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垂垂老矣的西部长城

 ciqlg 2009-04-28
薄荷小筑垂垂老矣的西部长城

作者:纳兰_秋 提交日期:2009-4-17 15:39:15  

  长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中国人的神;它是中国的人的魂;它是中国人千百年来追寻历史、回瞻足迹的标识。有一句老调重弹,但也是颠簸不破的话: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860年,德国著名考古学家希里曼先生登上了闻名已久的万里长城,当他在长城上徒步旅行时,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对长城赞叹不已,说长城好像是“洪水以前巨人族的神话式的创造”,还认为长城是“人类的双手所曾创造的最奇伟的作品”。言犹在耳,作为中国人一定会心潮澎湃,充满豪情。长城是中国人的祖先用双手创造出来的奇迹。
  据统计,中国的长城从战国时代延续到清代,其总体长度纵横超过10万里。长城耸立在中国大地2300多年,共有20多个王朝修建自己的长城或是为原有长城添砖加瓦。
  西部长城横亘在狭长的河西走廊,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境内,纵横绵延长达一万多里。它是中国长城家族中最古老的成员,战国长城、秦长城、汉长城、隋长城、明长城都有所分布,算得上一个天然的长城博物馆。
  但西部长城中大多数遗址和遗迹正面临着严峻的危机。来自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破坏使得西部长城垂垂老矣,风烛残年,遍体鳞伤,令人唏嘘。悲凉、壮美、雄浑、豪迈……这些打动人心的美的文字是长城的真实写照,但现在只剩下破落。
  再过若干年,想要凭吊,恐怕都找不到痕迹了。
  
