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琐言“气沉丹田”

 瞻远 2009-05-29
“气沉丹田”源自道家养生术,是修炼“行气”、“导引”功夫的手段和方法,是指内功修炼过程,把匀、细、深长的自然呼吸逐渐过渡到关窍呼吸——胎息(神阙呼吸)、踵呼吸的那个关键的中间环节。

  在丰厚的太极拳文献中,“气沉丹田”首见王宗岳《太极拳论》“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句:孙禄堂《太极拳学》写作“气注于丹田”;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写作“气归丹田”。其它各派太极拳专著多从王宗岳之说。以笔者愚见:“气注于丹田”、“气归丹田”与沿袭了几千年的“气沉丹田”字异而质同。因此,可以说:自王宗岳《太极拳论》经由武禹襄兄弟发现并面世以来.“气沉丹田”就成了各派太极拳共同遵循的要旨,也是修炼太极拳心、气、形内外合一功夫的手段.更是道家养生术之机理融合于太极拳的印证。然而,祝大彤先生却在《太极内功解秘》(2005年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后文简称《祝文》)独树一帜地说:“太极拳一般不提气沉丹田”,“老拳师从来不说气沉丹田”(《祝文》105页)。对于祝先生的说法.我们不能认同,因为祝先生所说不符合二百多年来太极拳发展和传承之事实。为了澄清是否“太极拳一般不提气沉丹田”.“老拳师从来不说气沉丹田”这个问题.笔者以为应从二百多年来太极拳的先贤哲人老拳师留下的太极拳专著中寻求答案。

  无论太极拳是始于唐一许宣平或宋一张三峰,还是始于元末明初之张三丰或明末清初之陈王庭,现在流传的各派太极拳都经历了由“原生态”的以技击为主要目的到技击功能与养生功能并重的发展,以至成为今天健身、竞技、技击共融的格局,而王宗岳《太极拳论》始终指导着太极的拳法和拳理、这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气沉丹田”就必然一直伴随着太极拳的演变和发展.成为太极拳不可或缺的要素。正因为这个原因,“气沉丹田”就成为太极拳先辈著书立说之必谈,“气沉丹田”频现于各个时期的太极拳的专著之中。吴氏太极拳传人徐致一先生在《吴式太极拳》(1958年人民体育出版社)中明确指出:“太极拳是以练深呼吸(即术语所谓气沉丹田)为其主要运动之一”。

  从时近宜真、事近宜实的观点看.清末民初当属“原生态”的太极拳的一个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太极拳宗师们所撰写的拳经、拳论、歌诀、俚语都是他们历经技击实践的经验总结,并且成为太极拳文献宝库中的经典之作。那么,以技击为主的“原生态”太极拳讲不讲“气沉丹田”呢?只要认真地拜读先贤哲人的拳论、歌诀即可找到答案。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开篇就讲:“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是意在言外地讲“气沉丹田”。因为“行气”在道家养生术中是指用深长的腹式呼吸推动内气运行,这可以从出土文物《行气玉佩铭》“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和梁代名医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凡行气,以鼻吸之,以口吐之,微而行之.名日长息”得到证实。“长息”就是道家养生术的“调息”方法之一,即“气沉丹田”。“以气运身”是指太极拳要求在心意作用下,以动作为主,配合呼吸,达到“以形顺气”、“以气正形”的修炼目的。这种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即道家养生术之“导引”:而“导引”所注重的是集中精神和深悠的呼吸.有“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之目的、它的“调息”方法也是“气沉丹田”。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徐致~《太极拳浅谈》(1927年文华图书印刷公司)中得到佐证:“利用腹式呼吸方能尽其妙用,盖鼓荡丹田气,本为修养精神之妙诀,且与变换人体重心有密切关系……‘气宜鼓荡’……‘以气运身’句,皆指此而言”。在廉让堂本《太极拳谱·各势白话》(见顾留馨《太极拳研究》)有“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句。沈寿先生《太极拳论谭》(1997年人民体育出版社)把“气丹田”解释为:“气丹田指松肩.沉肘有利于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就是心意沉气。使气下达于小腹丹田部位,而不使其向上浮起”。通过沈寿先生的这段解释.也可以认定吴氏太极拳《八法秘诀》(见吴公藻《吴家太极拳》):“先实丹田气,次紧顶头悬”句之“先实丹田气”即指“气沉丹田”。所以,有理由把“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与“先实丹田气,次紧顶头悬”理解成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在太极拳运作中的具体应用。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技击为主的太极拳是讲求“气沉丹田”的。

