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老师心法(1-5)

 山山水水 2009-05-01

心法学员你们好!

在我们学习心法时,请放下心来。放下我们原有的思维观念,放下原有的治疗逻辑。放下固执,放下偏见,能放下的尽量放下,从一张白纸开始,让我们共同来研究和探讨心理与疾病之间的奥秘。

第一章 概述

心法是悟达康保健研究所,历经十余年的实践、探索、研究和发展,心法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病因理论体系和与其相适应的一系列治疗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果,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普遍赞誉。

心法是一门在探索中发展的心身医学。

第一节 什么是心法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全息宇宙的缩影,人的一切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从广义上讲:心法是自然力与平衡论的学说。是人类认识自然力制约万事万物发展、变化、平衡规律的理论和方法。

从医学意义上讲:心法是通过研究人的心理、生理、病理之间变化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达到身心健康、袪除疾病目的的理论和方法。

通俗地讲:心法是通过心理调整达到袪病目的的保健方法。

那么我们怎样认识和理解心法呢?

广义的心法是自然力与平衡论的学说。这说明了心法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哲学上的意义。

医学意义的心法是心法的核心内容。通过研究心理与疾病之间的变化规律,来达到祛除疾病、心身健康的目的,是心法的主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通俗讲的心法是指心法特点而言。心法是种全新的保健方法,属非药物治疗,它是以心理调整为主要形式达到祛病目的的保健方法。

第二节 心法理论体系

心法来源于千百件治疗实践,心法理论的建立是这种实践的科学总结。

心法理论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

1、自然力平衡理论

2、治疗的四条基础理论

3、以取象比类规律为基础的定向病因理论

如果说自然力平衡理论是从宏观上来揭示人与自然、心理与疾病之间规律的话,那么四条基础理论就是从微观上揭示了心理与疾病之间的基本规律,而取象比类规律则是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心理到疾病的主要手段。这三个方面奠定了心法理论基础的框架,基本上能涵盖所有的心法实践。以上三个方面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同时心法还有一套与病因理论相适应的病由心解的治疗理论和方法。

心法理论体系在构建中不断地吸取了传统医学传统、传统保健方法、现代哲学、现代医学、现代心理学等学科的精华,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中医学

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所沉积的深厚底蕴为心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古代文明的深邃哲理,为心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医以阴阳平衡学说为基础,以五行生克学说为手段。心法以自然力平衡理论为主导,以取象比类规律为主要手段。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处。心法的取象比类规律是采取具体病症具体分析的方法来实施的,它比五行生克理论更细致、更具实用性。

B、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

中华民族的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养生保健文化。武术、太极拳、气功等心身并练的保健方法,是心法的最初阶段。

C、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心法开户人生的主要方法之一

人体的疾病和许许多多“想不开”、许许多多“心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辩证思维是我们开启这些“想不开”、“心结”的钥匙。

D、现代医学为心法理论的完善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和科学的依据

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如生理学、解剖学等)可以直接与心法病因理论相结合。

E、现代心理学的一些成功经验已被心法接纳和采用。

现代心理学里面有许多有利于调整心理平衡的适用方法,在心法治疗中得到应用。如移情法、适应法、平静法、安慰法等,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人的心理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巨系统,不仅存在着群体性差异,更重要的是存在着个体性差异。这就大大地拓宽了心法理论和实践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也决定了心理与疾病之间的复杂性和无限发展性。所以心法是一个实践的学科,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其未知领域和尚需完善领域的广博,绝不是少数人能够成就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实践是心法成熟的重要标志。展望:

心法的诞生,将开创人类用心理和智慧治疗疾病的新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心法在未来的岁月中,会对心身医学、自身保健以及社会生活中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心法的诞生和发展对现代医学两个方面的贡献:

一是系统地理论化地揭示了心理与疾病之间的变化规律;

二是创造了一种科学的自我保健方法。第二章 四条基础理论

心法对疾病的研究是从最简单的生理现象开始的。害羞脸红、害怕脸白、哭会流泪等这些看似平常的生理现象,却有着揭示人体科学的密码,是我们进入心理迷宫的入口。下面我们就大胆地由这一入口深入到迷宫里,来具体地剖析心理与疾病之间的奥秘。

