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大学生的学习困难与求助策略/匡贵秋 等

 昵称132254 2009-04-14

电大学生的学习困难与求助策略/匡贵秋 等

匡贵秋 蒋国珍

【摘 要】良好的学生支持服务可以减少学生的流失,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而支持服务是针对需求而言的,学生的支持需求大多源于他们遇到的学习困难。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集体访谈法,问卷调查在13所电大进行,共发放697份问卷,收回682份,访谈对象是来自于沈阳、辽宁、鞍山、宁波、秦皇岛五所电大的共62名学生。结果表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工学矛盾、缺少学习氛围、跨专业学习困难和缺少学习辅导等;向教师提出最多的问题是考试问题以及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更多学生倾向于向同学或朋友求助;求助手段主要是电话。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应把学生支持放在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首位,应加强专业选择指导和课程注册指导,做好教学班集体建设,完善远程接待中心功能。

【关键词】 远程学习;学生支持;学习困难;求助策略

一、导言

   学生支持服务在远程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学生支持服务可以减少学生的流失,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Simpson O.2002)。支持服务是针对需求而言的,远程教学中,学生的支持需求大多源于他们遇到的学习困难。当学生的知识或理解能力不足以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时,有效的求助对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求助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而迅速地解决问题,而且也是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Karabenick&Knapp,1991;引自马素姬,1999),而学生对求助对象、求助方式的选择可能因人而异。

   国内有关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逐年增多。笔者于20076月在中国期刊网上,以学习支持服务为主题在所有教育类期刊中进行精确检索,共查到19996月至20075月的790篇文章,其中有关广播电视大学的文章有117篇,而这117篇文章的题目中包含支持服务的有23篇。张泽宁和张玉花(2006)对甘肃电大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进行了专题调研,指出甘肃电大各分校的学习支持服务在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要达到对远程学习者全方位服务的目标,为学习者提供一个高效、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尚需努力。并提出根据目前电大系统的学习支持服务状况,需强化学习支持服务的观念、进一步发挥和提高辅导教师的作用和素质、增加硬件设备和情感支持等方面的支持服务。周蔚(2005)对江苏省内各电大的支持服务进行了区域性的对比分析:省市县三级不同行政区域电大和不同经济区域电大的学习支持服务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省市县三级电大被调查者对学习支持服务的评价基本一致,对行政管理、学习过程服务的评价较高,学习者参加各种交互活动的形式也非常接近;三级电大学习支持服务的共同弱点是教学资源服务和技术支持不够到位;县级电大一个突出问题是资源不足和网上学习缺乏。周蔚提出要构建完善高效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还需进一步关注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特征和学习者的特殊要求,使学习支持服务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周先宁等(2005)在对安徽电大学习支持服务的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绝大多数学生采用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并且在这些学习方式中体现自主化学习特征的占大多数。马素姬(1999)调查了香港公开大学学生的求助行为,对高学业成就和低学业成就的学生的求助策略进行了比较,发现大部分学生求助最多的是与课程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而对类似如何挤出时间来学习的问题很少求助,高学业成就与低学业成就的学生的求助行为无显著差别。

   针对电大学生的学习困难、求助策略的研究尚未发现。本研究试图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电大学生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哪些,向教师求助最多的问题是什么,通常向谁求助、采用何种求助手段等,以期为改进电大支持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集体访谈法。问卷调查表是在蒋国珍、张伟远和匡贵秋(2004)对远程学生学习支持方式选择倾向调查表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

   2. 研究对象与样本

   研究对象是电大的开放教育学生。问卷调查的样本抽取采用分层与整群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地区经济情况抽取13所电大,包括北京电大、广州电大、宁波电大、浙江电大,辽宁电大、沈阳电大、湖南电大、青岛电大、四川电大、甘肃电大、云南电大,以及秦皇岛电大和鞍山电大。

   共发放697份问卷,收回682份,回收率97.85%,其中有效问卷629份,有效率92.23%。有效问卷中专科学生占40.38%,本科占59.62%

   访谈对象分别来自沈阳、辽宁、鞍山、宁波、秦皇岛五所电大,共有62名学生参加了访谈。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1. 学生基本情况

   1)学生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被调查学生中,男性占38.47%,女性占61.53%,女性远多于男性。

   从学生年龄看,18~20岁的占2.2%21~25岁的占45%26~30岁的占30%30~40岁的占15%40岁以上的占7%,平均年龄26.6岁,标准差为5.3,最大年龄为50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年长(40岁以上)学生所占比例并不大,学生年龄比在校本科生年龄略大(21~30岁的学生占到75%)。

   2)学生就业状况

   有全职工作的学生占82.77%,有临时工作的占7.95%,没有工作的占6.63%,属其他情况的占2.65%。即90%以上的学生是边工作,边学习。

   3)现在所学专业与原专业的一致性

   现在所学专业与原来学习专业不一致的学生占51.79%,一致的占43.73%,其他情况占4.48%;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学生中,现在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一致的占52.19%,一致的占47.81%。几乎一半的学生是在跨专业学习。

