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劳骑马看扬州”
顾农
唐朝时扬州的妙处,除了物产丰富、交通便捷、市面繁荣、商贾云集之外,草树芊绵,绿化搞得特别好也是重要的一条。到过扬州的诗人往往会在作品里提到这里极其繁茂的花草树木,著名的诗句指不胜屈,例如“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相看醉舞倡楼月,不觉隋家陵树秋”(陈羽《广陵秋夜对月即事》);“树晚叠秋风,江空翻宿浪”(权德舆《晚渡扬子,却寄江南亲友》);“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刘禹锡《杨柳枝》);“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姚合《扬州春词》);“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李商隐《隋宫》);“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扬州实在像梦境一样美好。唐朝的文人墨客,是非要到扬州一游不可的,否则他就显得很没有见识。 不过这些诗往往只就某一具体地点而言,说到隋堤柳的尤多;其实整个扬州都是绿色的,水边上的树当然更为茂盛。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中唐时代窦巩的一首《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 西南城上高高处,望月分明是玉钩。 朱槛入云看鸟灭,绿杨如荠绕江流。 定知有客嫌陈榻,从此无人上庾楼。 今日卷帘天气好,不劳骑马看扬州。 之所以“不劳骑马看”者,是因为诗人此时身在最高的玉钩楼上,天气又好,在这里俯瞰全城,大好景物尽收眼底,而景物中诗人最注意的乃是一片绿色,沿河两岸尤其绿得令人心醉。“绿杨如荠绕江流”,此句极妙;后来的“绿杨城郭是扬州”大约很受此句的启发,但那是平面的观察,而窦巩的诗句则是一幅鸟瞰图。 玉钩楼乃是元和中李夷简任淮南节度使时所建,在牙城之西南角,“朱槛入云”夸张了一点,但牙城本在蜀冈之上,冈上建城,城上起楼,所以这楼确实相当的高,足以俯瞰扬州全城,而绿杨也就显得“如荠”了。荠菜遍地皆生,“春在江头荠菜花”,“绿杨如荠”,当时扬州人均绿地一定少不了。“今日卷帘天气好,不劳骑马看扬州”,空气质量也绝对是最好的。 窦巩(771-830),字友封,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人,元和二年进士,当时著名诗人,时人评为“遇境必言诗,言之必破的”,所作与其诸兄之作合编为《窦氏连珠集》,窦巩本人的诗作今存约四十首。 今日的扬州,绿化也非常之好。空气质量比唐朝大约要差一点,而“绿杨如荠绕江流”的胜景,可以说今胜于昔。不必说航拍扬州,可以就拿这一美妙的诗句作为题词;就是我坐在来鹤桥边的家中,从窗户里看瘦西湖的流水在夹岸的杨柳之间缓缓向荷花池流去,也不禁心旷神怡。“倚南窗以寄傲”在这里最容易实行;北窗下高卧,做个把好梦,亦复甚佳。 文汇报2009年5月19日第十一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