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三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纪要

 梵高 2009-03-15

第十三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纪要

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委员会小麦学组

2008-11-27 

                     

 

  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委员会小麦学组主办、扬州大学农学院与江苏省作物学会小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十三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于2008112日~4日在江苏扬州大学召开,来自农业部、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湖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广东等省市的农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技术推广部门的150多位小麦栽培科技工作者出席了会议。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路明教授、江苏省人大原副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凌启鸿教授江苏省农林厅副厅长、省作物学会理事长张耀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程顺和院士、于振文院士出席会议。会议开得紧张、热烈,学术气氛浓厚,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

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我国特别是主产省份的小麦生产形势和任务及存在问题,并对发展前景和对策提出了建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我国小麦生产取得了重大成就,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自2004年开始,国家增加了对小麦生产的投入,科学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加之气候因素有利于小麦生长,小麦面积逐年增加,单产提高,2008年麦收面积3.57亿亩,单产317.5公/亩,总产11324.8万吨,实现了五年单产、总产连续增长,取得了突出成绩。

代表们分析了小麦增产的技术原因:一是产量高、品质优的良种推广面积扩大;二是高产优质小麦栽培关键技术突出,轻简化、规范化,技术推广面积大;三是防灾减灾应变技术提出及时对路,生产上行动迅速,及时促进苗情转化;四是小麦生育的中后期天气较好,无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大会明确了今后小麦生产发展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品质,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继续推进小麦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稳定提高我国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还提出了稳定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技术对策:一是确定主导品种,①筛选、更新、推广一批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抗病抗倒、抗逆性强的品种作为主导品种,充分发挥新品种在小麦高产、优质、高效中的作用。②明确品种适宜种植区域,避免越区引种造成冻害损失。③对主导品种提纯复壮,发挥和延长其高产优质潜力,为统一供种提供优质种源。④提倡种子包衣,确保苗齐、苗全、苗壮。 二是落实主推技术,在明确主导品种的基础上,注重良种良法配套,重点在推广“调肥、适墒、适期、精播与机播”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加强本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的主推技术的培训、示范和推广工作。各位代表表示,会后将与各省农林厅结合,加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培训,为我国小麦生产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二)

会议共有56篇论文参加大会交流,来自我国不同麦区的19位教授、专家、青年科技工作者作了专题报告。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路明作了“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报告,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凌启鸿教授作了“科学栽培与粮食安全”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振文教授作了“小麦栽培科学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报告,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吕修涛同志作了“近几年我国小麦生产情况”报告。代表们相继作了小麦高产、优质、节水、省肥、简化栽培方面的报告,如稻麦品质遥感监测技术、江苏红粒冬小麦产业发展展望、河南省气候变化与小麦增产技术途径、安徽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河北节水超高产栽培技术、四川小麦品质性状及发展方向、甘肃小麦生产概况及发展对策、陕西省小麦生产能力的区域分析、华南地区小麦生产的现状和前景、晋中晚熟冬麦区小麦窄行密条播高产栽培研究等学术报告,从这次学术交流的论文来看,目前我国小麦栽培科学研究围绕高产超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要目标,研究内容涉及了栽培技术、生理生态、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小麦栽培中的应用等领域,同时,还交流了小麦栽培研究的新技术、新成果,标志着小麦栽培科学研究领域逐步拓宽,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研究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不少单位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以及与高新技术和企业的结合,有的研究已形成新的体系和具有明显的特色。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上,一批年轻的小麦栽培科技工作者的报告学术水平高,表明我国小麦栽培科学兴旺发达。

(三)

与会代表讨论了我国小麦栽培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应加强提高产量潜力,改善小麦品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我国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协作攻关,为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与会代表讨论了小麦学组的工作。大家认为,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委员会小麦学组自成立以来,坚持为发展我国小麦生产和小麦栽培科技服务,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调研和献计献策活动,对推动全国小麦生产和小麦栽培科技发展、培养小麦栽培科技人才,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今后,小麦学组将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本次会议得到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力资助,代表们对此表示感谢。最后,代表们一致通过“第十四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在安徽合肥召开,由安徽农业大学承办。(郭文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