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建立自己的思考力体系

 月亮天使 2009-07-05
如何建立自己的思考力体系

 

 

(一):什么是思考力体系?
答:通常有这样一种人,对别人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所写的文章常常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它的不足,但是具体怎么不足应该怎么改进却说不清楚,即使能说出一些道理,一旦自己来做却反而不如别人做得好,这就是俗话所说的“眼高手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眼高手低”现象呢?从心理学和文化诊断学的角度来讲,“眼高手低”现象说明了一个人思考力水平、执行力水平与他的某些悟性能力和潜意识极不相称,或者是他的思考力体系缺乏完整性和完善性。 “眼高”说明一个人具备了某些零散的能力,正因为这些零散的能力高出了一般,所以能出现“眼高”现象;“手低”说明由于这种零散的能力没有形成系统性,缺乏完整性和一致性,因而制约了能力的整体发挥,出现了 “手低”现象。如果一个人没有形成自己完善的思考力体系,那么他的能力不能从整体上发挥出来,就会出现“眼高”和“手低”之间的矛盾。
其实,很多人在某些场合或某些时候都会有一些思想火花的碰发,为什么有些人的思想火花能形成燎原之势,创造出辉煌的事业和不朽的作品,有些人的思想火花只是星星点点昙花一现呢?这与一个人所形成的思考力体系的完善性和完整性程度有关。文化诊断学研究发现,人的很多不可名状的感觉和悟性往往来自潜意识,人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来自意识,在相同的文明程度和种族背景下,每个人的潜意识与意识相加之和,基本上是相等的,这就是文化诊断学的个体无差异学说。既然个体无差异,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很聪明睿智,很有创造力,有些人却很愚笨呢?这取决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对比关系。那些有智慧和创造能力的人由于形成了比较完整和完善的思考力体系,因此必定表现为思维敏捷、眼光深远,具有很高的思考力水平;缺乏智慧和创造力的人由于没有形成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善性,因此表现出目光短浅、思维迟钝,思想偏执。聪明睿智的人,他的意识部分得到了有效的开发;愚笨偏执的人,他的意识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但是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某些愚笨的人他的一些非理性感觉能力甚至比聪明人还强,因此,聪明与愚笨的差别仅仅在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意识领域不同思考力体系之间的差别,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世界的差异。个体无差异学说证明人与人之间在智慧上只有质的差别,没有量的差别,而质的差别在于结构的不同组合,量的无差别说明人的精神世界同样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人的意识领域中的思考力体系,其完整和完善程度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着一个人的聪明和愚蠢程度,思考力体系基本上由思维深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思维速度四个部分组成。思路决定出路,从而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一个人事业成就以及事业的方向,可以从一个人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善性程度中反映出来。通过学习和训练,一个人的思维深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思维速度是可以得到改进的,其思考力的结构关系也是可以改善的。因此,通过学习和训练,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事业方向和事业成就。
(二):什么是思维软件?当今社会,全球化竞争对一个人的思维软件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答:人的思维可以拿工作中的电脑来类比——由硬件和软件构成。所谓思维硬件,它由大脑和脑神经等生理组织构成,或者严格意义上说,它是在身体、生理、心理的统一性基础上产生的机体。思维软件则是由信息及其知识体系构成的,或者严格意义上讲,它是客观世界通过信息的方式反映到主观世界的思维形式。关于思维硬件的结构及其规律性,这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文化诊断学研究的是思维软件,即信息的反映方式及其规律性认知,其中包括思维的真实性程度、完整性程度、完善性程度等等。
