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银币鉴赏之-“张大千-归牧图”

  龙凤呈祥 2009-03-06
金银币鉴赏之十“张大千•归牧图”
  中国金币收藏网专稿 www.51jb.com  
  作者:明月

  张大千(1899~1983)原名权(一作正权),后改名爰(音yuán),小名季爰,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蜀人张大千”,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早年曾在松江禅定寺出家,三月后还俗。大千为其法号,一直沿用。张大千工绘画,精书法,娴诗词,擅楹对,以其杰出的艺术才华蜚声海内外。他与齐白石并有“南张北齐”之称;被徐悲鸿誉为“500年来一大千”。其创作“融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于一体。在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方面无一不能,造诣精深,被誉为“画中李白”、“今日中国之画仙”。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 

  张大千又是历来画家中学习古名家数量最多、最博的画家;在笔墨技法的训练上,他也是获得古法精华最多、最好的画家。而且在表现技巧和风格上跨度最广:从讲求笔情墨趣的纯水墨写意,到金碧辉煌、色彩鲜艳的工笔画,甚至吸收了西方绘画理念,发展出个人风貌的泼墨、泼彩,创立了名闻遐尔的“大风堂”画派,他是中国画史上少见的全方位画家。1957年,他以写意画《秋海棠》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选为世界大画家,并荣获金奖。世界画坛巨匠毕加索在看了张大千的画之后说,与中国绘画艺术比较,我的画甚至算不上艺术,真正的艺术在东方。

                
                            张大千与毕加索合影

  张大千的画一直是中国书画市场中的佼佼者,在海外一直雄居中国画霸主地位,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与西画泰斗毕加索齐名,被称为“东张西毕”、当代绘画艺术的双星;绝艺惊世,如日中天;杖履所至,倾国如狂。早在1963年,他的巨幅《荷花》被美国著名刊物《读者文摘》用6万美元买下,创下当时中国画的最高价。到了1999年,张大千的《荷花》四屏,被佳士得拍至829万港元。近年他的画更是屡屡被拍出天价。2002年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他的《泼彩朱荷屏风》被拍出2143万港元。
张大千江山万里图

  为纪念这位中国画坛奇才诞辰100周年,弘扬中国绘画艺术,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发行了“名人名画家——张大千”系列贵金属纪念币一套3枚。其中1/2oz金币1枚(归牧图)、1oz银币2枚(花鸟图、荷花图2枚套)。该纪念币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由深圳国宝造币厂铸造,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

  该套系列币均为长方形币,这里鉴赏的是1/2盎司金币“归牧图”。见下图: 

         

  

  该币正面主图为张大千肖像(带肖像框),肖像左右侧刊生卒年份“1899”、“1983”, 肖像下刊“中国国画大师张大千”; 肖像框下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及“1999”年号。细观币上张大千肖像,但见大师慈眉善目,笑意盎然,五官层次分明,衣帽纹理明晰自然,更有一部美髯(20岁就蓄胡)飘拂胸前,因精雕细刻而丝丝传神,逼真再现,一副道骨仙风的飘逸神采,堪称现代画坛美髯公。

           
                      童心未泯张大千                 张大千归牧图

  背面图案取自张大千1951年面世的“归牧图”。只见币面上一头健硕的黄牛,膘肥体壮,性格驯良,驮着一对牧童,在这莺飞草长的季节里,信步而归,脚下是一片浅草没蹄。都说老马识途,老牛又何尝不是。牛背上的牧童正顾自戏耍,牵牛绳随意撒在黄牛颈背,“孺子牛”意像全出。再看两个小牧童,一个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另一个正身子前倾,专注倾听。是啊,山衔落日,村袅夕烟,牧童归来,短笛横吹。吹的是晚归的怡然心情,吹的是春天的万物清新,不拘腔调,自成乐趣。一幅恍若“桃花源”里的“村晚”图。

  该币以镜面作底,结合喷砂和浮雕等手法制作,将绘画与雕刻有机结合,层次分明,疏密有致,形态逼真,立体感强,准确地表达出“归牧图”之意境,富有艺术感染力。宋代诗人雷震在《村晚》中所描绘的田园牧歌,经过大师们神奇的刀笔艺术地再现于我们眼前,观之顿觉嚣尘弥散,仿佛身临其境:“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一曲醇酽悠长的田园牧歌在山水天地间久久回荡。  

  “归牧图”,值得拥有,值得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