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我们的内心之所以温暖,是因为我们在这么多的起伏坎坷之中,屡屡的体会到悲伤和苍凉,所以支撑我们的理由有很多,我特别想说说一个词——信念。 地震中,我印象很深的是北川中学的校长刘亚春,我在第一次到北川中学的时候就知道他全家都殉难了,后来我听到他自己讲,他说,我是一个外乡人,我18岁来到这里的时候一个书生拿着一个小皮箱,里面放着几本书而已。我在这个地方谈恋爱、成家、有孩子,我到了这个学校做一个年轻的老师,然后看着一座座楼建起来,看着学生从几百到上千,到两千多接近三千。但是到北川县城封城的那一年,我离开的时候我又是一个人,一个小箱子,里面几本书而已,我的儿子没有了,我的妻子没有了,我看到那个教学楼在我眼前塌了,我的很多学生也没有了。但是这一次走,我一定还会再回来,我会在这里眼看着北川中学再建起来。 其实刘亚春校长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看到他小小的身躯里充满了力量,一种巨大的力量,那种力量是超乎想象的,我想那就是因为信念,这个外乡人不会离去,他要用他的信念去完成一次重建。我第一次跟他见面我设想了很久我怎么跟他说话,我安慰他吗?我劝他吗?我说什么都是苍白的,但我没想到他第一次见到我他握着我的手朗声大笑,他说,于丹老师,我给你说说我北川中学考上你北师大的都在哪个系,现在是读本科还是上研究生,他们在哪儿哪儿哪儿,叫什么名字,如数家珍,朗朗的笑着,做了这个开场。这个时候我就在想,信念真好啊,信念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修复生命。 孩子伴随我的成长 我说,地震是什么?她说房子倒了,有好多好多解放军叔叔在救人。我问,他们救的是什么人?她说受伤的人。我又很艰难的问她,我说你知道有人死了吗?她说我知道。我说什么是死了?她很安详的看着我说,死了就是永远永远也看不见了。我说那你知道有好多好多小哥哥、小姐姐永远永远看不见他们的妈妈爸爸了,也有好多妈妈爸爸永远看不见他们孩子了。她一直那么镇静看着我,她说,我知道。我说,那怎么办呢?你看爸爸妈妈可以把钱拿出来,你有什么会给他们吗?我以为她会拿她其他的玩具,她抱着一个从到月子里就放在身边的,她最喜欢的娃娃,她管那个娃娃叫妹妹,她犹豫一会儿把把我妹妹给他们吧。 后来我觉得可以了,我说你去上学吧。她就跑了,到门厅她突然站住没有换鞋,她又跑回来趴在我的大腿上,把小脸贴着我,她说妈妈,我再跟你待一会儿吧。那时候我心里特别软,她忽然懂了永远永远看不见这件事可能离我们很近。 2008给我更多的不是我离开孩子的折磨,是我孩子给我的鼓励,她给我的信念,和我们共同信念里的成长。 经典是不朽的 所谓精典,就是那些在岁月磨洗之中颠扑不破的内容,其实我想真正中国人的精典也在2008年诞生。我一直觉得文化是个动词,它是生生不息的,它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它是我们每个人修复生命、建立信仰、整个钟其一生你的思想和行为。我们所有需要的东西在今天被重新唤醒了。 中国人写仁字四划,民间说法二人成仁,有人跟人在一起的关系相互支撑,互相有一种扶持和仁爱,这才构成人,一个人独立的永远构不成仁爱,但是有谁比2008年更体会到仁者爱人这句话,多朴素呀,不需要位高权重,需要的就是简简单单。 觉得真正的精典是活在当下的,真正的精典正在今天建立、传送。我们说一千年前,两千年前的文化是不朽的,再过一千年、两千年,这个民族会说,公元2008,中国人是不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