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HER2过度表达与其他临床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乳腺癌Ⅰ~Ⅲ期患者共176例,检测HER2表达,与其他临床预后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同时比较HER2过度表达和阴性表达患者的预后。结果 本组患者HER2过度表达与PR(P=0.002)、ER(P=0.031)表达呈负相关,而与其他预后因素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HER2是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8)。结论 HER2过度表达可作为乳腺癌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指导乳腺癌的治疗。 【关键词】 乳腺癌 HER2 预后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上海发病率高达30/10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1位。大量研究表明HER2过度表达在乳腺癌细胞增殖方面起重要作用,表现为病情进展,易发生转移,生存期短,并对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耐药,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然而HER2过度表达与其他乳腺癌预后因素是否相关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通过对HER2过度表达与乳腺癌其他预后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HER2过度表达乳腺癌的有效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176例来自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的Ⅰ~Ⅲ期女性乳腺癌患者,经病理学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173例,原位癌3例,全组平均年龄 48.0岁(29~75岁),中位年龄48.0岁。临床分期Ⅰ期38例,Ⅱ期111例,Ⅲ期27例。 所有标本均经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判断HER2受体状况,HER2过度表达患者95例,阴性表达81例,手术时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79例,无淋巴结转移者97例,均接受术后化疗4~6周期,Ⅰ~Ⅱ期和(或)腋淋巴结≤3个的患者(低危组)以CMF方案为主,Ⅲ期和(或)腋淋巴结>3个的患者(高危组)以AC(EC)或FAC(FEC)方案为主;有75例患者行术后辅助放疗,放疗标准为肿瘤直径>4cm和(或)腋窝淋巴结≥4个;有125例患者行术后内分泌治疗,标准为ER阳性和(或)PR阳性;有22例HER2阳性患者接受了辅助曲妥珠单抗1年或2年治疗。为排除曲妥珠单抗的干预效果,154例患者进行生存期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07年1月31日,随访期12~61个月,平均随访45.3个月,中位随访44.0个月,其中完成4年随访以上50例,完成5年以上随访19例。 154例患者有13人失访,随访率91.6%。在随访期间,有6例(4.0%)患者死于乳腺癌疾病进展,1例(0.6%)猝死,19例(12.3%)出现复发转移。随访期间非肿瘤进展死亡、失访或研究时间截止者,均计为删失数据。 1.2 检测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Envision二步法)进行HER2检测,一抗为Dako AO485(鼠抗人),二抗为EnVision。 1.3 结果判定 HER2结果:“-”肿瘤组织无细胞膜染色或≤10%细胞膜染色,“+”>10%肿瘤组织细胞膜部分染色,“++” >10%肿瘤细胞膜弱至中度完全染色,“+++”>10%肿瘤细胞膜高度完全染色; HER2 “++”和“+++”为过度表达,“-”和“+”为阴性表达。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HER2与其他预后因子相互关系用Spearman相关分析。HER2过度表达与阴性表达两组患者用寿命表法估计5年生存率,两组间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比较单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并经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 2 结果 2.1 HER2表达与乳腺癌其他预后因子的相关性 176例患者中,HER2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类型、ER和PR等预后因子分层分析显示:HER2表达仅与ER表达(P=0.031)和PR表达(P=0.002)呈负相关,而与其他预后因素无相关性,见表1。 2.2 HER2表达与5年生存率,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关系 因176例患者有22例接受赫赛汀(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对生存分析有影响,故剔除。余154例患者中, HER2过度表达81例,阴性表达73例,两组年龄、淋巴结状况、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和ER状况行卡方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7%和93%,(P=0.019),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和100%(P=0.017),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53.2月和58.5月(P=0.012);从KaplanMeier生存曲线中可看出,相比HER2阴性表达患者,无论是DFS(P=0.012)还是OS (P=0.017),HER2过度表达患者均明显降低,见图1,2。 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HER2过度表达是DFS的危险因素,且是独立预后因素(P=0.018),但不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见表2。表1 HER2过度表达与其他预后因子相关因素分析表表2 154例乳腺癌OS及DFS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 3 讨论 HER2基因又称cerbB2基因或neu癌基因,它位于人染色体17q21上,编码185kd的跨膜糖蛋白(p185HER2),其胞内区域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约有25%~30%的乳腺癌有HER2基因扩增或过度表达,本研究176例乳腺癌病例中,HER2过度表达(++~+++)占54.0%高于上述比例,这是因为研究采用的免疫组化法主要检测细胞膜表面的HER2蛋白表达,而p185HER2过度表达不一定都有HER2基因扩增。 在乳腺癌预后相关因素中,HER2过度表达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已为国内外多个研究所证实 1,2] 。