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技术总复
![]()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自测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电子扫描——采用磁偏转的方式,控制显像管中电子束的扫描。
2、亮度——人眼对光明亮程度的感觉,度量单位为cd/m2。
3、对比度——客观景物的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比。
4、分解力——电视系统传送图像细节的能力。
5、全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和复合消隐信号。属于视频范围,频带宽为6MHz。
6、消隐——在行、场扫描逆程期间,依靠辅助信号脉冲(称消隐信号)使荧屏不显示图像。
7、同步——把收到的像素按发送端的规律组合成原图像,称收、发两端同步。同步实质就是保证收发两端电子束扫描步调完全一致。
8、残留边带——图像信号经过调幅,在载频两边出现两个对称的边带,这两个边带的结构相同,都是传送同一信息。因此在发射时设法抑制其中一个边带,只发送另一个边带。由于采用滤波器彻底滤掉一个边带、完好保留另一边带是不可能的,为了保留一个完整边带,只好将另一边带滤去大部分,残留一小部分。称残留边带。
9、超外差——是利用本机振荡电路产生一个比接收频道的高频载频高出固定频率(比如38MHz)的振荡信号,通过混频器后得到差频38MHz。这种方法叫超外差。
10、孔阑效应——电子束在完成水平扫描时,由于电子束截面不可能太小,因此当电子束中心处于黑条和白条中间时,随着电子束向右移动覆盖黑条和白条的面积变化,将使产生电压信号存在一个灰色过渡期。这种现象称为孔阑效应。
11、调频——因需要传送的伴音信号去调制载波的频率,使载波频率随着伴音信号的瞬时值而变化。
12、调幅——高频载波的振幅随着所要传送的信号的瞬时值而变化。
13、载频——用于传送低频(声音或图像)信息的高频正弦波。
14、谱色——每一种单色光呈现的色调。
15、非谱色——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色光聚合产生复合光,复合光呈现的混合色。
16、色调——彩色的种类,它取决于彩色的主色波长。
17、灰度——从黑色到白色之间的过渡色。
18、色饱和度——彩色的纯度,即掺入白光的程度,或指颜色的深浅程度。
19、彩色三要素——亮度、色调和色饱和度称为彩色三要素,由这三个参量可以确切地表示任何一种彩色光。
20、三基色——色调相互独立的三种彩色光,自然界中各种颜色几乎都可以由三种基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反之任何一种彩色都可以被分解成三种基色。
21、显像三基色——涂在荧屏上、重现客观景物的色彩的红绿蓝三种荧光粉。
22、相加混色——是彩色光的混合,三种基色光按不同比例相加而获得不同色彩称为相加混色。
23、空间混色效应——人眼对彩色细节分辨力很低,使人在一定距离上分辨不出两个不同颜色、靠得很近的独立光源,而感觉到是一个混合色光源。
24、兼容——黑白电视机和彩色电视机都可以收视对方电视台播放的节目而显示正常的黑白图像。
25、编码——从红、绿、蓝三种基色信号减去亮度信号Y,变为三种色差信号(R—Y、B—Y、G—Y),称编码。
26、亮度恒定原理——被摄景物的亮度和色差信号失真与否无关,称亮度恒定原理。
27、大面积着色原孔——由于人眼分辨彩色细节能力很差,所以接收机所恢复彩色图像,只包含三基色信号中较低的频率成份,即表示大面积的色调,而图像的细节(三基色高频成份)则由亮度信号替代。
28、频谱间置——为了兼容,需保持彩色图像信号频带为6MHz不变。由于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频谱集中在行频各次谐波附近,是一簇簇的离散谱,而且谐波次数越高、幅频衰减越大、每簇占的宽度越宽,空隙就越大,因此采用将色度信号的频谱间置在亮度信号的频谱之间,使它们的频谱相互错开。
29、PAL制——是电视广播的一种兼容制,为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
30、逐行倒相——PAL 制是将色度信号中一个分量、即第FV分量逐行倒相。它可以使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色调失真得到补偿。