1、人的心情波动对体内气血流动有其定向的导引作用

人的心情波动对体内气血流动有定向的方面性。如当人的心理处于害羞状态时,其体内气血被定向地导引向上,产生脸红、脸热等现象;突然受惊吓时,其体内气血被定向地导引向下,出现脸色苍白等现象。

中医在两千多年前所论述的“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悲则气消、思则气结、喜则气缓”等内伤情志的理论,都阐明了气血的定向性。

人的各种不平衡心理,在体内都有各自存积的定向位置,是有规律的,这些气血变化的规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人的心情波动对体内气血流动可产生定向的生理效应和病理效应。

如人们在看电视、看电影,见到悲伤情景时,就会产生悲伤心情。这时体内气血就会定向地转换出眼泪,这是心情波动导致定向的生理效应,如果悲伤过度就会产生定向的病理效应。

人们对某些人、事不接受、生气时,会产生定向的生理效应,同时也会产生定向的病理效应,就会得相对应的病(胃病)。

人的心理变化导致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三者是紧密相连的,是有规律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能对疾病的成因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上两条是心法病因的基础理论。

3、经过心情波动过的气血在人体内有其残留性的作用。

如一个人与别人争吵、生气等,当时觉得胸闷,过了一段时间,别人再提起那件事时,既使那个人不在现场,但仍会有胸闷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说明病因具有残留性,一个老人有病不是老了才有病,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正象我们常说的那样,年青时人找病,年老时病找人。

在人们产生心情波动后,到形成病症感觉的这一段时间内,心法称之为残留性。

信号的残留性大体有四种情况:

第一是指当时的心情波动,导致体内气血发生了变化,待心情恢复平静后,已经变化过的气血仍残留于体内,当时没能形成身体的不适感觉。

第二是指当心情波动导致气血变化后,一部分机体功能并未恢复正常,产生了不适反应,只是未引起注意。

第三是指心情波动的当时就出现了病症感觉。

第四是指心情波动轻微或偶尔产生的心情波动,经过多次积累也可形残留信号。

心法的病因残留性理论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疾病的本源,它是对疾病形成过程的客观总结。

这条是心法的病机理论。

4、在平静的心态下,用合于自然的观点,反作用于人体内残留信号,可将其残留信号(病)祛除。

害羞脸红,害怕脸白,人们在一瞬间的心情波动,气血就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力。那么,人的一生坎坷不平,经历了无数次急气恨怕、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各种心情的起伏波动,而这些起伏波动的心情又持续了多长时间呢?这些所有气血变化的结果,就是我们今天或未来的病。

这一条是心法的治疗理论。

心法的四条基础理论方面、细微地总结了人的心理、生理、病理之间变化的基本规律,揭开了心理与疾病之间的神秘面纱。

人的心理变化决定生理和病理的变化,病由心生是心法对病因最基本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



中级(3)(2006-10-31 16:50:02)

(注:这一段发不上去,不知为什么,第三章的内容不全)

第三章 信号理论

存信号是疾病的形成过程。

 

存信号与记忆的区别大体有三种情况:

A、在处理某些事物时,内心平静,能够一分为二地辩证对待,虽然是有记忆,但不存信号。

B、如果在处理事物时,内心不平静,心理不平衡,则是既有记忆又存信号。

       C、当时心理不平静,但现在已经忘却,这是无记忆而存的信号。

第三节 存信号与免疫力

当我们患某种病时,往往忽略了疾病的心理成因,而把得病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外界因素和免疫力的低下,这是一种误区。那么免疫力这个内因源于何处呢?我们知道了某种具体心理不平静,就会得相应的病。如大肠的病,当你存了为“钱“的各种不平衡心理,由某种诱因,如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而得腹泄。但是同样吃一种食物,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人们会说抵抗力不一样,腹泄的人可能很健壮,又作何解释呢?问到底,就是存信号的缘故,谁在某一方面存信号就容易得相应的疾病。这说明了存信号能降低相对应的某方面的免疫力”,存信号与免疫力成反比。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非常讲卫生的人易得习惯性的便秘,而拾破烂的人却很少拉肚子的令人费解的现象,用心法病因理论就能予以解释。

