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清华学术精神》

 秋风00 2009-03-16
  • 【摘抄“《九谒先哲书》序”】:
 每天忙于俗事时,想的是如何“应付”,很少去质疑诸事所以如此的前提。我想,这是庸人之所以成为庸人的原因之一。良夜扪心,常有悲凉之感袭上心头。
......
但历史又告诫我们,任何思想在其萌芽时恐是很难规范的,如果把规范抬得至高无上,思想就会变成规范的奴婢。我常为弗洛伊德庆幸,他是欧洲人。倘活在当代中国,他对们的解释会被当作最无规范的垃圾来嘲弄。
......
王国维在谈到尼采是说过:“吾爱以血书者”。
  • 【我读《魔镜》感】:
 要想真正的了解圣人,只能用一种平常心。平常之常,本身就是永恒之意。以平常之心,观平常之圣人之言,便能悟知圣人之本意,明圣人之关注。由此平常之心,观乎时事,已经分不出是圣人在观察,还是我在观察。这就是:“我注六经,六经注我”。
  • 【我读《释古与清华学派》感】:
 圣人原本只是常人,只因后来被其他人(特别是政客)用来实现某种目标,才变成圣人。圣人之所以有别于常人,也是被人神化,因为神化是让某人的思想大众化的有效方法之一,神话的东西,容易推广。试想一下,谁会愿意花时间,去向一个常人学习呢?圣人一次次的被利用、被神化,以至于他原本的想法,已经无法知道了。
  • 【我读《释古与清华学派》感】:
文化比之于社会,就像人的思想比之于人。人没了,其思想也就没有了依附。但人的思想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进入到别人的肉体中。有如:教化、交流、洗脑等等。一定的文化,也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而且也是人产生的。如果有很多人都认同或接收了某人的思想,这就变成了文化。文化是社会的,社会是很多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