31、正交调幅——两个色差信号对同一频率的副载波调制,为避免两个信号相混,将载波变为两个频率相同而相位相差90°的信号,即一个色差信号调制cos(ωSCt)、另一个调制sin(ωSCt),故称为正交调制。
32、平衡调幅——因载波不含信息,但占有大部分能量,易对亮度信号产生干扰,为提高发送设备的效率,所采用的抑制载波的调幅方式。
33、彩色同步——由于色差信号对彩色副载波采用正交平衡调幅方式,即发送时抑制了彩色副载波;在接收端进行同步解调时,必须恢复彩色副载波,并与发送端口基准副载波的频率和相位保持一致,才能保证屏幕上的彩色稳定,即所谓彩色同步。
34、彩色钟——不同色调的矢量处在平面不同位置上,可以用不同方位表示不同色调,称该色度信号矢量图为彩色钟。
35、白电平——电视信号中的最高电平,表示白色,相对电平为10%(或20%)。
36、黑电平——电视信号中最暗的电平,表示黑色,相对电平为75%(或76%)。
37、色度通道——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取出色度信号(包括色同步信号),然后经过放大处理和解码,还原三基色信号的电路。
38、亮度通道——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取出亮度信号,然后经过放大处理后,(与色差信号一起)送往解码矩阵电路,还原三基色信号的电路。
39、枕形失真——在大屏幕电视中,显像管荧光屏曲率所引起的非线性失真,使荧光屏光栅呈枕形,这种失真需加专门校正电路。
40、统调——要求不论收看哪一频道,输入选频回路、高放双调谐回路对应的谐振频率均应相同,称为统调。
41、跟踪——要求在全频段内,本机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应处处与输入选频回路、高放双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相差38MHz的固定中频。称为跟踪。
42、天线匹配器——加在天线和高频调谐器之间,其作用是将300Ω对称输入转换为75Ω不对称输出。
43、变容二极管——PN结电容Cj随外加反向偏压变化范围比较大的PN结晶体二极管,在调谐电路中常用作调谐电容。
44、变容二极管压控特性——当改变反向偏压-3V—-30V时,电容量内18pF变到3pF的变化曲线。
45、正向AGC——利用增加VAGC来减少增益的方式叫正向AGC。
46、反向AGC——利用减少VAGC来减少增益的方式叫反向AGC。
47、公共通道——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共同流经的通道部分,包括高频调谐器、中频放大、视频检波、预视放等组成。
48、视频检波——从中频放大器所输出的图像中频调幅波中取出视频调制信号,即视频全电视信号,称视频检波。
49、声表面波滤波器——是集中选择性滤波器,利用声表面波可在物质表面附近集中住形变能量、并利用压电材料可以完成能量转换的特点,制成的弹性声表面波器件。
50、AGC延迟控制——其一是必须大于灵敏度值后AGC才起控;其二首先起控中放,只有当中放AGC控制深度达40dB以后,高放才起控。
51、会聚——三条电子束在任何偏转位置都能通过荫罩板上同一孔槽,打在荧光屏同一像素的各自荧光粉点上,称会聚。
52、磁增强器——设置在显像管内电子枪的顶端,其作用是使偏转线圈的漏磁向中束电子束集中,因而使中间电子束偏转被加强。
53、白平衡——彩色机在显示黑白图像时,要求在任何灰度下三基色荧光粉所合成的光都只呈现黑白图像而不应出现其它色彩。
54、色纯度——荧光屏所显示图像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要求三基色电子束穿过荫罩板孔槽后,必须准确地打在各自的荧光粉点上。
55、静会聚——三条电子束无扫描时在屏幕中央部位会聚为一点。
二、填空
1、黑白 色彩 2、暗平衡 亮平衡 3、截止点 调制特性
4、截止 高压泄放 5、比较放大 脉冲调整6、脉宽 频率
7、他激 自激 8、负反馈 9、栅—阴 10、分解
11、复合 12、40 13、像素 14、越低 越高
15、负极性 正极性 16、水平 垂直 17、水平 水平
18、垂直 垂直 19、15625 20、25 21、50
22、闪烁效应 23、抖动感 24、625 25、312.5
26、正程 逆程 27、亮度 对比度 灰度 28、对比度
29、最大亮度 最小亮度 30、行数 31、575 50
32、分解力 清晰度 33、显示行数 34、15 20
