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搜索引擎的认知度难题
在
微软(Microsoft Corp.)与谷歌(Google Inc.)的大战中,作为微软一方的代表,尤萨夫•迈赫迪(Yusuf Mehdi)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来自微软自己对消费者网络习惯的研究。迈赫迪是微软网络受众业务部门副总裁。他说,在定期进行的盲测中,微软要求随机挑选的消费者为不同互联网搜索引擎的结果质量打分,从测试结果看,微软搜索结果的质量已经有很大改善,人们甚至无法区分微软和谷歌的搜索结果。不过,在测试的另外一个部分中,当微软把谷歌的名字贴到微软搜索引擎的结果上时,使用者无一例外地给它打出了最高分。 迈赫迪说,仅仅是把名字贴上去,人们就认为它更好。 ![]() 尤萨夫•迈赫迪
微软在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之后进行重组,近几个月一直对互联网搜索业务保持相对沉默。去年,微软放弃了斥资近500亿美元收购雅虎(Yahoo Inc.)的努力,微软网络业务主管约翰逊(Kevin Johnson)去年7月也离开公司,加入Juniper Networks担任首席执行长。更近一点儿,微软首席执行长鲍尔默(Steve Ballmer)表示,他有兴趣收购雅虎的搜索业务──如果这桩交易达成,将可能产生一个实力更强的部门与谷歌抗衡,不过雅虎新任首席执行长巴尔茨(Carol Bartz)却没有显出有很快和他谈收购提议的兴趣。 自去年底微软聘用雅虎前搜索业务负责人陆奇担任网络服务主管,并聘用了其他数位雅虎管理人士以来,微软的搜索部门已经稳定下来。就在微软在疲弱的经济形势下在其他领域缩减规模之际,却继续大力投资搜索业务。尽管微软在网络搜索市场上的份额仍远远落后于谷歌和雅虎,位居第三,在美国的份额只略高于8%,但迈赫迪说,搜索部门的士气高昂。 他说,公司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 迈赫迪小心避免在“基辅”发布之前做深入的讨论,不过他展示了公司正在测试的一个概念--被称为Kumo.com的搜索引擎,目前这个搜索引擎只有微软员工可以使用,这是“基辅”项目的一部分。如果用户进行搜索,比如搜索一位流行音乐人,Kumo会把结果分为若干有帮助的类别,比如歌曲、歌词、视频和图像。这类做法是微软缩短用户完成互联网搜索用时的一部分。 尽管完善搜索技术一直是微软的首要任务,但迈赫迪承认,微软的另外一个大问题是搜索业务的名称混乱。微软在Live.com的搜索引擎名为Live Search,不过这个名称与Xbox Live和Windows Live等微软其他众多互联网服务混在一起了。迈赫迪说,微软正在想办法“澄清”搜索引擎的名称。 即便微软完成了这一任务,它仍面临着一个问题:一说起搜索引擎,消费者就会想到谷歌。理论上讲,消费者转换搜索引擎要比转换其他形式的软件容易得多。不过迈赫迪说,实际上,很难说服消费者,让他们改变搜索行为。迈赫迪是90年代末网络浏览器大战中的元老,当时微软成功打败了浏览器的先驱网景通讯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 他说,是消费者就有消费习惯,习惯这个东西很难被打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