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平:人民币国际结算四趋势利沪金融中心建设

 偶是俗人 2009-03-25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2月19日在在第二届上海金融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与上海对策》的演讲,他认为企业用不用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不是一项制度的规定,而是由贸易双方来进行选择的,也就是要看国内的企业有没有货币选择权。他指出,未来人民币国际结算将向四个方面发展,并且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非常有利。

  第一,范围扩大,从试点地区逐步扩大至全国。目前,按国务院的有关规定,人民币国际结算只是在长三角、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试点。随着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企业选择用人民币结算,由此试点的范围会拉开,逐步扩大到全国。

  第二,结算主要集中在与我国有贸易往来的新兴市场。预计未来在与俄罗斯、东南亚一带,甚至于中亚地区的边贸交易中,人民币需求会越来越大。

  第三,发达经济体对人民币需求较弱。在与欧洲,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进行贸易时仍然会更多使用其本币。

  第四,人民币国际结算在进口贸易中发展较快。我国对能源,矿产等需求较大,进口商品定价能力较强。而在出口贸易上,依然缺乏定价能力。

  连平认为人民币国际结算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非常有利。他解释,随着人民币国际结算规模、范围的扩大,在上海金融中心形成投资、融资以及金融咨询方面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针对非本国居民持有的人民币除了在贸易中支付清算,如何运用的问题。连平表示,可以投资于中国的金融市场,这对于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会带来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而上海也应该进一步完善其金融体系基础建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