35、垂直 像素 36、行数 图像 扫描线 37、水平 像素
38、6 39、17% 12% 40、相关 单极 41、75% 20%或10%
42、行数 场频 43、行消隐 场消隐
44、行同步 场同步 开槽 均衡 45、像素 像素
46、行 场 位置 47、相位 48、行正程 行正程
49、4.7 50、160 51、2.35 52、12 53、1612
54、调幅 调频 55、振幅 频率 56、频率 幅度
57、fP+6 fP-6 58、去加重 高 低 59、6.5 8
60、38 31.5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四、选择填空
1、(2) 2、(1) 3、(4) 4、(3) 5、(2)
6、(2) 7、(1) 8、(1) 9、(1) 10、(3)
11、(1) 12、(1) 13、(1) 14、(1)
15、(4) 16、(4) 17、(3) 18、(4)
19、(1) 20、(1) 21、(4) 22、(1)
23、(1) 24、(1) 25、(1) 26、(1)
27、(2) 28、(2) 29、(1) 30、(4)
31、(3) 32、(1) 33、(3) 34、(4)
35、(1) 36、(1) 37、(1) 38、(1)
39、(1) 40、(1) 41、(4) 42、(1)
43、(1) 44、(1) 45、(1) 46、(1)
47、(2) 48、(1) 49、(1) 50、(1)
51、(4) 52、(1) 53、(2) 54、(1)
55、(1) 56、(4) 57、(1) 58、(1)
59、(1) 60、(1)
五、问答题
1、根据人眼彩色视觉特性,重现客观景物的色彩,并不需要恢复原景物反射光的各种光谱成份,只要求使人获得与原景物色彩相同的主观彩色感觉。人们在实践中发现,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几乎都可以由三种基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反之任意一种彩色都可以被分解为三基色。三基色的大小决定彩色光的亮度,混合后彩色光的亮度等于各基色亮度之和。三基色的比例决定了色调,当三基色混合比例相同时,则色调相同。
2、压缩了图像信号调幅波频带,滤波性能比单边带易于实现,可以采用简单的峰值包络检波器实现解调。
3、图像信号经过调制后,在载频两边出现了两个对称的边带(上下两个边带),该两个边带频谱结构相同,都代表同一信息,所以取其一即可完成传送信息的任务;因图像信号最高频率为6MHz,因而调幅后的频带宽为12MHz,很不经济,在允许的波段内使频道数减少一半;信号频带过宽,将对信道系统的某些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理想情况下应实现单边带传输,但不可能有这样一个理想的滤波器完全保留一个边带,而滤掉另一个边带。所以采用残留边带传输。
4、超外差式与直接放大检波式的重要区别是利用本机振荡器产生一个比图像载频高38MHz的振荡信号,与接收的全射频电视信号进行混频外差后得到中频载频电视信号。不论接收哪个频道的全射频电视信号,混频后都变成38MHz同一中频。由于这一中频载频比各频道的射频信号频率低,因此容易得到较高的高倍增益。并且可以设法使中放的频率特性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和适合于残留边带的特点。超外差效果较好、调谐简便,灵敏度、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都较理想。
5、栅——阴极之间电压ugk与阴极电流ik的关系曲线称调制特性,表征栅——阴电压对阴极电流的控制能力。调制曲线的斜率(
6、显像管由电子枪、荧光屏和玻璃外壳三部分组成。
7、有三个作用:(1)可以挡住内部杂散光,从而提高图像对比度。(2)有利于提高屏幕的最高亮度。(3)可以保护荧光屏不出现离子斑。
8、内外石墨层有三个作用:(1)内壁石墨导电层与高压阳极相连,形成一个等电位空间,以保证电子束高速运动。(2)外石墨导电层接地以防止管外电场的干扰;内石墨导电层可以吸收荧光屏在高速电子轰击之下产生的二次电子及管内杂散反射光,以提高图像对比度。(3)内外石墨导电层间形成500—1000P的电容,可用于高压阳极的滤波电容。
9、为了克服再现图像的闪烁效应,需把扫描的帧频提高到50Hz,但这样一来图像信号的最高频率将由5.5MHz提高到11MHz,这是不允许的,因为这样每频道占用频带过宽,并且电视系统设备也难以做到这样宽的通频带,所以普遍采用隔行扫描来克服闪烁效应,而保持信号频带宽度为5.5MHz不变。
