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 上一个具有弃域风格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案的元青花双鱼偏瓶持壶! |
|
2006-12-9 18:56:53 | 作者:成云飞2 | 浏览(1434) 次 | 收藏 | 分享 | |
图1 图2 图3 图4
这是一个本人认为到代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扁瓶!我把图案寄到佳士德的总部。他们有兴趣派人来看!请大家评评看吧!
- 第1楼 来自藏友 古斋士 IP:61.171.237.* Time:2006-12-9 19:37:02 加红 屏蔽 删除
- 近来这类瓷很多见,还有好多扮成了海捞瓷,贝壳螺蛳样样齐全,很具诱惑力,请藏友们谨防!
- 第2楼 来自藏友 成云飞2 IP:125.164.183.* Time:2006-12-9 20:44:02 加红 屏蔽 删除
- 仿品很难仿出这样的胎骨和深沉的青花及浓淡自然的青翠的青花发色和自然的铁结晶斑,而这种铁结晶斑还应该要有晶体闪烁在铁结晶斑中!仿品的青花都较单薄而且飘在釉面上而不能与胎骨连成一体且无水墨画的感觉,而真品水墨画感非常强烈!!仿品的釉层较薄而且不蕴润,釉色不是偏白就是偏灰二无这样的鸭蛋青的白里透青的釉色!仿品的胎质比这个更为精细坚密而杂质较少!真品的胎土中含有少量的沙质和其它杂质而显得颗粒度更大更粗!仿品的胎面比较规整均匀而真品的胎面摸上去有凹凸不平感!仿品的釉面或是无光和亚光或是活光太盛而显得釉面不蕴润光泽不柔和无流动感!仿品的活石红或是刷上去的而显得漂浮而不自然。或再次低温烧窑,但虽然也给人以与胎结合之感,但火石红无金属感。仿品在釉面上没有岁月痕迹或岁月痕迹不自然深浅一致而真品的釉面划伤痕深浅不一,并有土沁,而这个土沁也尽不相同!这是我对仿品的几点观察所得,仅供参考!
- 第3楼 来自藏友 钱钱 IP:61.141.127.* Time:2006-12-9 20:46:13 加红 屏蔽 删除
- 第4楼 来自藏友 寒山剑士 IP:219.159.57.* Time:2006-12-9 20:53:06 加红 屏蔽 删除
- 器型硕大规整,非民窑可烧制;纹饰精美绝伦,非民间艺人可临摹;青花呈色,颇具“苏料”特征,非国产钴料可比;火石红呈色分布自然,非人为作伪之迹。初看,是大开门的官窑老货。但是从底足胎骨看,到不了元代,胎泥较致密,胎土淘练较细腻,胎色较偏白,缺乏元代景德镇“麻仓土”胎较疏松、有孔隙、色略偏青的特征。综合以上所述特征看,断代不敢与楼主苟同,此器应是明代永乐朝官窑烧制。至于品相偏新,更正明是宫里流传出来的官窑器!谁见过或听说过宫里流传出来的官窑器还有使用痕迹或出土特征?几百年前的老古人也知道宫里出来的东西件件是珍宝啊!岂能不代代珍藏啊!
- 第5楼 来自藏友 清海楼 IP:211.155.242.* Time:2006-12-9 20:54:59 加红 屏蔽 删除
- 青花发色比较陈凝、晕散等苏青的特点明显,值得研究的一件瓷器。
- 第6楼 来自藏友 爱国者 IP:60.191.242.* Time:2006-12-9 21:05:07 加红 屏蔽 删除
- 理论知识一大堆,这什么东东啊,还宫里出来的,宫里也出这么粗的瓷器吗?别的不说一看底就是仿的啊,可叹可悲啊!!
