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来自: 昵称85772 > 《我的图书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汉学400年
为此,这里就汉学历史,汉学研究的课题,汉学在中外学术发展史上的作用,美国、日本等国汉学研究的特点,国内汉学研究新进展及不足等等热点问题,邀请张西平教授、侯且岸教授、严绍教授做些分析探讨。...
走出 “西方中心主义”是大趋势
●重建中国的学术体系必须了解域外中国文化研究。中国学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为了让中国学术回到世界学术的中心,为了重新建好自己的学术系统,我们都必须了解海外的中国文化研究(汉学或中国学)...
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
就西方的汉学(中国学)而言,从16世纪以后,他们对中国的知识获得了大踏步的进展,“游记汉学”与“传教士汉学”的重大区别就在于,后者已经开始长期地生活在中国,并开始一种依据基本文献的真实地研...
对赛义德《东方学》的思考 艺术哲学 艺术档案
对赛义德《东方学》的思考 艺术哲学 艺术档案。这方面前辈学者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范式”,钱锺书在英国时所写下的《17世纪-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范存忠的《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陈...
陈寅恪“预流”说辨析
1930年,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指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不...
[转载]京都静源汉学史研究的缘起和自我批判
[转载]京都静源汉学史研究的缘起和自我批判我从来也没想到汉学史研究在国内居然会成为如此热门的学科!这是中外学术史上第一篇以汉学通史为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和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文献...
西方藏书票 | 汉学家眼中的中国
西方藏书票 | 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德国人葛禄博,也称顾路柏或顾威廉(Grube Wilheim,1855—1908),是德国著名汉学家之一,也是第一位...
增设“汉学家掠影”栏目说明
增设“汉学家掠影”栏目说明。为了全面地推介国外汉学家,本公众号特开辟“汉学家掠影”专栏。三、栏目架构1.葡萄牙汉学家2.西班牙汉学...
“汉学”与“国学”(下)
“汉学”与“国学”(下)"汉学"与"国学"(下)——李雪涛、何乏笔对谈《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8月03日 18 版...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