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普通UT老员工对公司的反思

 恰恰恰2009 2009-06-23
一个普通老员工对公司的反思

这几天为着layoff想了不少,也算是一个普通老员工对公司的反思吧。

UT文化在我看来,前几年就是一个地方一种文化,深圳有深圳的文化,杭州有杭州的文化,北京有北京的文化,从做事、说话甚至装修上就能看出来,那时候,经常因为文化的缘故和北京、杭州的同事争执,有的说制定政策就要大家遵守,不用太在意用户的想法,有的则认为必须考虑用户的实际,应当先得到用户的认可。不过后来就逐渐趋同了,因为管理权全部划到杭州了,深圳的中层manager很多都学会用杭州的方式说话了。

UT的自由是一种文化,也是曾经让我十分陶醉的文化。不知道在杭州是怎么样,但是在深圳早期,这种自由是和自我加压联系在一起的。晚上、周末加班完全是普遍的自觉行为,也没有人提过加班费。如果有人需要帮助,一定能在公司得到帮助,没有人谈什么责任归谁。当时的自由,如果说有什么缺点,就是缺乏必要的流程去做适当的约束,因为企业文化可以是自由的,但研发过程应当是严谨的,这一点十分可惜,当时的老板完全没有意识到,唉。

后来公司规模急剧扩大,一下子招了很多人进来,很多人在我看来都不太合格,但老板说了,先招到人干活再说,要求可以低一些。站在他们的立场,可以理解,市场压力巨大。但后遗症就是,UT初期的文化被迅速稀释了,而且UT的文化本身缺乏侵略性(华为的文化就很有侵略性),无法迅速同化新人,反而被新人淡化了,加上招了很多海归进来,引入了完全不同的文化(从吃饭的档次就能看出来),UT文化中的“自由”就逐步发生了蜕变。

UT的几个大老板曾经像神一样被我们口口相传,我们过分相信他们的决策能力和战略眼光。早期有朋友说UT是一个暴发户,机会好而已,被我严厉的训斥了一顿,机会大家都有,为什么就UT抓住了。不过现在看来,他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公司当年靠V5、PDH起家,靠小灵通发达,看起来“创造了数个中国的第一”,但为什么大部分产品后来都没有了?产品没有利润而放弃,对于公司来说没有问题,赚钱嘛,但对于用户而言,就是没有信用、靠不住。深圳电信的一个工程师就对我们公司很失望,卖给他们的传输设备没几年,我们公司就把传输产品全部phase out了。我们后来虽然靠在小灵通的垄断性上再次获得电信很多单子,但运营商对我们心里面是不是还在犯嘀咕?我们对运营商说了几年我们公司要做3G,做小灵通和3G的融合,现在突然说准备放弃3G,那家电信运营商以后还敢相信我们,即使我们的IP TV、GEPON技术先进价钱便宜,别人也不敢给我们太多单子。如果说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产品,那么当初为什么我们制定这些产品战略?小灵通最火爆的时候,老板们未雨绸缪,决定上3G,决心和勇气可嘉,但在我看来,没有充分认识我们的优势与缺陷,或者说,没有针对我们的缺陷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第一”,那WCDMA呢?可能只有一个全IP架构可以炫耀一下,可惜由于对形式的错判,改成R99架构,现在又跟着潮流改回R4架构,优势已经丧失殆尽了。在上3G的初期,老板不看好TD-SCDMA,现在看起来TDS领域竞争对手最弱、政府支持力度最大,Ying对政府的研究实在不行啊。TDD也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技术,竞争对手几乎没有,但不知道为什么之前突然放弃,现在却又要拣起来。真的是搞不懂老板的想法。开始的时候信心爆棚,一定要进入竞争最激烈的WCDMA领域,和一流的厂家决战,现在又完全没有了信心,想全部放弃。不知道如果IP TV短期内赚不到钱,公司老板是不是也要把IP TV也layoff了,到时候公司就只有靠卖手机支撑billion级的收入了。

有一个笑话,某足球俱乐部教练看到球队踢得很差,就教训他们:“你们一个人踢得很差,我就把那个人炒了,现在你们全都踢得很差,我该怎么办?”队员齐声回答:“换教练!”

不说了,休息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