   4)学生平均每学期注册课程门数

   被调查学生本学期平均注册4.7门课程,平均已完成8.7门课程。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出于对自身年龄、工作以及家庭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还是希望3年左右毕业,尽管学分8年内有效,但他们并不希望拖那么久。

   2. 学生的学习困难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面临的学习困难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

   1工学矛盾是最突出的困难

   选择学习时间不够工作上的事务和家里的事常给我的学习带来烦扰两项的学生最多,远远多于其他选项,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困难是工学矛盾以及家务与学习的矛盾

   2学习氛围学习辅导问题备受关切

   选择3、第5、第6和第7”选项的学生比例均在20%以上。其中,选择没有学校的学习氛围的学生比例高达35.9%,仅次于工学矛盾,远高于教材问题。以上四项是远程学习辅导的重要内容,说明缺乏适当、有效的学习辅导,是学生面临的主要困难。

   3教材问题不是突出的障碍

   认为教材编得不好,不便于自学的很少,只有12.1%的学生选择该项。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与其他困难相比,教材是否便于自学不太为学生所关注;二是大部分学生对教材比较满意。

   4跨专业学习的困难很大

   29.1%的学生选择该项,而全部学生中有51.79%学生与原来学习专业不一致,说明与原来学习专业不一致学生中有接近60%的人认为跨专业学习困难很大。

   3. 向教师求助最多的问题

   如表2所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向教师提出最多的问题是考试问题(占43.8%以及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占30.4%),而有关学习方法的问题并不多(占19.1%,这一点与马素姬(1999)对香港公开大学学生的调查结果相近。此外,有关网络平台使用的问题很少,仅占0.7%,从实地调查的情况看,原因是学生很少上网学习。

   4. 求助对象和办法

   从表3可以看出,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学生更倾向于独立解决问题;求助对象主要是同学或朋友,无论是打电话还是直接见面,更多学生倾向于向同学或朋友求助,而不是老师;求助方式首选打电话,而不是直接见面;其中向老师求助时首选方式是打电话,其次是参加网上实时教学活动或发E-mail,再次是约见老师,包括面授时询问老师,说明学生求助时,倾向于更加及时和便利地解决问题。

   由于中央电大远程接待中心尚处于试运行阶段,学生和教师对此了解的不多,因此,学生找接待中心求助的还很少。

四、讨论和建议

   1.应把学生支持放在整个教学工作的首位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教材不便于自学的问题明显让位于其他困难,而这些困难的解决有赖于学生支持系统的建设和学生支持服务工作的改进。在电大发展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教材建设一直被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通过广大教师的努力,教材质量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当然,这并不是说教材已经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了,教材建设与学生支持依然是远程教学质量保证的永恒主题。不过,在教材建设与学生支持的关系中,现阶段,学生支持的矛盾更加突出,学生支持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更加显著。

   2.加强专业选择指导和课程注册指导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25岁以下的学生为47.2%,几乎占全部学生的一半,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家务不会占用他们太多时间。因此,学习时间不够实际上是跨专业学习每学期注册课程数工学矛盾三者叠加的结果。

   入学时的专业选择指导和课程学习前的课程注册指导是学生支持服务的两项前端性工作,做好这两项工作,对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至关重要。尽管选择专业是学生的自由,但是,对那些希望跨专业学习的学生,还是要有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指导,如果学生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建议他们最好不要做出跨专业学习的选择。每学期注册多少门课程也是学生的自由,但是,如果每学期注册课程太多,即使完全脱产学习也相当困难。所以,一定要赋予辅导教师职责,让他们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

   3.以多种形式做好教学班集体建设

   调查结果表明,同学或朋友是学生求助对象的首选。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不是教师的专利,远程学习者也是远程教育的重要资源(苏辛,2007)。做好教学班集体建设,不仅有利于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而且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教学班集体可以是,也可以是小组,相对稳定的教学班集体对营造学习氛围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对电大系统的教师和管理者来说,可能还有一个再次转变观念的问题。

   4.完善远程接待中心功能,为更多学生提供及时、便利的服务

   从学生求助方式看,首选是打电话,而不是直接见面。与其他交流手段相比,电话在服务的及时性、便利性上的优势还是十分显著的,因此,一定要建好、用好远程接待中心,使之在电大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时间有限,本次调查没能深入到更多的县级电大,因此,本次调查结果和结论更多地适用于省电大、市电大所在大城市的学生。

[
参考文献]

[1] Simpson O.
2002Supporting students in online, open, and distance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2]
马素姬等. 远程学习者的学业成就与求助策略[J]. 中国远程教育, 1999,(9-10):36-39.

[3]
张泽宁,张玉花. 甘肃电大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情况调查分析[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2):1-5.

[4]
周蔚. 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区域性对比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2005,(2):81-86.

[5]
周先宁等. 网上教学支持服务的研究实践及效果评价[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58-62.

[6]
苏辛. 重要资源[J]. 中国远程教育,2007,(5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