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令尹喜内传

 福楼拜 2009-03-26

关令尹喜内传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6-3-27]

          关令尹喜内传

    《关令尹喜内传》,始著录于《隋书·经籍志》史部,署名鬼谷先生撰。《旧唐书·艺文志》亦著录。唐代王悬河的《三洞珠囊》引录有《文始先生无上真人关令内传》,并注为“鬼谷先生撰”。有的学者认为成书于晋代或南北朝。尹喜,字公度,号楼观,又号文始先生,传说其母昼寝,梦天降绛霄,流绕其身。至其生时,家中地上长出莲花。曾官至周大夫。其人结草为楼,仰观天象,精思致道,故号为“楼观”。传说尹喜知圣人将出关,自求为函谷关令,老子过关时,留老子为师。老子授他内丹、外丹、守三一、疗思诸法,以及太清上法、三洞真经、灵宝符图、太玄等,还以《道德经》相授。三年修炼期间,以老子所说理国修身之要,编为《西升经》。三年之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到老子,被授予无上真人,法号文始先生,随老子游观天上人间。后为印度国国师。其所著为《关尹子》。主要主张为“不为外物所扰,象镜,贵清”,要效法自然,遵循大道。庄子将关尹和老聃一并赞为“博大真人”。本篇所记为老子过关、尹喜拜师、老子惩负心人徐甲、尹喜青羊肆寻师、老子化胡等事。

    文中着重宣传了道家的理论原则,即推崇自然、清静无为和斋戒、中食。阐发了贪心短寿、心诚得道、作恶受罚的道理,主张以“道”来普度众生,反映了

    道家的理论和观点。该书旧题鬼谷先生撰,其中以老子和尹喜为主要人物,记述了一些希奇鲜闻的故事。完全属于虚构,是典型的托名之作。前道教协会会长陈撄宁先生在评论鬼谷子时称:“既服膺太公之学,而自隐其姓名,不欲表现于世,……敝履功利,遁迹山林,恬淡自守。……将其列入《道藏》,可谓名符其实矣。”本书又把鬼谷子与老子、关尹子联在一起,这是鬼谷子被尊为道教神仙的又一实证。