    人们在某些具体方面存了信号,这些方面的免疫力就降低了,就会得相应的疾病。

    从物质形态上讲,人体的生理、机理以及病理的变化,是以化学变化的形式来实现的。但人体不纯物质,它是由精神、灵魂制约的物质。所以心理对人体的化学反应具有相当大的作用,这种心理化学反应式,虽然我们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完全地揭示它,但通过现象却能发现它。美国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把一支玻璃试管插入水的容器内,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心态下的“气水”,发现了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体变成水后,澄清透明,无色;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把受试者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到一只大白鼠身上,几分种后大白鼠就死掉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了疾病的本源,免疫力的本源。

    免疫力可以通过身体锻炼等多种途径得以增强,但人心理的平静度是免疫力的本源。

    我们曾对大肠的病做过多次试验。如果想让大便趋于干燥,就加重一些仔细、节约、不花钱的心理,大便很快趋向于干燥,便次明显减少。这些心理持续的时间越长,大便干燥的时间越长,反之就会出现腹泻和便稀的症状。

    人们所存的信号越少,正气就越足,免疫力也就越强。

    从心理对人体的化学反应工具有重要作用的角度出发,我们对传染病学、细菌学、遗传学等学科有了相应的探讨和研究,限于篇幅的原因,不一一赘述。

  第四章 自然力与平衡论

    自然力平衡理论是心法理论的奠基石,是我们从根本上揭示疾病根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自然力

    当我们细心地观察这个世界时,就会发现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无时无刻地进行着各种复杂而又微妙的平衡。

    我们把制约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平衡规律的这种力称之为自然力。

    就人体而言,我们把制约人的心理、生理、病理之间变化平衡规律的这种力称之为自然力。那么我们怎样认识和理解自然力呢?

    自然力是无形的,但是我们却会时时刻刻地感觉到它的存在。

    透过现象我们来寻觅一下自然力的踪迹。

    如果把自然力有所指的话,自然力就是使地球围绕太阳转,月亮围绕地球转那个无形的力;就是使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的那个无形的力;就是缔造了自然规律的那个无形的力;就是使人类违背了那些自然规律必然受到制约和平衡的那个无形的力;就是使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有规律的那个无形的力;就是使人们的种种言行违反了这些客观规律,必然得到相应结果的那个无形的力……

    这种所谓的无形之力,正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之中。

那么自然力仅仅是对这些宏观现象有作用力吗?非也。

当我们逐渐地理解了自然力对宏观上物质世界具有巨大的作用力,自然力对微观上的精神、心理也同样具有巨大的作用力;当我们的思维观念、心理想法趋向于、合于这种力的时候,这种力的作用就不明显了。反之,这种力的反作用力就显现出来。当我们不平静的心理,不良的情绪出现时,这种力的反作用力就能体现出来,就能使身体出现异常、生病等。这些现象其实质是自然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微观上起着微妙作用的结果。

人们的害羞脸红;惊吓脸白;想吃酸东西流口水;心情悲伤时会流眼泪……这些生理现象的产生,是自然力作用的结果。

当我们的心理离开了自然,离开了平常,自然力就会对这些心理有规律地产生平衡作用力,就会有相对应的生理反应和病理反应。

人患病是自然力平衡的一种形式。

总而言之,自然力了了分明。它不仅对万事万物具有制约的作用力,同时对人的心理、生理和病理之间变化规律具有作用力。

人们若想理解自然力,第一要有整体观念,第二要辩证分析。任何一个单独的片断,执着于某一点,对理解自然力都是有碍的。无形之力控制着有形的事物。

如自然现象中的下雨。在下雨之前,有些患者,特别是患风湿症的病人,都会有感觉。这是一种无形的力先到,而后才开始下雨。有些动物也能够察觉到下雨之前的这种无形的雨。当雨下到一定程度时,有些患者的病感开始减轻,说明控制雨的这个力开始发生了变化……

这种“无形”制约着“有形”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人的心理、观点属无形,身体属有形,无形的心理、观点制约着有形的身体。人有了无形的观点以后,才出现了对待事物的各个角度。人的各种所想所作,都是在无形观点驱使下进行的。正如黄帝曰:“人身有形,不离阴阳。”

人类自古以来对这种无形的力,有着种种的深刻体验。

如我们常说的:天理、天道、天意、天公、天网恢恢、老天爷、顺天则昌,逆天则亡、自然、顺其自然。这些言简意深的哲理无不是对自然力巨大作用力的真实描述。

人类一方面对这种无形之力在有意无意之中体验到它的存在,认同这种无形之力的巨大作用力。另一方面又视而不见,因为自然力不是直观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