  无论是出于追求太极拳的技击功能或养生功能,还是为了强身健体.参加太极拳修炼都必须恪守心静用意,养气运气,形正体松的修炼规矩。欲求“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功效,必以养气为先,即太极拳之“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原则。如何养气?郝少如《武式太极拳》(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说:“又须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即气沉丹田,涵养无伤之谓也。”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1931年光文印务馆)则说:“盖太极拳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入丹田,气为总机关,由此分运四肢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至。”陈微明《太极拳术》(1925年中华书局)进一步指出:“太极拳之要诀.则日:气沉丹田,又日:心静神敛。”仅以上先哲所言.即可证实:以养生为目的习练太极拳也是注重发挥“气沉丹田”的作用的。腰为太极拳之主宰。练太极拳必须追求腰部的松垂与舒展,这是修炼太极拳身法的要旨。腰部的松垂与舒展跟练气有密切的关系:“松腰可使腹式呼吸增其容量,即拳术家所谓气沉丹田。”(见徐致一《太极拳浅谈》)陈振明、马岳梁《吴鉴泉氏太极拳》(1935年康健书局)又说:“腰部舒展.不但气易下沉,运转轻灵敏捷,而且下部得力.不致有上重下轻的弊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得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这是身静的表现。”涵胸也是太极拳身法十要之一.人们往往只注重其外形表现,殊不知它的内涵是修炼行气与运气。陈振明、马岳梁《吴鉴泉氏太极拳》讲:“涵胸是胸部向内微凹,使横膈下降,以为气沉丹田的帮助。”也就是说.要想让“气遍周身不稍滞”。必须把握涵胸这一要诀,以助“气沉丹田”的功效。以上几位先贤哲人的论述,足以让我们领悟.肢体的松柔是“气沉丹田”的基础。换言之,要想形正气顺地修炼“气沉丹田”,就必须先修炼肢体的松柔;要想“气遍周身不稍滞”,非修炼“气沉丹田”不可及。

  修炼太极拳。无不以底桩沉稳,腰身活泼,上肢轻灵为要旨。这是老子“重为轻之根.静为躁君”思想在太极拳拳理的反映。静包含了心静和动中求静,太极拳拳理称其为“沉着”,即“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猛虎啸于后而不惊”、“静如山岳.动若江河”的功夫。徐致一先生认为:轻灵和沉着的实质也是为了提高“气沉丹田”的功夫。他在《吴式太极拳》(1958年人民体育出版社)中说:“须知太极拳的动作,并不只停留在轻灵二字上.必须进入沉着阶段.方能在不断运用中.提高气沉丹田的主要功夫。”吴氏太极拳传人刘晚苍、刘石樵《太极拳架与推手》(198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对太极拳界有极大的影响.书中专立标题对“气沉丹田”在太极拳修炼中的作用、功能和应注意事项,作了详尽的论述。他们说:“气沉丹田指腹部鼓荡。使上部的气劲下沉而集中于丹田.并用提肛圆裆使身体下部的气劲也集中于丹田,从而,身体上下俱轻灵,而重心部位独实重。意念完全集中于此……”。这就可以让后学明白:讲“气沉丹田”。只讲呼气时把气缓缓沉入丹田是不够的,还要强调:吸气时身体下部的气劲也要集中于丹田。或许,这就是陈鑫把“气沉丹田”写作“气归丹田”的原因所在。正是“气沉丹田”,呼气时上体气下行集中于丹田,吸气时下体气上行集中于丹田.才有了内气随丹田开合而有升有降,形成了腹部的鼓荡.即腹部的阴阳变化。祝先生曾从学于吴图南大师,但吴图南大师也是讲“气沉丹田”的,他在《太极拳》(1931年商务印书馆)一书中用“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中立不依.忽隐忽现.全体轻活泼,出于自然勿令丝毫迟滞耳。”概述了太极拳内外合一的规矩。

  太极拳文献与专著汗牛充栋.有关“气沉丹田”的论述频现其中。由于篇幅之限.我们只提及了几位先贤的专著,因祝先生是练吴氏拳的,所以也就尽量多用吴氏传人的专著来说明“气沉丹田”的重要性.但挂一漏万在所难免。然而.就以上先贤的论述就可以证明:“气沉丹田”是历代太极拳先贤哲人所善谈乐道的话题,因为它关平着太极拳的气以直养,气宜鼓荡;气不上浮,下守重心;胸腰折叠,周身轻灵:松肩沉肘,松腰涵胸。所以,《祝文》:“太极拳一般不提气沉丹田”,“老拳师从来不说气沉丹田”之说.无疑是对太极拳先贤哲人拳理的否定.也是缺乏理论依据的臆说。

  《祝文》否定“气沉丹田”的理由是:“久练气沉丹田,小腹似扣着一口锅,看着圆鼓鼓,摸着硬邦邦”。“气沉丹田有悖太极阴阳变化.影响小腹的松静灵活。”
 
