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 中日陆海决战 第一节 平壤之战
五 坚守普通江 平壤西战场的战斗开始的时间较晚。担负平壤西线进攻任务的是日本第五师团主力,有五千四百余人。因在黄州十二浦渡江而耽误了时间,故比预定时间迟三、四小时才到达指定的作战地点。 先是在九月十一日,野津道贯中将将师团主力分为四队,分批渡江:以步兵第二十二联队第二大队、骑兵第五大队第二中队一分队、炮兵第五联队第二大队为前卫,第二十一联队长富冈三造中佐为司令官;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第一大队、骑兵第五大队第二中队一分队为左侧卫,第二十二联队第一大队长今田唯一少佐为司令官;骑兵第五大队第二中队为独立骑兵部队,骑兵第五大队长木村重为司令官;步兵第十二联队第二大队、炮兵第五联队第二大队第四中队、步兵第十一联队第三大队及卫生队为本部,由野津直接率领。且规定诸队的行军日程。是日,前卫一队至十二浦,先渡大同 师团到达山川洞后,野津道贯知清军已做好防御日军进攻的准备,使命令炮兵第五联队第二大队长山内定矩少佐,在右方高地架炮轰击。清军也在中城之苍光山连连回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炮战。在炮火的掩护下,日军步兵第十二联队长友安冶延中佐率领所部第二大队,由江西大道前进;步兵第二十二联队第一大队长今田唯一少佐率部占据甑山大道旁之高地;步兵第十一联队第三大队长松本箕居,自山川洞向正前方前进,第十二联队第二大队之第五,第六中队,自高梁地间前进至距清军堡垒四百步处,渡普通江,向平壤中城的西北城墙堡垒进击。城内清军奋力抗御。盛军在左,芦榆防军在右,向进攻的敌人猛射。相持许久,“两军铳击益炽”。野津登高遥望,见攻击难以奏效,便下令说:“白昼进兵不便,即命两队长暂退居要地。”注2 正在此时,忽有清军骑兵队从中城奔出,突向敌阵。日军占据有利地形,以炮兵与步兵配合射击,火力甚猛,而清军骑兵目标太大,不适于向敌阵夹击,纷纷落马。清军又第二次派骑兵出城作战,牺牲仍然很大。据日方统计,清军骑兵队两次冲击,有二百七十三头战马被击毙,士兵则牺牲一百三十余名。注3 清军见出战不利,便依靠堡垒坚守,位故人不敢渡普通江。据参加此次战斗的一位盛军官员称:西北一路,清军“死力拒守,如铁壁铜墙”注4,终使日军难越雷池一步。 野津道贯派落合兼知步兵大尉侦察清军动静,归报说:“清兵犹在,阵地不动。”此时中午已过,野津不知其他战场的情况,所收到的报告都说;“敌兵善战,平壤防守甚固”,于是与师团参谋长上田有泽步兵大佐、参谋福岛安正中佐等相商,而皆一筹莫展。野津忿然作色说:“我今率兵于千里之外与敌作战,蕞尔此城,竞不能陷
注1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87页。 注2 同上,第189页。 注3 《日清战争实记》第8编,第13页。 注4 栾述善:《楚囚逸史》。 注5 《日清战争实记》第8编,第15--1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