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心为什么反而害了他

 天高海阔 2009-05-04
爱心为什么反而害了他
 
    关心孩子的学业,其实你并不需要亲自教导,在家里,家长可以帮忙的就是督促孩子把作业做好。有些父母担忧的是,自己的孩子只爱游泳,什么都不会,或是除了美术,什么都没兴趣,遇到这种情形该怎么办呢?其实不用紧张,拳王阿里小时候,学习成绩从来没有m现过两位数,但是他却光靠打拳就成了世界最有名的拳王,
  如果孩子不爱读书,也没有其他的专长,这才是真正令人烦恼的事。此时,应该赶快培养他发展专长,要求他至少要把自己的作业做好,当他做到以后就给他一定的奖励,比如他喜欢吃的东西,或是零用钱,或同意他看一下电视,慢慢带领他养成好习惯,那么他在家主动写作业的欲望就会增加,这就是“增强原理”。
  
  从满足需要,培养主动积极态度
  
  当孩子还小,还没有建立行为标准的时候,都是以“习惯”为原则,什么叫做“习惯”呢?就是当他发觉,只要做出某些动作,就可以获得想要的东西,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这种行为的出现概率就会上升,时日一久,便内化成他的习惯,或是他与人互动的方式。
  曾有人对幼儿园小朋友做过一项实验,一组孩子同定每星期一发五十枚代币,每一枚代币可以到游戏间玩游戏一次;另一组则是将代币放在老师那里,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会获得代币;一个月以后对照,固定发代币的那一班,上课秩序很乱,而以奖赏方式发代币的这一班秩序好,老师走到哪,孩子的目光就跟到哪。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发代币给小孩,但用的方法不一样,效果就有很大的不同。
  做父母的大多数都会在心里想:“只要孩子能变好,我什么都愿意答应他。”那么第一件事,就请你先把他的零用钱扣下来,等到他有好的表现时才给他。你可以衡量自己一星期能提供多少零用钱,以此为基数,当孩子向你要求零用或买什么东西时,你先记起来,不要马上给,等到他表现好时才给他,让孩子用表现来获得零用钱,比较容易养成他主动积极的态度,这跟你固定时间给他零用钱,感受是不一样的。
  有一个阿婆很疼孙子,据说是因为以前对儿子管教太过严厉,打得很凶,结果孩子长大了很少回家,所以现在对唯一的孙子便十分溺爱,可是这个孙子从小就爱跟一帮不良少年鬼混,每天混到很晚才回家,只要他一回家,阿婆就说:“孙子呀!你怎么玩到这么晚,太晚回来阿婆会担心哪!下次早点回来吧!我现在去煮肉丝面给你吃!”没想到这样的慈爱,反而增强了孩子晚归的动机,因为孩子晚归回来有肉丝面可吃,无形中好像鼓励他继续在外游荡。所以说,父母对子女的管教态度不当,往往会使原来的爱心变“害”心。
  
  正向的鼓励,可以教出正向行为
  
  为人父母者,总是想知道怎样去改变孩子,让他多听父母师长的话7怎样才是所谓的“教导有方”?其实从孩子小的时候,看妈妈怎样哄小孩就已经开始了婴孩哭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肚子饿了、尿片湿了或是衣服太少,也有可能只是想要妈妈抱一抱有一个实验足,一组婴儿哭了,妈妈就去摸摸他,如果他的尿片没有湿,又是刚吃饱,就是要妈妈抱;因此就让他们哭到累,等到不哭的时候才抱起,第二组孩子一哭,妈妈马上抱起,结果,第一组比较不爱哭。
  还有一个实验是,一组孩子跌倒了,妈妈马上跑过去扶他、安慰他,这样的孩子肯定会比较爱哭;另一组则是孩子跌倒了,妈妈并没有跑过去,反而对孩子说:“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喔!”当孩子爬起来,向妈妈哭诉跌伤的地方疼痛时,妈妈却说:“好勇敢!勇敢的小孩不哭喔:”这组孩子跌倒了会自己爬起来,并目比较不爱哭。
  父母或师长在孩子坏的行为发生时,给他贴了“坏的标签”,会使他变成那个样子。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不好的表现会有立即的指责,这些指责性的言语,就像是贴上坏的标签,让孩子产生负面的自我认同,行为反而朝更不好的方向走。例如,孩子不喜欢整理房间、床铺,妈妈很生气地说:“你这里像猪窝,你是猪啊!”当有凌乱的事实时,妈妈又再贴上“猪”的标签,孩子很可能会自暴自弃。而好的标签,老师或父母则可多加使用。如果孩子数学考了100分,老师特意当着孩子的面,向家长夸他有数学天分,此时学生会把老师这句话内化到心中,认为自己是数学天才,这孩子可能因此对数学有更大的兴趣。
  由上可知,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表现,和父母的鼓励有很大关系,这种鼓励有时并非来自直接的奖赏,而足当他发现,自己做出哪些行为可以换得需求的满足时,这种行为的出现概率就会升高。所以,爱心并不是唯一爱孩子的方法,如果你不知道要在什么关键时刻去运用它时,太多的爱心反而会变成害心。
  
  适时的放手,让孩子接受挑战
  
  有些孩子上学时很容易忘记带东西,妈妈就得为他送书本或送雨伞,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样的妈妈很有爱心,但结果是在妈妈的支持下,这个孩子就算本来不懒散也都会变得很懒散了,因为妈妈总会代为处理忘记的东西。
  有个妈妈曾对我说:“以前一碰到这些状况,我总担心孩子下雨天不带伞,会不会淋到雨?没有带便当,中午会不会挨饿?”但她捺住性子,先观察一阵子,看孩子会怎么处理,没有带伞时,是请同学送他一程,还是自己淋一下雨?没有带便当,是跟别人先借点钱买午餐,第二天再还,还是自己走回家吃?后来发觉孩子回来好好的,也没淋到什么雨,让她在欣慰之余,难免有点怅然若失。我对这个妈妈说:“孩子总是要长大的,看到他的判断能力比你想象得强,你应该感到开心,而不是失落才对。”让孩子受些教训,以后出门或许就会认真想想自己的东西带齐全了没有,以养成谨慎的好习惯。
  换言之,现在把孩子教到不需要为他烦恼,那么你以后就不必再为了孩子劳心劳力了!毕竟,我们无法陪孩子一辈子,不要剥夺孩子练习解决问题的机会,当他的需求与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要了解怎么样和人周旋。如果你事事都帮他安排好,养成孩子的依赖习惯,这样孩子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会碰到相同的问题,永远学不会如何与人谈判、如何去制定一个游戏规则,来化解人我之间的利害冲突。
  只要不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事件,做父母的不妨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一下,看他们如何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即使受到了伤害,他们的复原力也是很强的。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在学校里被别人打得鼻青脸肿的,就激动地马上跑去学校找校长、老师出面解释,这样一来,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己解决事情的机会与能力。
  “孩子,我要你比我强”并不是一句广告词,而是真真实实存在于我们整个社会价值观中的话。今天的外在环境是充满竞争性的,一定要通过“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来实现,如果你的孩子在各方面都不出众,将来要怎样跟别人竞争呢?期许我们能教养出有能力“竞争”,但不是“斗争”的孩子,让社会不断地向前走,不断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