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士银行业深藏不露

 胡琳柟 2009-06-30
瑞士银行业深藏不露
长期以来一直秉承和平的传统,不过,在瑞士的私人银行家看来,瑞士正处于一场经济战争中。来自美国和德国等其他国家的压力早已迫使瑞士对本国银行业保密法规进行改革,而且给瑞士主要银行瑞士银行(USB)造成了重创。瑞银上周承认,投资者在第二季度继续撤资。

Reuters
不过,尽管存在种种担忧,瑞士私人银行业的实际状况比看上去要好得多。实际上,尽管金融危机爆发以及对于银行业保密制度瑞士国内存在争议,但过去两年来瑞士私人银行业总体上仍在不断吸收新的资金。虽然最近两个季度瑞银可能遭遇了规模达834亿瑞士法郎的撤资,但多数瑞士私人银行仍在报告有资金流入,即便所管理资产规模随着市场滑坡而下降。例如,Bank Sarasin在2008年的净资金流入量增长17%,至145亿瑞士法郎。这说明从瑞银撤出的部分资金被转移到瑞士其他银行。

而资金源源流入瑞士并非无缘无故。首先,对于瑞士银行业来说,瑞士的避税天堂功能并不像某些时候那么重要。虽然流入瑞士的新资金大多来自中东、俄罗斯和亚洲等一些个人税率极低的地区,但客户们看重的是瑞士的安全性、政局稳定及货币稳定的特性。近年来,包括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Julius Baer、Sarasin和EFG Group在内的诸多瑞士银行都对新兴市场业务投入了巨资。

与此同时,原先存放于瑞士各家银行中的资金或许并未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被迅速撤出。在意大利于2002年和2003年分别实施税收赦免之后,约40%的资金被合法化,但仍存放在瑞士银行帐户中。而且部分汇回意大利国内的资金被转移至这些瑞士银行在意大利本地的帐户中。

其次,瑞士银行业保密制度所面临的风险或许不像人们担心的那么严重。瑞士已同意签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金融信息披露规则,承诺将主动向其他政府提供可能涉及非法逃税的客户信息。不过,新规定明确排除了“审前调查”,而且不具追溯力。另外,鉴于其他避税天堂都签署了这一规则,瑞士将不会处于劣势。

这对于瑞士银行业来说是个好消息,而且对于瑞士银行业来说,其仍享有其他任何行业所无法比拟的长期发展动力。据美林(Merrill Lynch)和Cap Gemini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度过两年的黯淡岁月后,到2013年,全球最富裕人群将迎来曙光,他们的财富可能将由目前的33万亿美元增至49万亿美元,其中亚洲富豪的财富增长最快。然而,从各方面来看,Julius Baer、Sarasin、EFG和Vontobel等瑞士银行的当前股价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这似乎是个投资良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