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深刻认识到在新形势下,搞好文明生态村创建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创建文明生态村不是想干不想干的问题,而是必须干好的问题,因此我们在乡村干部中,强化“不抓创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创建就是不称职”的思想观念。要求包村干部在工作中要做到三要,一要亲自参与研究和讨论各村的实施方案。二要亲自解决各村在创建中遇到的困难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三要亲自到工地现场检查工作进度和工程质量,严格把关。并努力做到三个到位。

1、认识到位:在这次创建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组织各村到武强的南立车和周窝村进行参观学习,亲自感受了文明生态村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增强了他们的创建信心,

2、宣传发动到位:为了让干部群众深入细致的了解创建内容,切实提高文明生态意识,我们从全民参与这一环节入手,通过板报、橱窗、广播、外出参观、刷写标语、开动员会等宣传手段,以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图文并茂的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文明生态村创建标准、方法步骤、重要意义,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拉动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大的激发了人们的创建热情。

3、责任分工到位:创建任务工作量大,头绪多,为做到快而不乱,我们建立了目标责任考核制,每村确定一名班子成员包建,要求做到“四帮”,即帮规划、帮技术、帮服务、帮宣传发动。每项工程各村都要有专人负责,明确目标责任,签定责任状。为把创建工作抓实抓好,我们把文明生态村创建作为乡村一把手工程实行一把手主抓,抓好“一把手”。乡村两级都成立了书记任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全乡4个首批文明生态示范村都制定了具体创建实施方案。在创建工作中,乡里一把手亲自挂帅,实行每天一汇报,每周一调度,每周一检查制度,力争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有难题及时解决,有经验及时推广,使我乡创建活动一直保持良好的势头,尽快完成创建任务。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

在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中,我们乡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摆花加子,不搞形象工程,高水平完成了各项创建任务。我们专门聘请了市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乡第一批4个创建示范村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请区直有关部门对“三化”(硬化、绿化、净化);“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厨、改圈)、四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通)、空心村改造、广场建设等工程建设进行了具体指导,制定了科学的创建标准,并严把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为此乡里成立了工程建设监督小组,村里成立了村民监督小组,乡村两级对工程预算、工程发包、工程建设等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如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及时提出,责令修正。魏村原来打算在村外一块狭小空地上建村民文化娱乐广场,但隔着过往车辆多的市区外环路,村民用起来不方便、不安全,而且也违背了全乡的规划要求,我们及时出面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最终决定,在村内拆除空心村旧房屋,辟出2000平方米的新场地。为确保工程质量,乡工程建设监督小组还对每个施工队分别收取质量保证金1000元,工程验收时如发现有质量问题,从保证金中扣罚。各村村民监督小组则对每项施工用料进行逐一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禁止使用。焦村在装修办公楼时,进的一批装饰材料没有绿色环保标识,村民监督小组检查发现后,让村干部到市装饰材料城更换了合格产品。

三、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形成创建合力

农民群众是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主体,离开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创建活动就会失去最强有力的支撑。基于这一认识,从创建活动伊始,我们乡就让群众唱主角,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刷写宣传标语、广播等各种形式,把创建的意义、内容、方法、步骤进行了广泛宣传,使群众明白自己既是创建成果的受益者,又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从而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发动群众参与创建全过程,对每个重大创建事项的确定,都由群众讨论决定,村里的规划、项目立项、工程发包、资金管理使用等群众敏感事项都由群众代表说了算,这样既融洽了干群关系,又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我们牢牢抓住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核心是为农民致富这一主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就业渠道,使更多劳动力得到安置,同时也加快了全乡工业化进程。

四、整体推进求实效,多元投入保需求,“以奖代补”增干劲。

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造福于千秋万代的好事,如何让老百姓对创建活动满意,对创建工作认可,我乡坚持因村制宜的创建思路,以让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目标,我们按照“示范带动、梯次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各村现状,把全乡87个村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类型村的创建时限,把全乡创建活动分三步走:第一步2004年至2005年使全乡20%的行政村达到文明生态村标准,第二步,2005年至2007年再使40%的村进入文明生态村行列,第三步,到2010年力争全乡87个村全部建成文明生态村,也就是说,我乡要提前10年完成任务。为解决资金不足,我们建立了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上级支持一点,集体出一点,群众集一点,知名人士捐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我乡首批四个示范村都是村集体条件较好的村。乡党委政府为做好各村两委工作,确保集体最大限度地拿出资金用于文明生态村创建。我们充分发动群众,在盖村室,清整街道、硬化胡同、建设广场等方面积极发动群众出义务工。为调动各村创建的积极性,我们乡还实行“以奖代补”的帮建方法,也就是以奖励代替补贴,以创建成果来享受补贴的工作方法,按照创建内容制定出奖励标准,即每按质量建成油面路1公里,乡政府奖励5000元,每绿化一亩绿地奖励苗木款3000元,每建一座沼气池乡政府奖200元。每项工程经验收合格后兑现奖金。充足的资金保障,使我乡创建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到目前,全乡共提供奖励资金10万多元,共硬化胡同117条,新建村室一座,硬化道理4000米,动用土方8万立方,出动劳动力8000余人次。通过创建活动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浓了、科技意识浓了、致富意识浓了,争当文明户已经成为麻森乡农民的一种时尚。

虽然我们在文明生态村创建中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一些经验,但就整个创建活动来说,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有大量工作去做,还有很多经验需要探索,诚恳希望与会的领导同志们把好经验、好做法介绍给我们,以便把我乡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搞得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