    周无极元年,岁在癸丑,冬十有二月二十五日,老子之度关也①,关令尹喜敕②门吏曰:“若有老公从东来,乘青牛薄板车者勿听③过关”在后果见老公如是求度关,关吏不许,以关令④之言白之,老公曰:“吾家在关东,而田在关西,欲往采樵,幸⑤听⑥度之。”关吏再⑦不许,入白关令。令即出迎,设弟子之礼,老公故辞欲去,关令殷勤北面⑧事⑨之,老子许之住也。老子时有赁10客,姓徐,名甲,日雇钱一百。老子先与约语,当顿11还乡直12,然须吾行达西海大秦安息国13归,以黄金顿备钱限。甲既见老子方欲远游,疑遂不还其直尔。时有美色女人闻甲应得多钱,密语甲曰:“何不急讼求其直?吾当为子妻。”甲恶意因成,即举词诣关令,诉14老子求钱。关令以甲词呈老子。老子曰:“吾禄贫薄无仆役,前借此人,先语至西海大秦安息国归顿,还黄金备直限。其何负约见讼耶?甲随老子二百余岁,发应还七百万。”老子谓甲曰:“吾昔语汝至西海大秦安息国归顿,以黄金相还。”云:“何不能忍辱?今便兴词讼我?汝随我已二百余岁,汝命早应死,赖我太玄长生符在尔身耳。”言毕见太玄长生符飞从甲口出,还在老子前,文字新明。甲已成一聚17白骨。喜既见甲违心便死,意复欲见老子起死人。因曰:“喜当18代还此直,即具钱来伏,19愿赦甲往罪,赐其更生。”老子愍20之,曰:“善,此本非吾嗔甲,甲负先心,道自去之”。老子复以向符投其枯骨,甲即还生如故。喜具为说之,甲方叩头谢罪。老子令“还当汝直”。谢遣之也。老子以上皇元年岁在丁卯正月十二日丙午,下21为周师也。周道22将衰,王不修德,弗能以道德治民。“此淫乱之俗不可复”师故微服23而行,吾将远游矣。”喜复作礼曰:“愿大人为我著书说大道之意,喜得奉24而修焉。”老子以无极元年岁在癸丑十二月二十八日,日中作道德经上下二篇,以授喜。老子辞别欲行,喜曰:“愿从大人远游,观化25天地。间可乎?”老子曰:“我行无常处,或上天,或入地,或登山,或入海,或在戎狄蛮貊非人之乡,鬼神之邦,险难之中,观化十方,出入无间26坐在立亡27。子以始受道,诸秽未尽,焉得随吾远行耶?子且止诵此二卷经万遍,道成乃可从吾远游。子道欲成时自当相迎,今未得去也。”老子临去则告曰:“子千日以后,于成都市门青羊之肆,寻吾可得矣。喜奉教诵经万遍,千日之后,身乃飞行,入水、蹈火并不热溺。今道已成,乃往成都市门,青羊之肆,寻老子。经日不见,昼夜感念。到九日,见一人来买青羊,由是乃悟问使人曰:“子何故日日买此青羊耶?”使人答曰:“吾家有贵客,好畜青羊,故使我买之也。”喜曰:“吾昔与彼客有旧,因期28于此。子能为我达之不?”29因以珍宝献之。使人曰:“诺君但随我去,当为具白此意。”喜曰:“若然,白客言‘关令尹喜在外。’”使人如其言白之。老子曰:“令前。”拂衣31而起,登自然运华之座。问喜曰:“别后三年之中,子读经何得?何失?”喜拜而自陈曰:“奉教诵经令喜得常存不死也。”老子曰:“子昔愿从吾远游。道已成,可以游观天地八32之外也。”喜曰:“弟子宿愿始申33矣,无复所恨。”老子于是命驾。远游天地之间。变化诸国也。后入罗宾国门崛之山精舍中,行道。罗宾王出游问曰:“此何等人?”侍者曰:“道士耳。”王曰:“道十乃幽隐在此乎?”后日复游,见之。王曰:“何修也。可以致福?”老子曰:“斋戒、中食34、读经、行道,上可得至真,不死不生,教化出入在意也。下可安国隆家,亦可从转身得道,度世入无为。”王曰:“善哉。”后日出游,复见之。王曰:“道士,道法最何为贵耶?”道士曰:“吾道贵自然、清静、无为及斋戒、行中食、烧香。可从生天,可从生王侯家得,可从道度世,以此为上。”王曰:“善,寡人欲请道士中食行道,可乎?”道士曰:“为欲请几人耶?”王曰:“悉请也。”道士曰:“徒众多,难可悉供也。”王笑曰:“寡人大国,何求不得,而云不能供耶?”道士曰:“吾道士固曰贫道,依附国王,致有珍宝,尽是王物。今先欲请王国人中食,以为百姓祈福可乎?”王曰:“善。但恐道士无以供之。”道士曰:“足有供之,愿王枉35驾。”王曰:“刻日当到。”道士遂先请。及群臣国人也,皆使仙童玉女及四方飞天36人,请男女一十四日都毕王欢曰:“贫道士尚能作大福如此,我大国何所乏无而言不能供之耶?”刻日请道士从众大会。道士到皆引诸天圣,众九品仙人,四十余日,人来不尽。后,方日日异类,或胡37或伧38,或吴39楚40,或长或短。王仓库已半,人犹未止,王曰:“如道士言此人众何其多,吾诚耻41中殆,令无供。具。”忽生恶念,曰:“吾恐此老公是鬼魅,非贤人道士,可速收缚,积薪市中,烧杀之以示百姓。”于是遂缚老子徒众等,老子尔时任其所作。聚薪都市,老子语喜及诸从真人:“卿42但随我上此薪上,倾国人悉来视之,终不能害我等也。”如是国人视之,其善心者皆难吒43:“我王何故强请道士,而中道烧之?可怜、可念。”火起冲天,国人因见老子亦放身光满天下。老子与喜及诸真人在炭烟之中,坐莲华之上,执道德经泳之。及火势盛,犹在炭上坐,不去,王问:“老公已死耶?”使者曰:“老公故在炭上诵经。”王又令沉老公深渊。后随王入渊,入渊不溺。国人见老子放光,神龙负之,龙光亦照渊。方诵经,并不能为害。王问道士等已死乎?”使者曰:“投之深渊,龙王出负之,老公放光满国内,复不死、不溺,当如之何?”王曰:“烧之不死,沉之不溺,吾未如之何?”王顾谓群臣曰:“恐彼老子将天师圣人乎?今欲事之,何如?”群臣曰:“善。恐老公徒嗔,将亡国也。愿王卑词谢之。”王曰:“正尔。”自诣却说前事谢罪云云。老公曰:“前我语王,恐王不能供之,云云。而反烧我师徒,何逆天无道耶?上天不许王之横杀无辜。此乃天见我无罪,故得度险难也。天将灭王国,不久当至也。”王大谢罪,愿举国事师,不敢中怠。老子曰:“王前有恶心,今虽叩头千下,犹未可保信,恐后有悔,当何以为誓耶?”王曰:“今以举国男女一世不娶妻,秃易须发以为盟,誓约不中悔,中悔当死为证。何如?”老子曰:“善,尔时推尹喜为师。”令王及国人事之。王当以国事付太子伊梨。“我当修道,舍家国,求道度44世。老子曰:“善,既欲弃国学道,吾留王之师号为佛,佛事无上正真之道,道有大法45,若王居国学道,但奉五戒46、十善47,自足致福,去却不祥,常生人道,尊荣富贵,亦可因此得道度世,何必舍家也?”王及群臣一时稽首,师前男女同日日奉道焉。为作三法;衣守摄其心,锡杖以惊蛇虫,乞中食为节。老子复为造九万品经,戒令日就诵之,老子曰:“授子道既备,吾欲速游八方。”遂还,东游幽,演大道、自然之气。为三法:第一曰太上无极大道,第二曰无上正真之道。第三曰太平清约之道也。