人类从发生、发展到今天,在思维特征上表现为从非理性到理性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准确程度、真实程度、完整程度、完善程度也处在逐渐的提高过程中,因此,文化的这种发展过程也可以看做是思维软件不断升级和优化的过程。根据人类思考力发展水平处于不同历史时代的状况,依次出现了原始思维、神话思维、宗教思维、科学思维等具有代表各个不同时代文化特征的思维方式:原始思维发生于人类的蒙昧时代,其思维具有混沌性、感应性、直接性、整体性、非理性特征;神话思维比原始思维具有更多的理性特征,并且具有一定的推理性,不过它是以万物有灵的观念作为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宗教思维比神话思维不但具有更多的理性特征,而且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性,具有价值思维的某些萌芽,封建社会是宗教思维发展的鼎盛时期。宗教思维主要是通过信仰作为推理和认知的基础,因此宗教总是和迷信分不开的,由此导致了人类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科学思维的产生。科学思维以概念、判断、逻辑推理为主要特征,强调以事实为根据,以实证为准绳,推崇纯客观和纯理性,体现了对原始思维、神话思维、宗教思维的对立与否定。这是一种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与否定,由于科学思维还没有在“正、反、合”的意义上达到对人类文化的一种整体性包融,不能对非理性认知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即使在科技十分鼎盛的今天,它依然不能得到许多宗教观念心悦诚服的认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科学思维发展了它最辉煌的时候,预示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全球化时代的诞生——这就是价值思维的产生。
当然,这种关于思维软件的粗略划分没有绝对的准确性,因为即使在科学思维非常发达的今天,还有不少人在顽固的用神话思维和宗教思维努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以这样的思维软件分析事物解释人生。这充分说明,一个人思维软件的形成不但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的程度有关,也与他们各自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因此,思维软件是文化的个别性、时代性、民族性的统一。其中,思维软件的个别性是由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的,思维软件的时代性是由社会的整个文化背景决定的,思维软件的民族性则是由文化传统决定的。谈到这种思维的民族性我曾经举例说过,中国文化能够站在天人合一、宇宙人生的至高境界上看问题,所以中国文化很有思维高度;西方文化其思维方式是将分子分解成原子,将原子分解成基本粒子,主要遵循将整体分解成部分的思考方法,这样的思维方法很有思维深度。从文化诊断学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具有思想高度而思维深度不足,所以中国文化能造就很多风流洒脱的智者。西方文化有思维深度而思想高度不足,所以,西方文化能造就很多埋头苦干的科学家。这是文化的民族性差异表现在个人思考力体系上的差异。现在是一个全球化时代,因此不能只在中西文化的差别上争吵不休,而应该超越二者,将思维深度、思想高度、思维广度、思维速度统一起来,建立完善的思考力体系,形成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创造力特征,并运用智慧曲线来评测和改善人类思维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诊断学不断要诊断这些思维软件和知识体系,也要以此为基本前提,构建全球化时代的思维软件和知识体系。
那么,在全球化竞争时代,这样的思维软件到底应该具有怎样的特殊性呢?全球化时代实质上是全球性竞争的时代,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性竞争,必须使思维具有相当的深度,才能在理性的基础上认识到事物的必然性,体现出思维对科学时代的包容性和超越性,并引领科学时代的发展。因此,全球化竞争时代要求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思维深度。那么怎样拓展人们的思维深度,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呢,关于这一点,《文化诊断学纲要》在第一章第一节的时空扫描技术中做了详细说明。
必须使思维具有相当的高度,那么在全球化竞争时代思想才能超越民族主义的狭隘,对于各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持有包容和欣赏的态度,否则就会因为缺乏理解力使自己陷入思想观念的种种矛盾和文化冲突之中。一个没有思想高度的人不但不能很好的理解别人,也不能被别人很好的欣赏和理解,从而就会与时代的步伐越来越远,走向思想封闭的死胡同。因此,全球化竞争时代要求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具有思想高度。关于这一点,《文化诊断学纲要》在价值思维方法论中提出了如何提升一个人思想高度的具体方法。
必须使思维具有广度,因为全球化是一个网络时代,只有具有了相应的思维广度,才能与网络时代合拍,从而在知识的海洋中游刃有余。因此,全球化竞争时代要求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思维广度。关于这一点,《文化诊断学纲要》中的制衡理论将有利于帮助人们延伸思维广度。
必须使思维具有相当的速度。全球性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速度,因此全球化竞争时代要求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思维速度。关于这一点,文化诊断学的十字口诀将有利于促使一个人增加思维速度。
拓展思维深度、提升思想高度、延伸思维广度、增加思维速度是构建全球化竞争时代思维软件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善性。一旦这种思考力体系得以形成,人们不但可以将各种信息加以有机整合,那些混乱零散的信息和思想将变得更有条理、思路更加清晰快捷,那种昙花一现的思想火花就可以形成整体性和一致性的力量,并导致精神力量向执行力和创造力的转化。
(三):建立思考力体系的意义何在?