- 第7楼 来自藏友 凤都古痴 IP:60.1.182.* Time:2006-12-9 21:21:18 加红 屏蔽 删除
- 初看有一眼,细看一眼没,看底火石红是涂上去的,再说这要是官窑器的话,恐怕工匠早被杀光了。
- 第8楼 来自藏友 寒山剑士 IP:219.159.57.* Time:2006-12-9 22:20:38 加红 屏蔽 删除
- 我又重点仔细研究了底足火石红,认为中心凹进去的四方框内偏左那快“没有火石红”的地方,是早年人力有意清沙磕打掉的,看呈色约百年左右打掉的,并非刚出窑所为。君不见那片地方依然又生出一些淡淡的、不规则的火石红吗?永乐朝大部分器物底足沾沙,行内称“沙底”;瓷器清沙遗迹也能说明装烧工艺符合永乐时代特征,并非现代装烧工艺所为。仅供楼主和愿意相互交流学习的朋友参考。
- 第9楼 来自藏友 彩云之南 IP:60.161.21.* Time:2006-12-9 22:28:58 加红 屏蔽 删除
- 至少它是很有元风的东西,我欣赏,也支持楼主,眼拙,没看出什么地方不对来
- 第10楼 来自藏友 中笑 IP:58.47.47.* Time:2006-12-9 23:06:47 加红 屏蔽 删除
- 只能说是很有元的风格,而且书上所说的它都具备了,达到了无可置疑的地步.我看年代还是有待专家学者们去定.但我觉得今天这里的互相学习气氛非常的好.都是把自己观点的说出来相互讨论,学习.尤其是4楼的寒师就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 第11楼 来自藏友 金木堂 IP:122.48.108.* Time:2006-12-10 0:35:02 加红 屏蔽 删除
- 第12楼 来自藏友 成云飞2 IP:125.164.183.* Time:2006-12-10 0:44:11 加红 屏蔽 删除
- 回寒兄: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第一:永乐器像这种沙地的多会使用化妆土护胎!第二,永乐淘土比这还要精细少杂质,也不会有如此明显得大片的活石红,它的活石红比较淡,一般地说只会出现在态釉的结合处!永乐的汇法为先勾勒后上彩而不是一笔点画之技。第三,永乐造型比较清秀典雅,但缺发大气!四,永乐的修胎比较精细而不是大刀阔斧!五,永乐的底很少有补釉想象!六,永乐的胎壁比较平整而少凹凸不平现象!七。永乐施釉比较均匀而无漏釉现象。八。画面上的故事事元曲鬼谷子下山图案也是元代风格,所以。这应该断为元青花更合适!至于那些看新看仿的就随便吧!天要下雨我又奈何?
- 第13楼 来自藏友 成云飞2 IP:125.164.183.* Time:2006-12-10 1:23:56 加红 屏蔽 删除
- 回金木堂藏友:空白期时很多纹饰都是来自于元洪武和永乐!空白期也是使用一笔点画之技,但空百期时所留下的苏青已经很少很少了,使用时多与国产情混合而且国产青所占的比例更多,因此虽有苏青感觉但发色却不够浓郁青翠,青花也相对上漂而不够深沉,青花的层次感不强无水墨画的效果,只由元青花才得达到这种浓淡自然深浅不一的层次感!而且空白期时青花都有点偏灰偏黑,这是参国产料过多的原因!青花有层此感和水墨画的感觉当数元青和老康了!
- 第14楼 来自藏友 洛阳一君 IP:219.150.191.* Time:2006-12-10 8:32:35 加红 屏蔽 删除
- 这件青花扁壶我看了很长时间,同意云飞老师的断代。个人也看元青花。首先从器型上看是元代的特点,元与明的器型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其次从青花的呈色来看进口的苏麻青料没错,明早中期都有这是事实,但明与元的釉色是有区别的因此青花的呈色也不一样。其三,从胎质来看也符合元代的二元配方和胎质交疏的特点。从底的修足情况也符合元。但这些都是次要的最关键的还是器型和色料。元代没有专门设立官窑,如果是官家所用均由内务府监造,这件器物古朴大方但达不到官窑的精细程度。与明官还是有区别的,只能看元。啰嗦有点多了不好意思,照片上看也只能是这样。不妥之处望指正。
- 第15楼 来自藏友 cbay IP:60.183.143.* Time:2006-12-10 9:55:06 加红 屏蔽 删除
- 呵呵,笑话了,这东西的同胞兄弟上个星期我在地摊上看到过.
- 第16楼 来自藏友 成云飞2 IP:125.164.165.* Time:2006-12-10 15:03:56 加红 屏蔽 删除
- 回楼上:是一模一样的吗?如果地摊上有东西与馆藏品也有点像的话你见到馆藏品就说是仿品吗?以你的这种心智去搞收藏只是在浪费时间!
- 第17楼 来自藏友 成云飞2 IP:125.164.165.* Time:2006-12-10 15:15:37 加红 屏蔽 删除
- 第18楼 来自藏友 成云飞2 IP:125.164.185.* Time:2006-12-10 15:23:01 加红 屏蔽 删除
- 地摊应该去看,看了还要买回看上去仿得部错的藏品,然后仔细观察,关察后打破它再从台骨上去分析它与真品对照它。你试过了没有?地摊可以去,也可以买,但不能天天去,假的东西看多了脑部细胞和眼球细胞被感染会影响准确的判断力的!