【注释】

关:指函谷关。

敕:告诫。《史记》:“君臣相敕。”

听:听凭,任凭。“听之任之”、“听其自然”。

关吏:正统道藏为“”当为“关令”之误,故改为令。

幸:希望。《西门豹治邺》:“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

听:接受。《战国策》:“秦启关而听楚使。”

再:第二次。此处可作“还是”、“又”讲。

北面:君主坐北朝南,臣子朝见君主须面北下拜,所以,称向他人称臣者为“北面”。此处是指以弟子待教师之礼接待老子。

事:侍奉,服侍。

10赁:为人雇佣。《南史》:“家贫,每休假,辄佣赁自给。”

11顿:立即,马上。《席方平》:“一身顿健。”

12直:通“值”,工钱。

13大秦安息国:即今伊朗。

14诉:诽谤,诬告。《左传》:“诉公于晋侯。”

15云:语助词,无实义,用于句首,亦有用于句中、句末者。《诗经》:“云何吁矣。”《礼记》:“故圣人曰礼乐云。”

16赖:依靠。《甘薯疏序》:“时时利赖其用。”

17聚:积聚的。王勃诗:聚花如薄雪,沸水若轻雷。

18当:承担。《论语》:“当仁不让于师。”

19伏:下对上的敬词。《汉书·》:“臣伏计之。”

20愍:哀怜。《三国志》:“孤甚愍之。”

21下:降低身份。《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22道:道义。《史记·陈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此处应作“国运”讲。

23微:隐匿。《左传》:“白公奔山而缢,甚徒微之。”微服:隐藏身份,改换平民服装。

24奉:双手敬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奏秦王。”

25观化:观:考察。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化:造化。《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观化,即为考察天地间万物的造化。

26间:顷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27亡:无,没有。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28期:约会。《史记·张良列传》:“与老人约,何后也?”

29不:通“否”。

30白:陈述、禀告。《西门豹治邺》:“烦三老为入白之。”

31拂:甩动、抖动。《世说新语》:“拂袖而去。”

32:纲维。蔡邕文:“天纲纵,人驰。”

33申:舒展,伸直,通“伸”。《三国志》:“使己志不申。”

34中食:道教术语,修道之人必修功课具体做法不详。

35枉:委屈。诸葛亮《隆中对》:“将年宜枉驾顾之。”

36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在高空飞舞的神。

37胡:我国古代北部和西部的民族。《木兰诗》:“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8伧:田舍翁。《南史》:“彦德独受老伧之目。”