10、我们希望所选定的显像三基色在色度图上构成的三角形面积尽可能大些,以使它们混合成的色彩更丰富。由于红、绿、蓝谱色位于谱色曲线三个顶端,故选用红、绿、蓝三种色调的荧光粉最好。同时要求荧光粉发光效率尽可能高,使色彩明亮鲜艳。
11、亮度方程为Y=0.3Re+0.59Ge+0.11Be。上方程为NTSC制亮度方程。PAL制的亮度方程与NTSC制有一些误差,但仍可用上式表示。
采用不同的基色荧光粉和不同的白光源将有不同的亮度方程。
12、兼容条件,首先彩色信号必须由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亮度信号表示像素的亮度变化,使黑白机产生黑白图像;色度信号表示像素的色度变化,能在彩色机中呈现彩色图像。其次彩色机与黑白机相同的图像载频、相同的伴音载频、相同的频带宽度、相同的频道划分、相同的扫描制式等。
13、三基色信号以不同的比例代数相加便可以合成亮度信号,它代表景物的亮度信息即:
EY=0.30ER+0.59EG+0.11EB
该式表明不论明亮程度如何,对于黑白图像,三基色信号值相等且与亮度信号相同。如果三基色分量不相等,三基色信号的比例反映色调,它们按上式规定的比例相加,和值代表此时彩色景物相应点呈现的亮度。
14、优点有三点:(1)兼容效果好,色差信号的失真不会影响亮度。(2)能够实现亮度恒定原理,即被摄景物的亮度与色差信号失真与否无关,只与亮度信号本身大小有关。(3)有利于高频混合。即大面积着色原理。
15、我们选用亮度信号Y和两个色差信号(R—Y)、(B—Y)作为彩色电视信号,如果不加以限制和处理,则彩色电视信号占有总频带过宽,并且技术上无法实践,及无法与黑白机兼容,所以必须压缩彩色电视信号的频带宽度。
由于彩色电视的清晰度是由亮度信号的带宽来保证,而彩色并不表示图像细节,故不必传送色度信号的高频分量,可将色度信号带宽压缩为1.3MHz。
16、色差信号的频带虽经压缩,但仍与频带为6MHz的亮度信号重迭,这样不仅互相干扰,而且接收端也无法将它们区分开。
由于亮度信号的频谱集中在行频及其各次谐波附近,且是一簇簇的离散谱,相邻两簇之间有很大空隙。信号中的谐波频率越高,能量衰减越大,相邻两簇的间隙也越大,所以可以在亮度信号的频谱空隙穿插色度信号的频谱,以使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在同一频带宽度内(0—6MHz)其能量相互错开。
实现频谱间置方法:选择适当调制载频,将色差信号进行一次调制,我国彩色电视所选择的副载波频率为fSC=4.43MHz,使已调色差信号的频谱与亮度信号频谱交错。合理的使用了6MHz的频带。
17、SECAM制为顺序传送彩色与存贮制;NTSC制为正交平衡调幅制;PAL制为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
18、为实现兼容,彩色信号中应当含有仅代表亮度信息的亮度信号,供黑白电视机直接收看彩色电视信号、显示正常黑白节目;然后再选两个基色信号。但因亮度信号Y已经代表了被传送彩色光的全部亮度,而所选的两基色信号本身也包含亮度,在传送过程中易干扰亮度Y信号,所以通常不选基色信号本身作色度信号,而是从各基色信号中减去亮度信号(称编码),编码后的信号称为色差信号,用色差信号代表色度信息。传送Y及R—Y、B—Y两色差信号具有兼容效果好、具有亮度恒定特性并且有利于高频混合等优点。
19、不同色调的矢量处在平面不同位置上,用不同的相位表示不同色调;色度信号的幅度表示色饱和度,虽各彩色色度信号的长度不相同,但都是100%饱和度,只有两个互补彩色矢量长度是相同的。
20、参见教材图2—8。
21、采用频谱间置原理,用两个色差信号对副载波调制后间置在亮度信号高频端,为了将两个色差信号的频谱相互错开,就两个色差信号:(R—Y)、(B—Y)分别调制在频率相同、相位相差90°(正交)的两个副载波上,然后再两个色差加在一起。称为正交调制。
22、两种制式都采用正交平衡调幅制;PAL制为了克服NTSC制对相位失真敏感的缺点,采用了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
23、将色度信号中的一个分量,即红色度分量逐行倒相。 例如当扫描第n行时FV=VcosωSCt,即相当于V矢量的相位是90°;当扫描第n+1行时,FV =Vcos(ωSCt+180°),相当矢量V倒相变为270°;第n+2行,V矢量的相位又回到90°……。而蓝色度矢量U的相位则不改变。用PAL开关,输出±1信号反映逐行倒相的。