  甘肃,长城的集体归宿
  
  甘肃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分量的省份。它被誉为河西走廊①,戈壁和绿洲交错点缀在它狭长的身体上;丝绸之路从它的体内穿过,把中华文明的特产和累累硕果传播到遥远的中亚和欧洲;更重要的是,中国历朝历代修建的长城都在这里汇集,这里是长城最西端的集合,蜿蜒了数万里的长城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永恒的归宿。
  西部长城的故事绝大部分多发生在甘肃。截止到现在,绵延在甘肃省境内的长城遗迹长达一万多里,甘肃也因此被称为“长城天然博物馆”,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省份。
  铺开地图,我们细数着纵横的长城遗迹,惊诧的发觉,像一条弯曲的小虫一样的甘肃省竟然分布着六个系统的长城,它们来自不同的朝代,年龄落差千数百年,甚至形体上的差异也令人瞠目,但它们都超越时空的挺立着,浑身上下落满了沧桑的尘埃,给人的感觉虽然古老颓唐,却依旧令人怦然心动。
  战国的时候,中国孕育着新的统一趋势。七个较大的国家为了争夺最后的胜利而进行殊死的搏斗。这种搏斗既有战场上的硝烟弥漫,也有巨大的防御工程的施工建设。魏国地处河南、陕西境内,周围强国林立,处境十分不利。魏惠王的时候,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夺取了魏国的黄河以西的土地,魏国因此不得不迁都大梁。魏惠王为了防御秦国的再次入侵,同时防止西北方的游牧民族——西戎南下抢掠,下令修筑长达500多公里的长城。如今甘肃境内修筑历史最早的长城就是魏长城遗址,在东部庆阳地区的正宁县、宁县和合水县境内。
  战国诸国中处于强势地位的秦国也面临着强大的外部压力。这些压力倒不是其他六国给与的,因为它们已经渐渐失去了同秦国竞争的实力,而是来自于西、北部的游牧部落。在秦国的北部疆界外,即今天甘肃省宁县西北,存在着一个由异族建立的国度——义渠戎国。这个国家接受了先进的中原文明,改变了长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习惯,能够“筑廓以自守”,并以切实而强大的存在影响着七国的连横合纵政策。义渠戎国的强大和表现出的趟浑水的姿态,使得七国中的超级大国秦国也不得不对其采取“怀柔”的策略。后义渠戎国被秦昭王所灭,并在其领地建立北地郡。然而令秦昭王意想不到的是,义渠戎国的灭亡使它的天然的缓冲作用随之失效,秦国直接遭遇了比义渠戎国更加凶猛的敌人——匈奴②。为防匈奴的侵犯掳掠,秦国开始修筑长城。因在昭王时期修筑,故称秦昭王长城,其起点就在今天甘肃省的临洮县,并纵横甘肃境内临洮、渭源、陇西、通渭、静宁、镇原、环县、华池等八县,长度约2000余里。
  历史的大手笔终于在秦王嬴政的手里得以施展,在丞相李斯的辅佐下,嬴政结束了七国纷争的狼烟,建立了空前强大的帝国。他做起了始皇帝,并希冀帝国能传之万世。但秦始皇和祖先一样,虽然取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耀,却仍要面对匈奴族的凌厉攻势。公元前217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攻伐匈奴,并在原秦昭王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余里的“城堑”,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始皇万里长城。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国人心目中永恒的图腾。然而万里长城却像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导火索,当秦朝的国内矛盾激化到临界的时候,它的出现预示着帝国的崩溃近在咫尺。