39吴:周代诸侯国,在今长江下游一带。

40楚:周代诸侯国,原在今湖北和湖南北部,后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

41耻:以……为耻。《诗经》:不醉反耻。

42卿:旧时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敬称。《赤壁之战》:“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朋友、夫妇等也可以“卿”作为爱称。《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43叱:高声呵斥。《史记》:“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44度:度引。《红楼梦》:“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

45法:佛教用语,指教义、规范等。

46五戒:就是誓禁戒条。道家有五戒:一戒违真,二戒杀生,三戒偷盗,四戒邪淫,五戒妄语,称之为“五戒”。

47十善:道家认为修道者必须修“十善”。所谓“十善”,是指:一、孝顺父母,二、忠事上师,三、慈爱众生,四、忍性容人,五、谏诤蠲恶,六、损己救人,七、放生爱物,八、修路造桥,九、济人利物,十、教化度人。如要修到十善,即可消除“十恶”(口四恶:一绮言,二妄语,三两舌,四恶口;心三恶:一曰贪,二曰嗔,三曰痴;身三恶;一曰杀,二曰盗,三曰淫)。

【译文】

    周朝无极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是老子度函谷关的日子。这天一早,函谷关的最高行政长官尹喜对负责守门的小吏说:“今天将有一个老公公坐着青牛拉着薄板车从东来要求过关,你不要将他放过去。”没过多久,果然有这么一个老者请求度关。关吏不许,并将尹喜的话讲给老者听。老者说:“我的家在关东,但我的田地在关西,我想去采点樵柴,希望您能通融一下,放我过去。”关吏还是不许,并进关向尹喜作了汇报。关令尹喜马上出关迎接,并施以弟子之礼,(请老公公留下住一段时间),但老者不答应,坚决要求让他走。关令尹喜更加殷勤地对待他,自己北向事之,礼节非常周到。于是老子答应暂住一段时间。老子曾雇佣了一个名叫徐甲的人作他的仆从,工钱商定为每天一百文。两人订立协约时老子曾经对他说:“我会很快就给你工钱的,但是必须我西游到达大秦安息国回来后才行,到时马上用黄金还你工钱。”此时,徐甲看老子要远游,怀疑老子就此一走,不给他工钱了。正好有一个美貌女子听说徐甲可以得到很多钱,于是就跑去找徐甲,并说:“你为什么不去告官?只要你把工钱要来,我就嫁给你。”于是徐甲恶念顿生,写了一张状子递到关令尹喜那里,控告老子欠他工钱,要求马上偿还。君喜将状词递呈老子。老子说:“我的俸禄较少,没有什么仆从。前段时间,我雇佣了这个人,当初曾经讲好‘我西游大秦安息国回来后,马上用黄金偿付工钱’。他为什么反悔并来告我呢?”徐甲跟随老子已有二百余年,应偿付他工钱七百多万钱。老子就对徐甲说:“当初我曾跟你讲好‘我西游到大秦安息国回来后,马上就用黄金算还你的工钱’,为何你不能再等一段时间,却写状词来告我?你跟随我已有二百多年,你的命限早就到头,本当死去,只是全靠我的太玄长生符在你身上罢了。”说完,就见那太玄长生符从徐甲口中飞出,落于老子身前,上面的文字新鲜、清楚。再看那徐甲,早已成为一堆白骨。尹喜看到徐甲因为做了违心的事便死去,便有意观看一下老子让死人回生的本领,便说:“我愿意承担偿还这些工钱,马上就拿钱来,请您赦免他以前的过错,让他复活吧!”老子心中也早有怜悯之心,说:“这本来也不是我责怪他,只是他做了违心的事,‘道’就从他身上消失了。”于是老子又把那太玄长生符投向那堆枯骨,徐甲马上又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尹喜把发生的事向徐甲详细地复述了一遍,徐甲叩头谢罪,老子说:“还你的工钱。”徐甲辞谢不受,老子还其值,把他打发走了。