- 第19楼 来自藏友 成云飞2 IP:125.164.185.* Time:2006-12-10 15:27:40 加红 屏蔽 删除
- 还有别小看地摊主人的真假判断能力!也别想在他们身上能捡到什麽好东西,他们精得很!比你还精!我的东西来龙去脉我自己心里明白!地摊卖回来得大多砸了做标本!
- 第20楼 来自藏友 寒山剑士 IP:60.31.94.* Time:2006-12-10 16:01:53 加红 屏蔽 删除
- 看到以上各位老师的发言,结合图片显示的诸项特征,我还想谈点个人意见,与愿意切磋共同提高的朋友交流鉴赏心得。
1、补充鄙人在第4楼的发言 :“宫里流传出来的东西”一词,是中华民族传统观念的广义词,泛指对明请两代国内皇宫流传出来的传世品而言(非指出土物);而针对这件器物,确切些说应当使用“皇室流传出来的东西”之狭义词。因为,这件器物的整体特征具有显著的东南亚异域民族艺术风格,应是当年的外销瓷。 2、云飞和一君二位老师以上“看元”的补充意见似乎能说服我,正在考虑研究之中。如果我错了,诚悦修正自己的观点。 3、至于“地摊货”的论点,那是根本无法成立的!因为毫无论据!也不符合常理!云飞君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众所周知,地摊货的仿品、赝品,连像样点的古玩店都进不去......这件藏品如果要说是仿品,也应该看到它的制作难度之大(业内有“一方顶十圆”之说,况且此器形体硕大,非一般常见方瓶可比,其制作难度更大),应当客观的将他列入高仿范畴,其价值不会低于数万!故,地摊主是绝对不可能花数万元吃进这类货的,任何一个地摊主是承担不起这么大压仓风险的。
- 第21楼 来自藏友 成云飞2 IP:125.164.185.* Time:2006-12-10 17:43:39 加红 屏蔽 删除
- 寒兄分析的非常透彻!这件藏品的来源我心里清楚得很,可以这样说我的每一件藏品都不是来自地摊货而且我也很少去地摊!大陆的地摊在我这次回国时去过了不少的地摊,都是藏友们领我去看的!我发现那些地摊主并不笨!一个开门的明代小玩意儿开价6000元而且还讲得头头是道。我和他聊了大半天,发现他的水平比一般的所谓高手高出很多!他告诉了我许多造假的手段还给我实物讲解,只因为我告诉他我是华侨想学点辨别真假的本事并给他一瓶刀无痕的外伤用药!刚好那时他手被割伤了一大道血口,我给他止血药并送给他!他说他有好东西,但不会放在地摊上,一怕公安局,二来他有固定的古董商客人,好东西就直接给了那些古董商人去了,地摊上的都不是好东西,除非是一二个刚出山的只排一点点东西的那些老妇人反而有一些东西是老的!
- 第22楼 来自藏友 戈戈 IP:61.153.231.* Time:2006-12-11 13:24:58 加红 屏蔽 删除
- 第23楼 来自藏友 康雍乾 IP:172.164.97.* Time:2006-12-11 18:15:31 加红 屏蔽 删除
呵呀真有意思 什么都有! 中部图案不错 有鬼谷性 周围帖上部件 风格不配 画匠瓷匠不符 新仿元也!
爱国爱文爱古 好心好意 全体智慧别忘 防人骗智。
讲错请谅解。
- 第24楼 来自藏友 康雍乾 IP:172.164.97.* Time:2006-12-11 18:26:19 加红 屏蔽 删除
- 第25楼 来自藏友 成云飞2 IP:125.164.178.* Time:2006-12-11 19:24:05 加红 屏蔽 删除
- 第26楼 来自藏友 藏厚 IP:121.35.68.* Time:2006-12-12 10:26:01 加红 屏蔽 删除
- 我也看元代的东西,我想问成兄:此壶上手是否感觉手感很重,比明清同类型的壶要重上三份之一?
- 第27楼 来自藏友 一代瓷人 IP:60.161.21.* Time:2006-12-13 0:15:55 加红 屏蔽 删除
- 少有的器形.漂亮.怎么看都看不出有新仿的可能..不知道是个人收藏品..还是馆藏品.
- 第28楼 来自藏友 成云飞2 IP:125.164.188.* Time:2006-12-13 11:51:47 加红 屏蔽 删除
- 第29楼 来自藏友 藏厚 IP:121.35.68.* Time:2006-12-13 12:28:18 加红 屏蔽 删除
- 那就对了,因元代的胎土中含铁量较重,所以烧出来的瓷器的重量明显比其他朝代的瓷器的重量要重.
- 第30楼 来自藏友 兰亭轩 IP:222.248.75.* Time:2006-12-22 8:01:10 加红 屏蔽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