  秦二世而亡,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秦朝内乱的时候,原来被蒙恬驱逐出河套的匈奴又返回故地,对新兴的大汉帝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最初的时候,汉帝国因民生凋敝无力与匈奴周旋,只能忍气吞声地采取和亲政策以换取暂时的安定。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汉帝国经过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力鼎盛,汉武帝决定对匈奴采取强硬策略,训练自己的骑兵把匈奴彻底的打败。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也是一个奋发向上强力作为的时代。大将军卫青发出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骠骑将军霍去病更是以天才的军事指挥能力将匈奴驱逐到漠北,封狼居胥山,使大汉帝国的赫赫武功到达强盛的顶点。伴随着对匈奴的攻势,另一个开拓新时代的队伍出发了,他们沿着河西走廊,沿着秦朝颓废的长城,叩开了西域的大门,把葱岭以西的广袤疆域纳入大汉帝国的版图。那就是二次凿开西域大门的张骞的使团。从那时候起,丝绸之路便与万里长城在甘肃境内一起蜿蜒曲折,仿佛两条一起飘摇的丝带。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保护汉帝国在西域的屯垦区,汉武帝下令重修西部长城。这条长城在甘肃境内的走向大概是西起罗布泊,转而至阳关和玉门关分别进入敦煌,再沿着疏勒河南岸进入瓜洲,到现在的金塔县时分为南北两路,北路沿着额集纳旗北上进去内蒙的居延海,南路从金塔依次经过甘肃的高台、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终点是兰州北边的永登县。此段汉长城,因主要在河西走廊区域,史称“河西走廊长城”。
  时间滑过乱纷纷的魏晋南北朝,西部长城也因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而显得力不从心。到了隋朝统一的时候,那些曾经在历史舞台上粉墨登场的北方少数民族纷纷谢幕,只剩下一个新兴的厉害角色成了新的统一帝国——隋朝的一块心病。它的名字叫突厥,它的存在令隋帝国如芒在背。于是精彩的一幕上演了,隋朝享国祚不过三十余年,却前后七次修缮长城。今天隋朝的长城遗址分布于武威、天水、安定、兰州、弘化等地。隋朝也为重修西部长城付出了惨重代价,隋炀帝好大喜功,先修长城,后凿运河,折腾没几年就国破家亡了。
  唐朝没有重修长城,“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李世民有这样的胆略,也有这样的胸怀。大唐帝国的强盛和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得长城失去了效用,长城在有唐一代并没有引起统治者的重视,故而没有载之于史料的新筑或重修的记录。
  到了大明帝国,长城的重要地位再次凸现出来。朱元璋推翻了暴元的统治,将蒙古贵族赶到长城以北。逃跑的蒙古贵族建立了北元政权,继续与明朝对峙。后来,蒙古贵族分裂为两部——瓦剌和鞑靼,互相争夺统治地位,与明朝的关系也是阴晴相间,但很多时候都是威胁大于友好。明朝定都北京以后,这种来自长城以外的压力尤为强烈,而且引发了瓦剌军攻陷北京俘虏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长城以北的游牧部落成了明朝皇帝一场噩梦,为了阻止蒙古残部南下争夺中国的统治权,明朝的历代统治者前赴后继的展开了声势浩大的长城修复工作。历经二百余年(明朝统治276年)的修缮,长城终于完成了最后的修筑。甘肃境内的明长城遗址西起嘉峪关,经酒泉、高台、临泽、张掖、山丹、民勤、武威、古浪、景泰等县,长约3000里。在大漠如烟、戈壁似海的甘肃,修起如此巨大的建筑,绝对是一个奇迹。
  以上屈指算来,纵横甘肃境内的长城遗址绝不少于万里。这就是西部长城的光辉历史,它无数次躺下又无数次站起。历史的脚本里充满了重复的镜头。当沉思于眼前的鲜活的历史遗迹的时候,潜意识里总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甘肃是中国很多条长城的集体归宿,因为每条长城的最西段都在这里碰头。西部长城在狭长的甘肃境内焕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共同生活在这里,历史的恩仇也在这里纠集发散。在新中国,西部长城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墙内外的不同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缔造一个和谐的家园。
  西部长城的历史不会死去。君不见,沧桑老朽的西部长城依然抵抗着大漠风吹,吸引着无数后人前来凭吊。
  