答:建立思考力体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思考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并促进思维方式不断完善
中国有句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原因就在于书生们不能将“知识量”转化为思考力,进而不能将思考力转化为理解力并产生文化包容性。由于缺乏理解力和文化包容性,所以大多数的书生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总喜欢相互争吵,谈高论低,甚至产生“文人相轻”的现象。一个人缺乏思考力就不能产生理解力,从而也就不能形成执行力,所以出现书生们的夸夸其谈现象。事实上,凡是文人相轻和夸夸其谈的书生,从思考力体系上看,要么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思维深度,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就急于发表议论表明主张;要么是他们缺乏必要的思想高度而不能包容别人,从而脱离了现实条件,不能形成科学思维向价值思维和应变思维的提升;要么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思维广度,产生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偏执。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他们的思考力体系缺乏完整性和完善性造成的。缺乏(或者严重缺乏)思考力体系的人,考虑问题比较片面,一旦形成自己的看法就比较固执,容易“钻牛角尖”,有的甚至会出现严重的情绪化倾向和攻击性语言,常常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矛盾冲突。过分偏执一端的人通常习惯于用一种挑衅的方式和激烈的言辞讨论问题,但当他的观点不被别人接受时,就会形成一种潜意识压抑,从而使一般意义上的观点和观念问题转化为心理问题,诱发心理亚健康现象。
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反映,思维一旦形成了思考力体系,就能够使人们多角度、多层次的看问题,并且根据不同的条件和具体的环境灵活处理问题。思考决定行为,一个人一旦形成了思考力体系,就能够使人的主体性与客观对象及其所在的宏观环境保持一致,在人际关系上也能出现文化包容心理,从而有利于培育出一个人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全面性、完整性、协调性、统一性是建立体系的一般性要求,一个人的思考力体系一旦形成,那么他的思维也会体现出一定的全面性、完整性、协调性、统一性特征。
思维的完整性制约着思维的完善性,有了完整性的指导,那么在具体的实践和认知过程中,人们就能够使自己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也日臻完善。
(2)拓展思维深度、延伸思维广度、提升思想高度、增加思维速度
思维深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思维速度是思考力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且,只有在这些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的时候,思考力体系才能够形成。思考力一旦形成系统和体系,那么,由于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制约关系,使得各部分之间必定要协调统一,在这种协调统一关系的横向要求和作用下,就会促使一个人的思维深度得以拓展、思维广度得以延伸、思想高度得以提升、思维速度得以增加。同时,思考力一旦形成系统和体系,那么就会出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在整体性的纵向作用和要求之下,也会促使一个人拓展思维深度、延伸思维广度、提升思想高度、增加思维速度的效应和作用。
(3)一定程度上能产生“生而知之”的学习效果
思考力体系实质上就是一套思维软件,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善性程度决定了这套思维软件的性能和优良程度。其实,人们通过感官得来的印象(知识表象)离开了思维软件的处理是毫无意义的。文化诊断学研究表明,人可以通过学习和对经验的抽象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软件”,并在长期的思考和实践过程中使思考力体系不断完善,但是,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容易走弯路。思考力体系的形成可以采用直接的方式,即借助指导老师的帮助迅速形成并得以完善,人们一旦形成和完善了自己的思考力体系,很多知识即使不通过学习也可以知道。
当人们理解了思维的本质,洞悉了真理的结构,就会发现所有的知识体系都遵循着相通的模式——存在根模式。一旦建立了存在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机制,人们就会理解:抓住了存在的知识本质,就没有必要耗费过多的时间探索于浩瀚的知识海洋,去学习那些重复和重组着的知识表象。人们只要对自己做一个思考力分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建立自己的思考力体系,就可以抓住知识的本质。这时,人的意识之中就具有了某种先验性的知识模型。孔子在谈到知识来源的时候曾经提到过:(1)生而知之;(2)学而知之;(3)难而知之。孔子“生而知之”的这个说法在当时虽然没有提出科学的依据,但文化诊断学现在已经证明,“生而知之”就是因为完善了思考力体系的结果。
