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鲆鲽鱼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

 多宝鱼之家 2009-06-24

 

    1、药物安全使用知识
    合理的药物使用包括如何使用,使用效果如何,而哪些药物是违禁药物,其危害如何等。提倡使用中草药和免疫增强剂,加强微生态制剂的推广使用。
    2、加强营养平衡及合理喂养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的健康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喂养方法。
    3、创造优良环境条件保持环境稳定
    在日常管理中还应保持环境稳定,减少应激刺激反应,保持环境清洁,增加溶氧,提倡循环水及纯氧养鱼技术。通过创造优良环境条件提高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取得良性循环的结果。
    1、场址选择:养殖场应选择远离污染源,通讯、交通方便,电力充足,有淡水水源的地方。
    2、水质条件: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水产养殖用水标准的要求。
    3、养成设施:包括养成池、饲料加工室、分析化验室和充气、控温、控光、进排水及水处理设施等。养殖池形为圆形、抹角方形、椭圆形等,面积一般在40平方米~80平方米,池深0.6米~1米,进排水设计合理。
    4、养成条件:光照强度500 lx~2000 lx,光线应均匀、柔和。水温12℃~22℃,pH 7.6~8.6,盐度15~32,溶解氧大于5 毫克/升。
    5 、鱼种放养: 苗种来源于国家(省)级原良种场或者具有省厅颁发的苗种生产许可证的正规厂家,为经人工培育的全长≥8 厘米的健康苗种。苗种入池水温和运输水温,温差应在2℃以内,盐度差应在5以内。放养密度要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调节。大菱鲆放养密度见下表。
 
平均全长(厘米)
平均体重(克)
放养密度(尾/平方米)
5
3
200~300
10
10
100~150
20
85
50~60
25
140
40~50
30
320
20~25
 
    6、水质管理:养成水深一般控制在60厘米~80厘米,日流水量为养成水体的5倍~10倍,并根据养成密度及供水情况等进行调整。养成水体应清洁无污染,及时清除池中污物。
    7、饵料及投喂:主要使用软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由粉状配合饲料与饲料鱼混合制成。配合饵料的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饵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具体的投饵量根据鱼摄食情况来确定,不宜有残饵。体重200克以内,每天投喂3次~4次;体重200克~300克,每天投喂2次~3次;体重300克~400克,每天投喂2次。在水温低于12℃或高于22℃及鱼摄食不良时,应适当减少投饵次数及投喂量。
    8、病害防治和药物使用
    (1)观察检测:肉眼定时观察各期鱼的摄食、游动和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病鱼及死鱼,对病鱼、死鱼进行解剖分析、显微镜观察,分析原因。对病鱼、死鱼做深埋处理。
    (2)防治原则:坚持以预防为主,采取控光、调温、水质处理、增加流水量等综合措施。
    (3)药物使用:药物使用应符合NY 5071的要求。提倡使用微生态制剂、免疫增强剂、中草药制剂、无公害渔药等防病。不得使用违禁药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