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顿第三定律

 采兰之 2009-05-04

牛顿第三定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分析

牛顿三大定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两个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但要全面认识物体间的运动规律,就需要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节分三个层次对牛顿第三定律进行研究:一是通过实际现象的分析,定性地讨论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性质是相同的,同时发生的;二是通过实验定量地得到反映相互作用的牛顿第三定律;三是说明该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二)、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辩别能力,对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如果简单重复,则学生对此不太关注、不感兴趣。因此,一开始就要以各种方式激发其注意力,设置“物理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维冲突”,设法采用各种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三定律”得来的不易,培养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3)体验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确切含义;

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二、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力是什么?下面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动作。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么请大家比赛拍巴掌,看谁拍得最响,然后请拍得最响的同学谈感受,两个巴掌都拍疼了,变红了,这说明什么?由此引入新课。

    (二) 新课教学:

通过分析拍巴掌后手会疼,而且两支手都变红了,说明两手间存在作用力,并且是相互的。

师:那么同学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预测学生可能的回答:

书放在桌子上,书对桌子有压力,桌子对书有支持力。

杯子落到地上,杯对地有作用力,地对杯子也有作用力。

人走路时,脚蹬地,地对脚也有作用力

……

从上面的现象我们知道,每种现象中存在的力都是相互的。那么,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那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特点呢?

演示实验1:把薄的轻木板放在并排的玻璃管上,然后把玩具小车上紧发条,并轻轻按在木板上,问:手一松,当手离开小车时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师生:车在向前运动的同时,木板向后运动,并且同时停止,经过认真分析后得出,车之所以向前运动是木板给它一个向前的力,同时车给木板一个向后的力,这两个力的性质一样,都是摩擦力。

演示实验2:用手让带有条形磁铁的小车靠近(同名磁极相对),放在光滑木板上,然后手一放,发生什么现象?如何解释?

师生共同分析: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是一对磁场力。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性质相同,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变化)那么这两个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三)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师:下面请一个同学(身高应矮一点)上来,与老师进行拔河比赛。

师生互动实验:老师和一个小个子同学各拉绳子一端,进行拔河比赛,结果发现老师胜了,学生输了。

师:对刚才的实验,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拉力大小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并请成绩好、中、差三位学生回答(十有八九学生说老师的拉力大)。

师:(大声说)同学们的回答是错误的,那么如何求证这两个力的大小呢?

师:启发学生研究的方法,(经过共同讨论后)方案如下:把两个弹簧秤勾在一起,模仿拔河比赛,其中一个弹簧秤相当于老师,另一个相当于学生,并分两种情况进行。

1.两弹簧秤勾在一起拉,处于静止不动时(模仿拔河比赛,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2.两弹簧秤勾在一起拉,并向一方运动(相当于比赛绳子被拉向一方时的状态);

学生分组实验:做5分钟时间,教师巡回指导,并要求学生对秤先校零,让学生自己得出在各种状况下,两拉力大小的关系。

演示实验3:老师亲自用大弹簧秤和小弹簧秤模仿拔河比赛,正确做好示范动作,并画图进行解释,注意两力的方向,得出自己的结论。

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公式:F=-F′

(继续对师生互动实验进行挖掘)问:既然两个力大小相等,那么拔河比赛时,为何还存在胜负之分?

师:经过启发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讲解,并和学生讨论如何做才能获胜。

问:还有的同学想,既然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加起来合力为零,则无论什么时候不存在胜负之分?

师:这实际上把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混淆了,它们是有区别的:前者两个力不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谈不上抵消,不能求合力。

下面通过例题进行研究:

例题:物体用线吊在天花板上,分析物体受几个力?并指出每一个力的反作用力、以及平衡力?要求学生上黑板做,画出示意图,然后订正错误,并分析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一对平衡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作用在不同的两个物体上

两力性质不一定相同

性质一定相同

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

两个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

能求合力,且为0

不能相互抵消,不能求合力

师:进一步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印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很像电视、电影上放的“难兄难弟”的关系:有福同当,有难同享,同生共死……

总结: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生产上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汽车向前运动、喷气式飞机的飞行无不与此规律有关,并就其中一个应用进行分析。

作业布置:(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