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文物古迹,古来共葺。 姚安素称“迤西文献名邦”,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众多,龙华寺、德丰寺、文昌宫、文峰塔等,还有待开发重葺的诸葛武候祠等一批蕴秀藏灵,各有殊致的文物古迹,真所谓山川古寺钟灵气,有山无寺不入神。 进入新世纪,有识之士,遵“文化荣县”之略,为传承优秀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重温历史,讲述轶事,倡导古迹重葺,将自然的、历史的、名人的、佛教的资源,打造成有人气,有活力的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的民俗民间走廊。为姚安成为南永经济带历史文化旅游核心区打基础,使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和佛教文化与现代人文旅游珠联壁合,使其转化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此举倡道德、稳安定,顺民心、合民意,利合谐、促民富。云华先生笔下的诸葛武候祠,诱启了人们的灵窍,鼓动了人们的情致,萌动心焉向往之想......把挚爱之情化作行为之志,希望各行各业的人们,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积极参与到重修诸葛武候祠的行列中,正是编写此册之初衷。《庄子·田子方》“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愿每一个有心于此情的读者宿愿得遂。 张绍文 二○○八年一月 诸葛武侯祠 饶云华 当地人叫诸葛寺,并作为地名标注在姚安县地图上来使用。其实应该叫诸葛武侯祠或武侯祠。 寺和祠是有区别的。寺或寺院或寺庙,一般指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祠或祠堂,一般指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庙宇或房屋。无疑,诸葛亮属于有“功德”之人,位居先贤系列。按封建礼仪,在祭祀先贤的建筑中,庙是最高规格,如孔庙(又称文庙),关帝庙(又称武庙);然后是祠,如屈原祠,武侯祠。此即“帝王先师享用庙,公侯先贤享用祠”的定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关羽作为忠义与气节的化身,被后人不断追封,直至“关圣大帝”,所以在祭祀中享有最高规格。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以擅长谋略著称。他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担任丞相。刘备死,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侯,继续辅佐后主。在中国,诸葛亮是一个广为人知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是智慧的化身。其雄才大略及丰功伟绩,有神乎其神的民间传说,有惊心动魄的文学渲染,有言之凿凿的史料记载。 诸葛亮与姚安发生联系,源于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的“诸葛南征”。据《民国姚安县志》记载,五月,诸葛亮亲率西路军从苴却(今永仁)渡过金沙江跟踪追击反叛的夷帅孟获。到姚安后,屯兵坝子东部的烟萝山麓与据守坝子中部龙岗卫的孟获寨遥向对峙,共同演绎了一出刀光剑影又不乏斗智斗勇的“一擒一纵”故事,成为“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故事的组成部分。 烟萝山南高北低逶迤连绵,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坝子东部,俯瞰着一马平川的大坝子。坝子里,纵贯南北的蜻蛉河涌动着生生不息的源流,滋养着肥沃的热土,滋养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米粮仓。因为如此,姚安自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开此先河者,庄蹻王滇派部将小卜西征战殁于姚算是一例,第二例就是诸葛亮了。 诸葛亮不愧是知天文懂地理的行家,一眼就看上了烟萝山麓紧邻坝子的黄连箐。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形似太极图案:鱼尾巴一样的山冈梁子从烟萝山麓缓缓地伸出,由北向南,绵延数里,成一道弧形紧紧地环绕着另一座山冈。山冈与山冈之间,是一条深箐,即今天的黄连箐。明朝举人杨一麒在《武侯祠义田记》中是这样描绘这一山形的:“诸葛山,峙郡之东,有峰,右旋北折而南,盖姚之胜境也。” 文章来自楚雄生活网 - ww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