  在太极拳内功修炼过程中.“气沉丹田”所导致的后果,真如《祝文》所说吗?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对“气沉丹田”作一点浅近的了解。

  前文已经讲到.“气沉丹田”是道家养生术修炼内功的手段。是用腹式逆呼吸的调息。在道家养生术,腹式逆呼吸有培补元气.为内气开源导流的功能。所谓“开源”是指通过腹式逆呼吸激发出丹田生气、运气的功能:所谓“导流”是指让丹田“有气则开.无气则合”地成为内气循经络运行的动力.修炼出大小周天的功夫。养生术的小周天是内气循人体任、督二脉周而复始地运行,大周天是内气循人体的十二正经周流不息地运行。大周天,既可以自手太阴肺经起,至足厥阴肝经止的单经运行:也可以沿足三阴、手三阳同时上升,沿足三阳、手三阴同时下降或按照足三阴——手三阴——手三
阳——足三阳顺序运行的三经同时导引。而腹式逆呼吸的结果,呈现于内的是丹田的有序开合和内气的运行.呈现于外的则是吸气时小腹微微内凹.呼气时小腹微微外凸.使小腹随呼吸有节奏地有松有紧。这样,经过“致虚极.守静笃”的修炼“气沉丹田”,能达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的目的。而小腹的有松有紧,丹田的“有气则开,无气则合”,以及内气的有升有降.就是腹部的阴阳变化。腹部有阴阳变化,就不可能把小腹练的圆鼓鼓,硬邦邦。况且,道家养生术并不以腹部圆鼓鼓,硬邦邦为能事,而是追求腹部的松净自然。

  虽然太极拳容纳了道家养生术的机理,把“行气”、“导引”、“气沉丹田”用以内功的修炼,也强调“气以直养而无害”和“养气者纯刚”.但太极拳毕竟不是纯粹的气功,它归属于武术内家拳的范畴.以“内以养生,外以御敌”的养以致用为修炼目的.所以太极拳并不追求大小周天的修炼.只注重:呼气时把内气下沉致腹部,吸气时内气敛入脊骨.贴脊而上;或吸气时内气由四梢(两足,两手)趋于丹田.呼气时内气由丹田布于四梢。前者相当于养生术之小周天,后者则相当于养生术之大周天。太极拳的这种修炼,既有“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养生修炼.也有“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起人.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的内外合一的内功修炼。合而言之,养以致用的内气修炼.就是对“气沉丹田”生气、运气的修炼。对太极拳“气沉丹田”的“沉”的理解应是多维的.即心意、呼吸、形体都与沉气紧密相关:心意是主导、呼吸是关键.形体是基础.哪个环节掌握不好,都会影响“气沉丹田”的功效。简要地讲:“气沉丹田”必须是在心静用意的前提下.让形体松柔.呼吸深长的使用腹式逆呼吸来修炼。它的修炼方式与道家养生术的要领一脉相承.因此,“气沉丹田”在太极拳修炼过程中所引发的也是丹田的开合.腹部有序的有松有紧变化.即腹部阴阳变化。腹部松净的阴阳变化,绝不会把小腹练得圆鼓鼓、硬邦邦:关于这个问题,只要认真拜读孙禄堂《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即可一目了然。但也不否认.确有经“气沉丹田”把小腹练得“圆鼓鼓”。“硬邦邦”的气功修炼者.然而那是硬气功所追求的功夫,与养生术和太极拳毫不相干.故万不可与太极拳所讲得“气沉丹田”相提并论。所以,祝先生说太极拳“久练气沉丹田.小腹似扣着一口锅。看着圆鼓鼓.摸着硬邦邦”.“有悖太极拳阴阳变化.影响小腹松静灵活”是站不住脚的.反倒说明祝先生对丹道功理“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缺乏全面的理解。

  综上所述,修炼太极拳“气沉丹田”是必须遵循的法则。正如祝先生所说.“气沉丹田不一定是上乘功法”,但它却是修炼上乘功法不可或缺的手段。若“气沉丹田”真的有悖太极拳拳理,还有可能历经数百年。一代一代留传至今.非要这一代人来改正吗?应当承认,太极拳先贤哲人对内功修炼和丹道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要比当代人深刻得多,这是他们所处的人文环境所决定的必然结果。因此,修炼太极拳还是遵循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指导,循规蹈矩地走好每一步。才是应有的正确态度,否则将陷入“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误区!写到此,用我们的授业恩师——“塞外一代武师”关崇绪(字德山.1886一1967)先生对我们的教诲结束全文:“练太极拳必须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做人、做学问必须实实在在,踏踏实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