  河西走廊的双子星座
  
  在甘肃西北边界快要进入新疆的地方,有两个古老的关隘遗址,它们虎踞在大漠深处沐风栉雨,千百年来守着那份孤独,守着那份悲凉,它们本是衰朽残年,当年虎虎生威的雄关英姿不再,只剩下衰颓的背影,在大漠风沙里呜咽。
  那是玉门关和阳关,孤傲的矗立在河西走廊的西陲,像是夜空里耀眼的双子星座,关于它们,有好多故事,也有好多传说。
  
  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黄沙与白云相接的地方,有一座雄关锁住了河西走廊的咽喉,它叫玉门关,一个令人遐想的关塞。王之涣③眼里的玉门关,孤独而苍凉,征人的思念在羌笛委婉低回的声响中回荡,那声音传得很远,传到中原,传到江南,惊扰了春闺只影,引发了白发悲啼。
  玉门关,如同一只飘远天际的风筝,飞得再高,飘得再远,风筝线永远握在思念和向往的它的人的手中。
  玉门关本身就是一个动人的传奇。思绪回到那个让人振奋的时代。汉武帝派张骞凿通丝绸之路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的经玉门关到中原做生意。西域有个和阗国,盛产美玉,驰名遐迩。和阗王喜欢中原王朝的柔软细腻的丝绸,便派出规模庞大的商队在官兵的保护下,押运美玉去换丝绸。可是一走到玉门关,驮运美玉的骆驼便口吐白沫,匍匐于地。押运官兵非常害怕,因为事先和阗王曾约定失期当斩。紧张时候,一个拉骆驼的老人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原来是没有祭祀关神的缘故,解救的办法就是用上等的玉石在关门上镶嵌一圈,关门因此得以熠熠生辉,关神也就满足了,不再难为过往的商队。押运官兵按照老人说的去做,骆驼果然疾病消除。玉门关亦因此而得名。
  玉门关充满了英雄气,见证了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磅礴往事。霍去病率领着大汉帝国的铁骑将为患多年的匈奴驱逐出河西之地,先后设置了张掖、酒泉、武威、敦煌四郡,并在敦煌郡构筑玉门关和阳关两大关隘,震慑丧胆的匈奴残部,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
  由于玉门关的耸立,匈奴颇为踟蹰的止住脚步,在雄关面前徘徊不已,仰望的眼光中充满了畏惧,最后不得已悻然离去,渐渐失去了和中原王朝较量的资本。
  千年时光如走马。时至今日,匈奴早已化作历史的烟尘,玉门关也失去了往昔高大的身影。现在的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关城全用黄土夯筑而成,西、北两面各开一门,城楼顶部的四围有宽一米余的走道,设有内外女墙。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一米的马道,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
  从这些遗迹中依稀可见玉门关当年的挺拔身姿。但入眼而来的苍凉和悲壮又提醒我们,玉门关无可挽回的垂垂老矣,身上满是岁月风沙侵蚀的痕迹,千疮百孔,奄奄一息,似乎并不是很过分的形容玉门关的词汇。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读着王维的这首诗,又想起那首一唱三叹的阳关三叠,阳关巍然耸立的形象在脑海里油然而生。阳关在玉门关之南,与玉门关成犄角之势。阳关有着和玉门关截然不同的命运。玉门关虽然衰朽,但遗迹尚存,阳关却永远的埋在沙底,成了历史上永远的遗憾。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景色依旧,阳关的身影却无处寻觅。
  人们曾在纸上为阳关故址确切位置而争吵,其实这是无谓的,找到了又能如何,阳关已经化作大漠的风沙。阳关的遗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曾经峥嵘的耸立在大漠边陲。
  阳关已殁,可是耳目尚存。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颓然而立,黄土夯筑的躯体已经坍塌,墙体被风沙一层层剥落,只有裸露残破的墙基似乎见证了烽燧的伟岸和古老。既然留有“阳关耳目”的遗迹,那么阳关一定不会远。
  阳关的故址今天叫做古董滩。大风吹过的时候,阳关仅存的脚腕高低的墙基就会斑驳的显现,曾经的高大雄伟演变成现在的低矮丑陋,或许它在预示着一个集体的宿命,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保护西部长城,下场恐怕和阳关差不多。
  苍凉的土墩,寂寥的长空,苍茫的大漠,悲惋的古城,凄美的夕阳,寂寞的羌笛,古今的长叹,人们在这样的景致和思绪里凭吊阳关。王维的笔触温润伤感,因为他没有亲身领略过阳关的悲壮和凄凉,他的诗很美,也很动人,但不真实。西出阳关无故人,怎么会呢?阳关是中国人心里的一个坐标,一个新的心灵起点,当人们离开它远行时,仍忍不住要回头多看几眼——那是英雄的史诗,更是一个民族的传奇。
  如今的阳关故地已是敦煌最大的葡萄基地,远远望去,果树葱茏,好一派翰海绿洲的美丽景色。忽然间想起唐代诗人李颀④的几句诗: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现在不需要战争就能够把塞外的葡萄运到中原了,不仅如此,处于民族关系最敏感的阳关一带竟成了一片丰饶的葡萄园,这种沧海桑田的变迁令人感慨。
  阳关是一座被流沙淹没的古城,也是一座历代文人传唱不懈的古战场,而现如今,它只是一片葡萄园,一个用绿色掩盖千年历史风霜的新生命。
  