    老子于上皇元年正月十二日,做了周朝的国师。“周朝国运哀微,周王不注重修养,不能做到以道德治理天下,这种淫乱的风俗万万不可以重视。”所以,老子想微服而周游天下。“我将要远游去了。”尹喜再三施礼说:“希望您能给我写部书,以阐说‘大道’的具体内涵,这样,我就可以早晚奉诵研读了。”于是,老子就在周无极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中午时分,作成《道德经》上下两卷,赠送给了尹喜。老子告辞欲行,尹喜说:“我希望能跟您一起去远游,以观察天地间万物之变化,不知可以吗?”老子说:“我行踪不定,有时上天,有时入地,有时登山,有时下海,有时又在戎狄蛮貊之所、非人之乡、鬼神之邦,处于各种危难之中观化四方,出入没有什么时间、通道的限制,坐的时候还在,等我站起来就没有了。你才刚刚开始接受、修习‘道’,各种风俗之物尚在,怎么能跟我远游于天地之间?你先诵读这二卷经书,过一万遍后‘道’即可成,到那时你就可以跟我一起远游了,到时我会来找你,现在你还不能跟我同去。”临走之前又说:“你于千日后到成都市门的青羊肆中去找我就行了。”于是尹喜就将《道德经》诵读了万余遍,一千天以后,就可在空中飞行,入水蹈火也淹不死、烧不着。“道”终于练成了。于是就动身去往成都市门的青羊之肆去找老子。但是却整天见不到老子到来,便逾加思念,日思夜想。一直到第九天上,见到一个人来买青羊,于是就感悟到了,问买羊人:“你为什么天天买这种青羊?”买羊人说:“我家中住着一个贵客,喜爱喂养青羊,所以就让我来买。”尹喜就说:“我以前曾与你这位贵客有过一段交往,所以相约在此地见面,你能为我传个话吗?”并把自己的珍宝送给了他。买羊人说:“好,你尽管跟我走,我一定会为你详细禀告。”尹喜说:“如果是这样,你就给他讲:‘关令尹喜在外面’即可。”买羊人果然按此禀告了老子。老子说:“让他来。”抖动衣袖,长立而起,登上自然莲花之座,问尹喜:“在你我别后这三年之中,你诵读经书有什么体会、收获?又失去了些什么?”尹喜拜了一下,说:“遵奉您的教导,我每天读经,现在我已经可以常生不老。”老子说:“你以前曾希望跟我远游,现在‘道’已修成,已经可以观化游历于天地之间、八之外了。”尹喜说:“我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从此以后再也没什么让我遗憾的事了。”于是,老子让尹喜驾车,两人遍游天地之间,周游各诸侯国。后来,两人来到了印度的某山的一座精致的房子里,并在这里行道。印度王外出游玩,碰见这两个人,便问:“他们是什么人?”侍者回答说:“两个道士罢了。”王又问:“道士是隐居在这里的吗?”隔了一天又出游,看见他们,就问:“修行些什么项目才能够致福?”老子说:“斋戒、中食、读经、行道,这样上可得至真,长生不老,出入、教化完全在一个‘意’字,凭你的意念行事;下可以使国家安定、家庭幸福,还可以从转身得‘道’,度世人入‘无为之境’。”王说:“太好了。”以后又出游,又看到他们。王说:“道士,‘道’之法,以什么为最尊崇、高尚?”老子说:“我们道家最讲究、最推崇的是自然、清静、无为和斋戒、行中食、烧香,从中可以生出天、生出王。等练功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用‘道’来普渡众生,总之,我们最推崇的是‘无为’。”王说:“好,我想请道士们行中食,可以吗?”老子说:“你准备请几个人?”王说:“全部都请。”老子说:“我的徒众很多,恐怕你很难供得起。”王大笑,说:“我堂堂一大国,要什么东西没有?说什么供不起?”老子说:“我们道士本来就称‘贫道’,依附于国王而拥有各种珍宝,这都是大王您的东西。现在我想先请大王您国中的老百姓行中食,来为他们祈求幸福,可以吗?”王说:“好。只是怕你们道王没什么东西可供。”老子说:“我有足够的东西可以保证供给,希望大王您能屈驾前往。”王说:“到时我一定去。”于是老子就先行请印度国的人行中食。到那一天,老子派仙童、玉女以及各方飞天人分头去请宾国的众大臣及老百姓。