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暴力文化催生“80后”枪手横行

 秋语呢喃 2009-01-09

  

 ★ 秋语呢喃/编辑 ★
 暴力文化催生“80后”枪手横行

 

    19岁的美国青年罗伯特·霍金斯,带着“我要时髦一回”的动机,制造了2007年美国最严重的商场枪击案。

 

 


    “80后”泛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代人。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的凶手、23岁的赵承熙,就是标准“80后”。

    此前,曾多次报道过广州“80后”话题,对“80后”犯罪给予过高度关注。如今,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大洋彼岸的美国时,我们发现:2007年美国数十起枪击案中,半数以上竟是“80后”枪手,“暴力文化”浸染下的青少年枪案已经正成为美国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络暴力、家庭因素、心理问题、枪支文化,究竟谁之过?在准备本专题时,美国(12月13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枪击案,2名来自印度的留学生遇害)、日本(12月14日)接连又发生枪击案,这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当全球暴力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2007年从年初到年终,美国枪击案仿佛是一场疫病:从华盛顿州、弗吉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州,到加利福尼亚州、犹他州、得克萨斯州……疫情已经从美国东部和西部蔓延至中部地区。

    而且,这数十起枪击案半数以上都为“80后”所为,这开始让美国人关注与担忧“80后”一代。

    凶猛的美国“80后”

    在前几年的美国,只有校园枪击案才多与青少年有关,但今年很多社区、超市与大街上发生的枪击案,其行凶者很多也是不超过30岁的年轻人,属于标准的“80后”。

    最引人注意的是,作为2007年两起“最严重”的枪击案,其行凶者都是“80后”一代:

    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枪击案,造成包括凶手在内的33人死亡,堪称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枪击案,并被美国《时代》列为“年度十大新闻”之一。其凶手、23岁的赵承熙,是标准“80后”。

    12月5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东部城市奥马哈一座商场的枪击案,成为2007年美国最严重的商场枪击案,造成包括枪手在内的9人死亡,另有5人受伤。调查证实,凶手是19岁的青年罗伯特·霍金斯,更是年少“80后”代表,其行凶动机是“我要时髦一回”和“我要出名啦”。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的恶劣影响,甚至还扩展到全球。11月7日,芬兰校园枪击案以造成9人丧生、10人受伤而引发芬兰以及欧洲震惊。调查显示,凶手是奥维宁,18岁的学生,他是在网络上看到有关弗州理工大学枪击案的报道后,才模仿策划了芬兰校园血案。

    另外,因图谋持枪血洗校园被捕的14岁美国男孩科西,曾与奥维宁进行过网聊,两人讨论的话题居然是1999年美国哥伦拜恩高中枪击案。分析认为,全球青少年枪击案存在如此高的关联性令人震惊,青少年通过网络交换暴力信息的现象值得警惕。

    “80后”关键词:网络、自我、好斗

    本报综合报道 在美国,《时代》把1980年到1995年出生的一代,称为“Y一代”。有人概括过美国“80后”的种种优点:比如,志愿服务意识强、引领消费潮流、个体竞争意识强等。但面对频频出现的“80后”枪击手,人们也不得不关注美国“80后”所处的独特环境与不足。

    美国“80后”一代,最充分享受到了信息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也深受信息网络的影响。“80后”是在使用家庭电脑、观看500个频道电视的环境中长大的第一代;是使用音乐手机、MP3武装自己的第一代;是频繁触网,从网上下载音乐和即时聊天的第一代,是一个个被网络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全球社区的小公民。

    这些20多岁的人只想做有意义、有用处的事,对个人成长期望很高,并认为他们是“不太安分”的一代。正面解读“不太安分”是:美国“80后”工作喜欢自主创业、喜欢频繁跳槽、愿意从事多种志愿者工作。但“不安分”的反面则是:他们太有自尊意识,太网络化,太容易“说翻脸就翻脸”。

    美国3月份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80后”更多以自我为中心。对此,美国西北大学学新闻的大四学生扎克·萨姆森也是“Y一代”中的一员。他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强调个人力量的社会里。因而,我们这一代被认为很自我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美国梦“涨价” “80后”“早衰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转变,绝不仅仅意味着在美国Youtube等视频网站上的公开自我展示。参与研究的作者说,研究表明美国“80后”普通缺乏同情心、无法与他人建立适当关系,甚至比这还更糟糕。研究课题的负责人、圣迭戈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琼·特文格说:“研究表明,受到侮辱或威胁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都比较容易激进好斗。他们在控制冲动方面容易出问题,因此更容易嗜赌成性或犯各种‘白领罪’(指白领在工作中所犯的诈骗、挪用公款等罪行)。”

    美国“80后”记者丹尼尔·布鲁克的判断是:美国“80后”面临着“早衰”危机,更注重物质追求。他认为,美国梦在“涨价”,过去可轻松实现的中产生活,现在变成了不容易达到,当白领简直成为“80后”唯一的现实选择;在竞争激烈的美国,背叛精神上的理想,去做一个多挣钱的“变节者”,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对“80后”的“早衰”现象,布鲁克分析称,与处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父辈相比,如今的年轻人工作时间更长、挣得更少、福利更差,他们迫于现实不得不把物质考虑高置于精神信仰之上。

    广州端掉“黑龙会”14骨干13个“80后”

    暴力犯罪低龄化也是中国正面临的社会问题,在广州,最典型的可谓今年8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黑龙会”案件。

    “黑龙会”指使各组骨干成员将组织势力渗透到广州市白云区竹料地区的中小学校,强迫利诱多名在校学生入会,并利用、引诱加入该组织的在校学生从事违法活动,称霸白云竹料一方、强取豪夺,掠走三条人命。

    “黑龙会”除“大佬”冯志希是1978年出生以外,其余被告都属于“80后”,最大的23岁,最小的才17岁,其中,冯某文、冯某峰、冯某杰三人在犯罪时还未满18周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