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均线理论----------网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 自己...

 广州之虎 2009-05-13

均线[全称移动平均线],它历来都是统计分析学中最基本、又最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在应用于股票技术分析的过程中,又衍生出了有关趋势、支撑与阻挡以及周期等诸多技术细节。我希望读者在阅读本文后面的章节之前,应先对那些常规的技术细节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因为在本文中,笔者无意于论述那些常规的技术细节和实用方法,而是就更深层的均线理论逐一展开讨论,通过从不同侧面的认识和数理论证,以达到拓宽均线理论的目的。如果您已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并有意做更深入的研究,或许本文能给你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并激发你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

 

一、 平均和有条件的精确预测

 

均线本身就是一个平均数分析指标,它能够反映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一个“平均”二字似乎把每个跳动的单一样本数据全都融合淡化于整段时间序列中,它们就好比激流下潜伏的礁石或是冲浪的滑板, 虽然它们被淡化了,可我们又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个时段,精确的定位出它们的存在位置。平均过去和精确未来显然是一对矛盾,这是过去的整体与未来的个体的矛盾,又是概率和精确的矛盾。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自本杰明·L·考顿在所著的《触发你交易的信号》一书中揭示了:利用两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的交叉点这个条件,可以提前一天计算出明天的价格这一秘密之后,使得有条件的精确预测(而不是概率判断)成为了一种事实!尽管他只是提前一了天,但却使均线理论向前跨越了十年!读者们一定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这个算法吧?下面将使用程序语言写出这个公式。

 

因为已知:两不同周期均线形成交叉点,那么,在该交叉点处,两不同周期的均值应相等,因此可以令(以5日均线和10均线为例子):

 

MA(Y,5)=MA(Y,10) 其中,Y——可以取C、H或L;由于

《均线理论》
均线[全称移动平均线],它历来都是统计分析学中最基本、又最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在应用于股票技术分析的过程中,又衍生出了有关趋势、支撑与阻挡以及周期等诸多技术细节。我希望读者在阅读本文后面的章节之前,应先对那些常规的技术细节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因为在本文中,笔者无意于论述那些常规的技术细节和实用方法,而是就更深层的均线理论逐一展开讨论,通过从不同侧面的认识和数理论证,以达到拓宽均线理论的目的。如果您已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并有意做更深入的研究,或许本文能给你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并激发你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
一、 平均和有条件的精确预测
均线本身就是一个平均数分析指标,它能够反映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一个“平均”二字似乎把每个跳动的单一样本数据全都融合淡化于整段时间序列中,它们就好比激流下潜伏的礁石或是冲浪的滑板, 虽然它们被淡化了,可我们又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个时段,精确的定位出它们的存在位置。平均过去和精确未来显然是一对矛盾,这是过去的整体与未来的个体的矛盾,又是概率和精确的矛盾。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自本杰明·L·考顿在所著的《触发你交易的信号》一书中揭示了:利用两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的交叉点这个条件,可以提前一天计算出明天的价格这一秘密之后,使得有条件的精确预测(而不是概率判断)成为了一种事实!尽管他只是提前一了天,但却使均线理论向前跨越了十年!读者们一定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这个算法吧?下面将使用程序语言写出这个公式。
因为已知:两不同周期均线形成交叉点,那么,在该交叉点处,两不同周期的均值应相等,因此可以令(以5日均线和10均线为例子):
MA(Y,5)=MA(Y,10) 其中,Y——可以取C、H或L;由于


Y0:9*REF(MA(Y,9),1)-2*4*REF(MA(Y,4),1);

 

 

 

通过实际观察可以看到,如果今天两均线形成交叉点,则曲线正好和我们要考察的价格(C,H或L)相交;如果明天将要形成交叉点,则直接选取今天的均值进行计算即可。下面再给出计算明天形成交叉点所对应的价格公式,它适应于两任意周期的均线,这里设为:MA(Y,N)和MA(Y,M)两均线,并令

 

M=K*N 其中,K——是时间周期的倍数;则有

 

 

 

Y0:((K*N-1)*MA(Y,K*N-1)-K*(N-1)*MA(Y,N-1))/(K-1);

 

二、 均线交叉的左侧定理

 

当具有倍周期关系的两条均线发生交叉时,存在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关系,即均线交叉的左侧定理。该定理可以准确定义两不同周期的均线交叉时,在从交叉点做水平线(也叫做等位线或等势线)左侧的某个周期位置,存在一条相对应的均线,这一结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下面给出相关的数学推导过程:

 

左侧定理-图例-1

 

该图中以MA(24)、MA(48)、MA(72)、MA(96)为例,对左侧定理进行实证说明。

均线在大多数情况下,的确包含了一种非常和谐的关系!市场会在某一阶段出现无序的状态,而这种无序又往往导致有序的开始,了解有序和无序的属性后,就可以使我们预见今后的波动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无序——有序——无序——有序——...也是循环的另一种解释!

 

请思考一下:均线交叉的次序和高低点的对应问题吧!

3*(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n-1) 

对我来讲,0、1、2、3、5都是非常重要的数字,但是,不管你选用何种数列,只要能始终围绕 m*(2^0 , 2^1 , 2^2 , 2^3 , ... ,2^n-1)这种关系去分析,都是一个正确的开始!因为,这里有指数定律和八卦的思想在里面!5(或者50)作为衍数,不仅有定心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看作一个支点~!

 

 

 

我所选用的数列在江恩的六角轮中,都有特殊的意义!你可以去验证。 

我希望朋友们都能用理、数、象三方面分析的习惯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仅仅的用文字去定性~!

feihu 写道:

 

y0=(n*(m-1)*ma(y,m-1)-m*(n-1)*ma(y,n-1))/(m-n)

 

这是两个取M N为周期的的均线的交点,有什么作用呢?

 

任何指标,任何事物,经过验证是符合科学的,就是有用的吗?

 

我看未必,如果搞研究应该是好事情,但是能否在市场中能够合理的

 

应用才是真的好事情呢.至于什么宝中之宝,都是没有用的,是相对的东西.

 

 

 

 

 

问我有什么用呢?怎么说呢,至少可以体现多周期叠加、共振与干涉的原理!这个原理很多人都在谈,究竟怎样的认识才算是相对正确的——关键在于我们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否经的起推敲!这本身就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只不过表现的形式改变了。

 

 

 

科学与哲学(指相对于现有的认识水平而言)究竟有什么区别,本人以为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去考虑,相反,更需要有机的联系起来去相互佐证!这样才不会留下后遗症。

 

 

 

自从我论证和推导完有关均线的主要数理结论后,就认为和市场最接近的东西,除了K线(绝对数据)就是均线(平均数据,也可转化为相对数据)了,尽管这也是属于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毕竟里面还有很多值得人们深思的东西急待挖掘!

 

 

 

我还希望朋友们在交流、讨论问题时,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能从理、数、象三方面进行严密的论证或者论述,这不仅能体现和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是对看贴人的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