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在图书馆读司马迁的《史记》感触颇多。尤其是独到列传中的伯夷、叔齐列传,太史公的一番评论,真是一语道破千年事!悉录如下: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也?积仁摰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称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矣!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趾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尊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耶非耶?” 纵观历史,联系现在,以史为鉴,便可知当前事之一二。有的人说,把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拉出来,哪个不是双手沾满了鲜血?虽然这句话十分偏激,属于愤青之言。但是现实的确是这样的:有些人利用邪恶的手段获得了安逸的生活,而有些善良的人,在一次次失败的教训下,转而为恶! 先秦诸子,或言人性本善,或言人性本恶。我以为人性中善恶皆有,只是看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了。从善而富、向善而名,则众人上善若水之归下;习恶得富,作恶得名,则百姓为恶若海浪飓风!人性中的恶是无法消除的,只能诉诸于社会的趋向!一个良好的社会就是抑制人性中的恶,彰显人性中的善。可是如果当这个社会打着善的大旗去做恶的事情成为一种风尚时,那是多么的可怕啊!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而全然不知,可悲! 现在的我们,很难有一个统一的价值取向,甚至连最基本的伦理也在深化“改革”中给革去了。于是乎这个社会连最简单的是非观都丧失了。于是,形成了诸多的畸形现象,甚是值得我们深思! 央视大楼被烧了,我们有多少人伤心?我看是高兴的多!为什么!? 大头娃娃、三鹿、躲猫猫。。。一再推诿掩藏!为什么?! 有人说,中国几千年的王朝文化不堪一提。我不想回到过去,但是我也不会歧视自己的祖先!试观长长地封建文化,悠悠两千余载,其根基是多么牢固,虽然王姓更迭,外教(佛教)入侵,但是中国的深层文化并未改变很多,这些都是值得那些希望国家长治久安、长远发展的人们深思的!可是现在,人民对政府所充满的是不信任,政府对人民所进行的是欺骗。。。这些真的让我们迷惑,我迷惑于它的畸形! 我并不是愤青、更不是吹号的号手,所以批判,只是希望自己的国家能更好地发展!我不相信如此的国家几句话就能给说垮了,言论再自由些是必要的。我们没有必要整天说着些奉承的话,没必要每天都做虚伪的我,这些都是希冀通过恶的手段发家致富,会把社会给扭曲,其后果是:受苦的不只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后人也会因此而受罪! 所以,现在所能做的只是重新构建适合当前、顾及未来的社会体系,我想没有必要所有都以西方为蓝本,因为这是中国!人性虽相通,但是习惯各异啊!所以西学只是借鉴而已,正如我古人的思想一样,择而取之。 最后,再谈天道。天道常有,在你我心中!只要守住自己心里最底层的道德观,一切尽归于自律!“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律”黑格尔如是说。苏格拉底有言“未经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在如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只有常“三省吾身”,以“不得害人,常怀善念”来做事,心底平静,未尝不是一种潇洒的求生之道!当我们垂垂老矣,及填沟壑时,不应因先前的对他人的恶而生生不如死的感觉就行了,因为我们的善远远大于恶,在善恶间的较量中,我们抑制了恶,彰显了善,达到了人生的最终境界!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世事浮沉我自漂,正道坎坷我自平!天道常有,在我心中,如此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