(4)促使思考力向执行力转化
一个人思考力体系的完整程度和完善程度,决定着一个人的思考力水平。思考力归根结蒂是一种精神力量,但是这种精神力量能够指导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从而使一个人的行为也产生与这种精神力量相统一的效应,这就是执行力。思考力体系的建立可以提高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的思考力水平,从而使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具有精神上的竞争优势,这种精神上的竞争优势与具体的条件相结合就会向物质优势转变。关于如何将个人思考力转化为团队思考力,进而如何将思考力转化为执行力,《文化诊断学纲要》中有比较系统的论述和操作程序。
(5)促使心理素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随之改变
思考力体系是思维软件的内容,它属于文化诊断学研究的范畴;人的性格和意志属于思维硬件,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但是思维软件与思维硬件之间并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事实证明,思考力的完善和完整程度对一个人的性格影响非常大,例如:在态度方面,思考力体系缺乏完整性和完善性的人一般比较狭隘偏执,常常强调自己忽视他人,表现为自私自利;思考力体系比较完整和完善的人,为人则比较中庸,性格谦虚谨慎。在意志力方面,思考力体系缺乏完整性和完善性的人一般比较容易冲动,常常凭借兴趣做事,热情来的很快,消失得也快,没有周密长远的计划;思考力体系比较完整和完善的人目标比较明确,有周密长远的计划,遇事镇定,有耐心和恒心,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随便改变目标。在情绪方面,思考力体系缺乏完整性和完善性的人情绪波动比较大,时而自卑时而自大,常常情绪激动,言辞刻薄;思考力体系完整和完善的人情绪比较稳定,自信乐观,心态祥和。
完整的思考力体系和完善的思维方式能够使一个人变得心智聪颖,产生良好的心态,这种良好的心态必定会体现到人际关系和生活态度上。心态好了,生活质量就提高了,心态糟糕,生活质量也会变得很糟糕。因此,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思考力体系,形成一种充满智慧的生活态度,是改善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四):如何建立自己的思考力体系?
答:要建立自己的思考力体系,必须经过两个基本过程:发现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1)发现问题
思维属于主观世界,人的所有认识能力、分析能力都是主观世界的产物,任何信息,包括别人提供的良好建议,也必然要通过自己的主观世界加以处理,甚至扭曲和变形。因此,一个人要发现别人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很容易,但是要发现自己的思想存在哪些问题却很难。分析别人容易,分析自己很难,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旁观者清”的道理。现实中常常可以看到那么多刚愎自用的人,就是因为把思维完全局限于自己的“自我”主观世界,用 “自我”否定“他我”,思维永远局限在一种狭隘的自我模式中。所以,一个人要建立自己的思考力体系,首先就要去发现自己思维存在哪些不足,然后才可能有针对性的加以学习和训练。
由于“当局者迷”的原因,自己对自己做思考力分析和诊断往往是扭曲变形的,甚至把自己引向夜郎自大。因此,如果要提升自己的思考力水平,文化诊断学建议采用“自我分析”和“他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所谓 “自我分析”就是自己对自己进行反思;所谓 “他我分析”就是了解“自我”在他人主观世界中的形象和地位,并通过他人对我的分析和评价与 “自我”进行比较分析。为此,文化诊断学设计有三个诊断模型进行 “他我”意义上的思考力分析,这些诊断模型分初、中、高三个版本。初级版本是针对文化思考力的诊断,中级版本是针对文化执行力的诊断,高级版本是针对文化融合力的诊断。一般来说人们只要回答我们提出的一些普通问题,我们就能够对他日常的思考力状况作出诊断,帮助他反思和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水平。比如,《三个普通问题,考问您的思考力》就能够对一个人日常的思考力状况和思维方式作出分析。当然,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分析,必须要在更详细更系统的要求上,并且要通过3—5次不同层次和角度的分析,才能作出文化诊断学意义上的思考力分析和测评。
(2)解决问题
建立思考力体系的基本前提在于发现问题,一旦发现了自己思维上存在问题,那么就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问题了。建立思考力体系的关键在于能力,通过能力训练,使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逐渐向思维方式的完善性转变。关于如何训练自己的思考力,《文化诊断学纲要》设计了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应用技巧,学友们通过一年左右的业余时间基本上就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力训练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