用逐行倒相可以补偿彩色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相位失真所引起的彩色失真。
24、由于彩色全电视信号是由色度信号与黑白全电视信号相加而成,叠加后的结果使得色度信号的动态范围超过了黑白电平的范围。当色度信号超过白电平时,将使发射机中的调制器产生过调失真;当色度信号高于同步电平时色度信号将会被切割出来,破坏接收机的同步。
因此就要对色度信号的幅度进行压缩,规定色度叠加在亮度电平的最高值应比同步电平低5.5%,而色度信号的最低电平应高零1.5%以上。即把色度信号压缩到白黑电平范围的±33%。
压缩后两个色差信号为:
25、PALD解码器也称延时线型PAL解码器。它把彩色全电视信号还原成三基色信号。
①首先用频率分离方法取出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并取出Y信号;②用延时解调器再分离色度信号中的FU和±FV两个分量;③用同步解调器解调出R—Y、B—Y两色差信号;④用解码矩阵还原三个基色信号R、G、B。
26、副载波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使亮度信号Y与色度信号F的频谱相互错开,使已调色度信号频谱插在两相邻行亮度频谱的中间,并以最大间距拉开,使色度信号对亮度信号干扰最小。在PALD制中为避免很强的副载波干扰,使Y、U、V三个信号的频谱相互错开,副载频采用1/4行频间置。使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错开
fSC=4.43361875MHz≈4.43MHz
(此题也可只答前一句话)
27、①灯丝极用于加热。
②阴极涂有发射电子材料,为阴极被加热后,阴极向外发射电子。
③控制栅极:改变它对阴极负电位大小,可直接控制电子束电流的强弱,从而控制荧屏光点的明暗。
④加速极给飞向荧屏的电子流加速。
⑤高压阳极(由A2、A4组成)与聚焦极形成电子选镜,使电子束在轰击荧屏之前聚焦,另一方面与显像管内侧石墨导电层形成均匀的等电位空间,保证电子束直接飞向荧光屏,不产生杂乱的偏离和散焦。
⑥聚焦极与高压阳极一起,可使阴极发射电子流聚焦,在荧屏上聚焦成一点(像素) 。
28、电视系统传送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为电视系统的分解力。垂直分解力指沿着图像垂直方向上能分辨像素的数目,水平分解力是沿图像的水平方向上系统能分辨的像素数目。
垂直分解力受每帧屏幕显示行数的限制,理想情况下垂直分解力等于显示行数,同时也取决于图像的状况,以及图像与扫描线的相对位置。
水平分解力取决于电子束横截面大小,也就是与电子束直径相对于图像细节宽度的大小有关。
29、①将基色信号编码成色差信号传输,防止含有亮度的基色信号传输过程中失真,对亮度产生干扰。
②压缩色度信号频带宽度为1.3MHz,以利于与亮度信号间置。
③采用频谱间置方法,将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频谱错开,以确保彩色电视信号频带宽度与黑白电视信号相同。
④压缩色度信号幅度,使色度信号与亮度信号迭加后色度信号动态范围不超过白、黑电平范围,防止色度干扰亮度正常接收。
⑤精确选择副载波频带,既保证色度信号间置在亮度信号(Y)高频端的空隙处,也使二个色度信号(U、V)在相位上相错开,(Y与UV信号错开
30、①由于视觉分辨力有一定极限,所以一幅图像大约有40万个像素就可以有令人满意的清晰程度。
②可以采用顺序传送每个像素方法来传送一幅图像,由于人眼视觉情况,只要传送足够快,在主观感觉上觉得所有像素同时发光。
③由于视觉情况,每秒钟只要传送25帧图像,即可使人感觉重现活动图像是连接的(没抖动感),为了克服闪烁效应,可以采用隔行扫描。
④由于人眼对背景亮度有很强适应性,没必要(也不可能)重现景物的实际亮度,只要求保证对比度与客观景物相等。
⑤由于人眼清楚度张角为水平20°,垂直15°,所以确定电视屏幕宽高比为4∶3。
31、①彩色全电视信号的各种信号都有独立性,可采用不同方法将它们一一分离。
②是视频单极性信号,既有直流成份又有交流成份。
③是帧间、行间有较大相关性的、同步与消隐信号具有周期性。
④是具有与黑白信号相兼容性的电视信号。
32、作用有二个:①作为接收机恢复彩色副载波的相位基准;②给电视机提供一个识别信号,用它来保证收、发两端的逐行倒相开关(PAL开关)同步。
矢量图:参见教材图3—7(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