  一场特殊的葬礼
  
  甘肃乌鞘岭⑤。
  汉明两代的长城在这里蜿蜒起伏,酷像两条巨龙匍匐前行。这里海拔3000多米,气候很凉。长城在这里的老乡眼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只不过是一堵很早就矗立在这里的老墙而已。
  夏秋之交,笔者曾到这里踏访,领略长城古老苍劲的同时,亲历了一场特殊的葬礼。葬礼的特殊之处在于墓穴的选址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一个老人死后,葬礼总是风风光光的。这与中国人传统厚葬观念有关。先是焚烧倒头纸,意在告诉老天爷有人要去报到了,接下来就是缝孝衣,扎纸幡,并派人给四外八庄的亲朋好友送丧信,守孝的子孙要高搭灵棚,请来远近闻名的古乐班子,吹吹打打寄托哀思。除了上述这些事,还有一种同时进行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选址箍坟。
  坟的选址是一门学问,在中国古代属于堪舆学⑥的范畴,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风水学说。根据堪舆学的理论,坟址一般选在背倚青山前临山谷的地方,这样的位置顺风顺水,必能保佑后代子孙的昌盛。
  乌鞘岭一带的选址却不是这样。他们似乎不愿意漫山遍野的寻找风水宝地,而是挖空了心思因地制宜。长城离他们最近,一推开家门长城就会入眼而来,他们眼前一亮,这么好的土质建筑屹立了千年都不曾倒掉,如果把死人葬到长城的体内,岂不是一样可以不朽?
  这种奇思妙想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当地的习俗,谁家出了丧事,就要选派年轻力壮的族人到长城去箍坟。我们曾作为看热闹的人——中国做什么事都少不了看热闹的人——跟随箍坟的队伍前往长城,亲身经历了那剖开长城的一幕幕。
  他们到了长城脚下,先是喝了从丧家带来的烧酒,大概是舒筋活血,待会好卖力气干活。这里的长城是一段汉长城,泥土和苇草浇筑的墙体已经被凌厉的风沙剥落,他们挥舞着锹铲,不一会的工夫,一个长形的浑圆的洞就挖好了。这个洞穴就是用来埋葬死人的,出殡完了,将死人的尸体包裹好送进洞中,然后用泥土将洞口封死,葬礼在洞口封死的一刹那宣告完成。
  谁能想到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竟会成为埋葬死人的墓穴。这不仅滑天下之大稽,而且耸人听闻,让人们的心里蒙上一层难以退去的阴影。然而更令人沉痛的是,这仅仅是千奇百怪的破坏长城的方式中的一种而已。
  临洮县北的三十里墩,是秦长城的起点,因为架高压电线,此处的一段长城被挖断。沿着这一段长城到傅家北坪一个叫做长城巷的地方,当地人在长城上走出了一条巷道,巷道的两呈现出一人多高的纵断面,那断面上版筑⑦痕迹历历在目。在苟家嘴至窑儿沟一带,有一段公路,就修在长城遗址上,将近十余里的长的大段长城城墙挖断甚至夷平。
  在天祝县华藏寺至金强驿一带,有长近五十公里的汉长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尚存有整段的高大塞垣,以后逐渐毁坏,多被平整为田地,现在只能看见断断续续的残迹,残迹大多在一米多高。
  甘肃东部为秦长城西端起点及所经过的主要地区。在甘肃通渭县四落坪的城壕梁一带,有一段长约五公里的秦长城,其间有四处烽燧遗迹,据当地的老乡称,早在五十年前,这一带的长城和烽燧相当雄伟,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平整农田,烽燧被挖土垫方,长城被平整为田地,那时的破碎秦瓦散乱于地。
  在甘肃古浪县的的乔家寺一带,一条长约六公里的汉长城被夷为耕地,在田间地头尚有遗迹可寻……
  种种场景触目惊心。长城在承载历史的同时,被生活在周围的人们肆意的践踏和破坏。正如长城的保护专家所说的那样,“长城正在一块砖、一块砖的消失!” 有关机构调查发现,万里长城有墙体矗立的只有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已经是遗迹,另外三分之一已经完全消失了。而现在这三分之一的长城遗迹却正在遭受着自然和人为的破坏。
  《中国国家地理》的单之蔷先生认为,“长城是一个巨大的美的存在。要理解壮美和雄沉的极致,要理解苍凉、凄美、豪迈,去看长城吧。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在体量和美感上,在全球范围内再也找不到一处可与长城媲美的人造景观了。”
  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西部长城垂垂老矣,这些赞美的言辞应该告一段落,现在到了拿出实际行动拯救长城的时候。如果不号召全民族进行保护,恐怕若干年后,单先生所谓的壮美和雄沉只能停留在苍白的纸上。
  
  旁注:
  ①河西走廊: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脉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又称甘肃走廊。因在黄河以西故名。
  ②匈奴: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秦汉时最盛,占有今天内外蒙古的广阔领地,后分南北,北匈奴为汉窦宪所破远走西方,南匈奴归汉,汉末,杂居今山西省之北部,渐次繁殖,魏时分五部,晋初势力益增,刘渊崛起,遂为五胡乱华之首。
  ③王之涣:公元688— 742年,字季陵,山西新绛人,为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等。
  ④李颀:唐朝诗人,河北赵县人,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等。
  ⑤乌鞘岭:藏语称哈香日。历史上先后曾称洪池岭、分水岭、乌梢岭、乌鞘岭、乌沙岭;解放后通称乌鞘岭。乌鞘岭位于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是内陆河和外流河的分水岭,亦是河西走廊之门户,古丝绸之路之要道,系历代军事要冲。
  ⑥堪舆学:又称风水学,基本概念由阴阳五行、干支生肖、四时五方、河图洛书、八卦九宫、廿四节气与七十二候历法、星象分野等知识构成。
  ⑦版筑:一种夯土墙的方式,版筑夯土墙是我国最早采用的构筑城墙的方法.它是以木板作模,内填粘土或灰石,层层用杵夯实修筑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