十四天就请遍了。宾王高兴地说:“穷道士都能做如此之大福,我一个大国的国王什么都不缺,怎么能说我供不起呢?”就定下时间,请老子及其徒众大聚会。道士来后,都引领到各天圣、各九品仙人前,四十多天后,每天还都有新来的,此后才每天换一些种族,有胡人,有伧人,有吴人,有楚人,有的高,有的矮,此时,国王的仓库已经有一多半都空了,众道士还在继续到来。王说:“真像老道士说的那样,怎么有那么多人,我真感到羞耻,让我无法供给那么多的饭食。”忽然心生恶念,说:“我看这个老家伙说不定是个鬼魅,不是什么好人,也不是什么道士,应该马上把他抓起来,在市中心堆积柴草烧死他们,以告诫百姓。”于是,就把老子及其众弟子等绑捆起来,老子任其作为,毫不反抗。等到在市中心堆积好柴草后,老子对尹喜等徒众说:“你们只管跟我上到柴草上去,让他们全国人民都来看看,他们终究害不死我们。”果然他们国家的人民都来了,那些心地善良的人们都私下里责怪国王:“我们的国王怎么能强请人家道士来,而中问又想烧死人家这些道士?真是可怜,可怜。”柴草点燃,火光冲天,其国人于是看见老子遍体放光,普照天下。老子及各位真人在炭烟之中,坐在自然莲花座上,手执《道德经》诵念。当火势逐步转盛之时,仍坐在上面,不下去。王问:“老头子死了没有?”使者回答:“老公公还在炭上念经。”王又下令将老子等沉入深渊。尹喜等各位真人又跟随老子下到深渊,入渊不溺。老百姓又看见老子浑身放光,被一条神龙驮着,神龙也满身放光,其光照彻深渊,几人仍诵经,也害不死。王问:“这帮道士们死了没有?”使者回答:“把他们扔到深渊里,被龙王出来驮着,老道士浑身放光,照遍国内,还是淹不死,现在应该怎么办?”王说:“烧也烧不死,淹也淹不死,我还能拿他们怎么样?”环顾众大臣说:“恐怕那个老子果真是天师圣人吧?我想奉他为师,你们说怎么样?”众大臣都说:“好。只怕老子要嗔怪我们,那样的话就会使我国家灭亡,希望大王您多说几句好话,向他请罪,求他愿谅。”王说:“正是这样。”于是,自己到老子跟前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细地说了一遍,并请老子愿谅。老子说:“我曾经跟你讲过,恐怕你不能供给这么多食物,可你却反过来想烧死我们师徒,为何干这些违逆天意和人伦道德之事?上天不许你滥杀无辜,这是上天看我等无罪,才使我等渡过这一危难。上天将要惩罚你,使你国家覆亡,这一天很快就会来到。”国王拼命说自己有罪,请求愿谅,并希望以老子为国师,举全国人事之,决不敢中途有所慢怠。老子说:“你以前曾产生过不良的念头,现在就算你磕一千次头,也不能让人相信你,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反悔了,你以什么为誓?”国王说:“我以全国的男女一生不嫁、不娶,秃子头上长胡须作保证,发誓决不中途反悔,中途反悔者死,怎么样?”老子说:“好,你们就推尹喜做你们的国师吧。”让国王及其群臣百姓服从他,国王准备把国家大事都交给太子伊梨。“我要去修道,舍弃国家、家庭,以求得‘道’之真谛而度世。”老子说:“好,既然你想舍弃国家,修习‘道’行,我就把你的师号留下作为‘佛’。‘佛’奉行无上正真之道,‘道’有大法。如果大王你想在国中修习‘道法’,只要奉行‘五戒’、‘十善’,就足可以致使你有福,摒弃所有的不详之物,使你常生于人间,享尽各种尊荣富贵,并也可以因此而得道度世,又何必非要舍弃家庭?”王及其众大臣俱都稽首行礼,说要尊奉道教。于是老子就给他们作了三件法事:给他们衣服用来守摄他们的心;又给予锡仗用来惊走蛇虫;规定把行中食作为他们的必守制度。然后,老子又给他们作了九万品经,戒令他们每日诵读,说:“现在该传授给你们的都已经齐全,我马上就要出游。”于是,老子东还,游历了幽地,演成“大道”,以自然之气作三法:第一个是“太上无极大道”,第二个是“无上正真之道”,第三个是“太平清约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