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短信切莫成“精神鸦片”

 高中校本研究课题 2009-03-31

手机短信切莫成“精神鸦片”

 

文/导报记者 王钰倩

近日,一位女生沉迷于手机短信不能自拔,每日要发几百条短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于是父母没收了她的手机,谁料这个女生就此离家出走了。另一位张先生也向记者反映,他发现自己这个月的手机话费比平时多出了近两百元。经调查,原来是正在上初中的儿子,用他的手机偷偷注册了黄色网站账号下载“有色短信”。一项对上海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学生使用手机主要是用来发送短信息,或将其作为玩游戏、上网、听歌的“迷你电脑”。可见,手机短信已经成为继电脑网络之后,影响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又一柄锋利的双刃剑。

“我在上网,但是没看新闻;我握着手机,但是没出声音;我在画图,但是没用画笔……因为我在发短信。”这是当下学生“拇指族”近乎宣言式的自白。高中生阿静说,因为她们是寄宿生,有手机和家长联系比较方便,晚上熄灯后有些同学就会躲在被窝里和网友聊天,一晚发上五六十条短信不足为奇。还有不少同学说,他们喜欢那种言语亲切又有趣的小段子,看到有趣的“整人”短信,自然会会心一笑,随即再转发给他人。

短信的便捷、私密、揶揄正符合现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适当而正确地使用手机短信的确能为学习和生活增添色彩,但是青少年若陷入“短信鸦片”那是可怕的。现在短信点歌、下载铃声、心理测试很多。一位初三女生告诉记者,她曾收到关于测算姓名吉凶的短信息,标明每条0.3元,可结果她连续收到了4条回信,稀里糊涂地就花掉了1.2元钱。而现在新出现的一些短信小说,同学们因为好奇,会一条条发送,为了想知道最终故事结局,结果往往要花去十几元甚至几十元。还有一些青少年由于长期沉湎于色情信息,一旦没有足够的零用钱,就会去偷甚至去抢。甚至还有未成年人因为长期受到色情信息的影响,在他人唆使下走上犯罪道路。因此,“短信鸦片”对同学们的危害,应该引起学生、家长和全社会的关注。

的确,青少年现在的学习压力比较大,父母对他们的限制也较多,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机会相应减少。但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人与人直接的交流,对他们的人格完善和集中学习注意力有害无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