本研究176例乳腺癌患者中亦发现其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数目及病理类型无显著相关,符合Chong等人报道3]。同时AlKuraya等4]在基因水平研究亦发现HER2表达与肿瘤大小及分级无相关性,可独立指导预后。本研究154例患者生存分析中HER2过度表达者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和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均明显低于HER2阴性表达者,与当前临床研究结果一致5]。Slamon等6]最先提出HER2过度表达是乳腺癌独立预后指标,其意义不亚于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Ross等7]综合了47项研究结果分析得出,大约60%的研究认为HER2可作为乳腺癌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指标。本研究结果也证实该观点。 文献报道HER2过度表达使ER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对激素治疗耐药,三苯氧胺的有效率由48%降至20%,但对含阿霉素的化疗敏感8],显示出在ER和HER2信号转导通路间有“crosstalking”,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表明联合应用三苯氧胺和HER2抑制剂引起MAPK活性下降,其协同作用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9],本研究发现HER2过度表达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亦提示在信号转导通路上存在某些联系,Ropero S等人通过三苯氧胺和曲妥珠单抗对ER、HER2表达均阳性的乳腺癌细胞进行了分子水平上研究,发现联合用药可放大HER2信号转导通路上的拮抗作用,而这些作用是通过调节ER和HER2的蛋白,mRNA水平以及HER2磷酸化水平实现的10]。最近有研究显示,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方面的预测比雌激素受体(ER)更有优势11],本研究中HER2过度表达与P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可能提示两者之间存在着更重要的联系,有待研究进一步证实。 因此,HER2过度表达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短,术后应加强综合治疗力度,可选用含蒽环类,紫杉类药物的化疗方案,并严密监测有无淋巴结及血行转移,同时在内分泌治疗联合生物靶向治疗中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2] 刘静贤,高琨,刘毅强,等,乳腺癌CerbB2、P53、ER和PR表达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3, 10 (1): 1516. 3] Chong D, Cooke TG, Reeves JR, et al. Quantitation of EGFR and cerbB2 expression in preivasive compared to invasive breast cancerJ]. Eur J cancer, 1999, 35(suppl.4): S203(abstract 792A). 4] AlKuraya K, Schraml P, Torhorst J, et al. Prognostic relevance of gene amplifications and coamplifications in breast cancer J] . Cancer Res. 2004 Dec,64(23):85348540. 5] Kostopoulos I,ArapantoniDadioti P,Gogas H, et,al.Evaluation of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HER2 and VEGF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participating in a randomized study with dosedense sequential adjuvant chemotherapy 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06 ,96(3):251261. 6] Slamon DJ,Leyland Jones B,Shak S,et al.Use of chemotherapy plus a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HER2 f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that overexpresses HER2J] .N Eng J Med,2001,344(11):783792. 7] Ross JS, Fletcher JA.The HER2/neu oncogenc:prognostic factor, predicaive factor and target for therapy J]. Semin Cancer Biol, 1999, 9(2):125 138. 8] Muss HB, Thor AD, Berry DA, et al. CerbB2 expression and response to adjuvant therapy in women with nodepositive early breast cancerJ].N engl J med, 1994, 330(18): 12601266. 9] Kurokawa H, Lenferink AE, Simpson JF, et al. Inhibition of HER2/neu an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enhances tamoxifen action against HER2 overexpressing, tamoxifenresistant breast cancer cells J]. Cancer Res, 2000, 60(20): 58875894. 10]Ropero S, Menendez JA, VazquezMartin A, et al. Trastuzumab plus tamoxifen: antiproliferative and 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breast carcinomaJ].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04 ,86(2):125137. 11]Costa SD, Lange S, Klinge K,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gnostic rde 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levels in breast cancerresults of the analysis of 670 patients with 11 years of followupJ]. Eur J Cancer, 2002, 38(10):132913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