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协主席“主动辞职”向官场致敬 / 魏英杰

 八里根 2009-04-01
 

作协主席“主动辞职”向官场致敬 / 魏英杰

2009-03-31 08:44 |

承德市作协主席刘英带头抄袭早不是什么新闻了。记得去年底事情曝光,刘女士依然振振有辞,要么抛出“阴谋论”(称有人整她),要么强调“技术故障”(出版环节纰漏)。这些大家都当笑话来着。同样可以当作趣谈,这位作家不仅抄冯其庸、林语堂,也抄张小娴、林白,连并不以文字功夫见长的李银河(的博客)也不放过,真可谓老少通吃、男女皆宜。

现在这事情总算有了一个结果。据悉,3月29日承德市作家协会召开理事会议,选举杨田林为新一届作协主席。此前刘英向承德市文联作书面检查,并递交了辞职报告。文联接到刘英的辞职后,经党组开会研究,同意了她的辞职。(3月30《燕赵都市报》)

实话实说,这样的结果让人很不舒服。这简直就是一个官场“引咎辞职”的作协版。当地文联如此“不作为”,与其说是对抄袭行为的惩罚,不如说是对“文坛恶行”的纵容。作为一个协会组织,承德市文联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官僚主义致敬。试想,涉嫌抄袭者一辞了之,是否存在抄袭行为自然也成了一桩葫芦案。而牺牲了真相,正义又在哪里?

刘英在检讨书中除再次强调“阴谋论”,又称自己“作为作协负责人”在出书过程中出现了差错,引起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为此,感到深深内疚,并负有责任”。你看,刘女士一边口口声声喊冤,一边还把辞职原因归结为负有“领导责任”。难道,刘女士的写作也是一种“领导行为”?又或者,辞去“领导职务”,刘女士还想像那些异地复职官员,换个地方写作不成?

一桩颇引起关注的作协主席抄袭风波,却以涉嫌抄袭者“主动辞职”收场。除了徒增笑柄外,还能说明什么呢?这要么说明,当地作协并没有把这桩抄袭事件当回事;要么只能说,在丑闻和真相面前,当地作协组织选择了纵容和逃避。而这很可能给其他抄袭者一个印象——看吧,抄了又怎样?!这种坏的示范效应,无疑对早已千疮百孔的作协再猛戳上一刀。这年头,有人“抄”着进作协,还有人进作协里“抄”着。不得不问:这样一个组织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作协组织的官僚作派不仅是让抄袭者更加有恃无恐一个原因,也是作协组织逐渐颓败的根源。对于抄袭者,本来不用多说,作协也该一棍子将其打出门外。但是,或许是为了协会名誉(作协会员怎么可能抄袭,况乎作协主席?),三开会两讨论,还要党组研究决定,最后把一道简单的事实论证题搞成无比复杂的政治平衡术,恐怕势所难免。而一旦以官僚方式领导协会组织,作协不成为又一个官场才怪。

虽然心里很不舒服,但我并不感到愤怒。因为从近年来各地作协组织发生的一些事件和现象,我并没有看出作协有“自我革新”的冲动和行动。而如果作协组织不摆脱官僚化的运作方式,事情还会逐渐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在这大背景下,一个地方作协主席安然无恙地躲过了“抄袭问责”,又算得了什么呢。

2009年3月3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