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素过多可能对大脑不利

 nqj0108 2009-07-24

吃素过多可能对大脑不利

  据《印度时报》报道,科学家发现,吃素过多可能对大脑不利,易患脑萎缩。

  吃素的人容易出现维生素摄入不足,因为维生素的最佳来源是肉类,尤其是动物肝脏、牛奶和鱼类。如果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导致贫血和神经系统疾病。而且,能够提供丰富营养的理想素食并不多,添加酵母的食品是其中之一,它们可提供较多的维生素B12,但含量远不如肉类。

  吃素和大脑萎缩之间的联系,是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的,他们使用记忆测试、体检和大脑扫描测试了107位志愿者。5年后,再次对这些志愿者进行检查后,发现维生素B12水平最低的人最有可能患上脑萎缩,一直吃素食的人患脑萎缩的概率是经常吃肉者的6倍。

  另外,瑞典研究人员发现,超重或者肥胖的人与大脑萎缩有关。科学家对大约300名参加实验的志愿者进行大脑扫描后发现,患有脑萎缩的人,平均体重指数(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27,体重指数每增加一个点,大脑萎缩的风险就会增加13%16%

人体体态特征能显示疾病风险

  研究表明,苹果身材、耳朵皱纹等许多体态特征都可能是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危险信号。

  苹果身材:指的是你身体的脂肪更多地堆积在腰部而不是胯部和大腿。这种身材者患冠状动脉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腰部的脂肪更容易随着血液快速抵达肝脏。腰围超过94厘米的男人和超过80厘米的女人因此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更大。

  耳朵皱纹:耳垂上的斜纹表明一个人更有可能患心脏病。因为耳垂里有很多毛细血管,这些血管如果不能吸收到适量的养分就会凝固,皱纹因此而形成。当年轻人耳垂上出现这种皱纹时,应及时去做心血管检查。

  脚部特征:过去医生通过测量孕妇的脚来决定是否需要剖腹产,因为小脚是骨盆小的特征之一。无论如何,瘦小女性往往生育个头小的婴儿,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手指长度:研究人员发现,年轻时患心肌梗塞的几率与男人无名指的长度有某种联系。因为影响男性睾丸激素和女性雌激素的基因控制着婴儿手指的生长,而无名指比较短的男性更容易发生心肌梗塞,因为他们体内可以预防心肌梗塞的睾丸激素水准较低。

  女性瘦长:身材偏瘦的妇女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这是因为体重不够的妇女在绝经后卵巢就不再分泌保护她们免得骨质疏松的雌激素,这时候脂肪就成了惟一的雌激素来源,因此妇女如果没有足够的脂肪就更容易骨质疏松。

塑料制品成分有可能导致心脏病和糖尿病

  英国和美国科研人员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双酚A(BPA)可能与人体罹患心脏病和糖尿病有关联。

  BPA广泛应用于婴儿奶瓶、光盘、食品、饮料容器等塑料制品,可谓无处不在。此前,已有动物实验显示,接触到BPA的老鼠身上出现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发病征兆,此次,英美研究人员比较分析了美国卫生部门2003年和2004年间收集到的1455名美国成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资料。研究发现,90%以上被调查者的尿液中检出BPA。在BPA含量最高的一组成年人里,罹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人数比含量最低的一组多出1倍多。

  这是迄今针对BPA对人体影响的最大规模研究,首次指出BPA与心脏病和糖尿病之间可能存在关联。不过,研究未能证明BPA就是导致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元凶。虽然其他因素致病的可能性不大,但研究人员未能排除。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也无法解释BPA与心脏病和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此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毒理学规划处已把BPA对胎儿、婴儿和儿童的潜在危害警示级别定为“适度关注”,但对成人的危害分级仍为“可以忽略”。如今,美国一些州政府已开始考虑限用BPA。而加拿大政府已提案禁止婴儿奶瓶制造商销售含有BPA的奶瓶。

吃烤肉配可乐可能导致骨癌

烤肉在熏烧的过程中,容易带来健康问题,比如脂肪含量高、胆固醇的含量也很高等,而据一项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吃烤肉时如果搭配可乐,还会有患骨癌的危险。

  如果只是单喝可乐或者只吃烤肉,只要不过量都不至于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这两样食物搭配在一起的话,就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因为可乐中所含的咖啡因会加速熏烧食物分解后的碳离子活动,导致体内的钙质严重流失。由于人体有自行修复的机制,因此当钙质严重流失的时候,人体会不由自主地想要生成更多的骨细胞。这种过度增殖容易产生病变,导致骨癌。

  虽然这是一项极新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但是,吃烤肉时带来的很多健康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在烧烤时,炭火中的呛烟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因此,应尽量减少吃烤肉的次数。而且,烤肉最好与新鲜的蔬菜水果一起吃,以减少吃烤肉带来的弊病。

医生恳谈

首饰佩戴不当易致病

  放射性首饰病

据研究,某些金首饰中含有钋、钴、镭等放射性元素;某些天然宝石饰品中也含有放射性物质;某些易被激活的石材经辐射后可发出艳丽光彩,其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而皮肤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会引起放射性首饰病,表现为疲倦、恶心、头痛、皮肤痛痒等症状,严重者可造成血液、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损伤,还可引起皮肤癌、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

●专家支招:应购买经过权威机构检测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金或宝石饰品,或将宝石放置半年至一年,待放射性强度降到放射性豁免值以下时再佩戴。

皮肤感染

  有的年轻女性追求时尚,在皮肤上穿孔,如戴鼻环、打脐洞等,或长期佩戴难以清洁的首饰如花戒,使汗液、污物聚集,造成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繁殖,引起皮肤感染,表现为皮肤疼痛、红肿、糜烂、化脓、淋巴结肿大。

●专家支招:为佩戴饰品而打洞者应到正规医院穿孔。长时间佩戴的首饰应定期消毒,睡觉时应摘掉。尤其是夏季,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佩戴。

戒指综合征

长时间佩戴较瘦紧的戒指,可造成末端手指血液循环障碍,组织供血不足,局部缺氧,引起手指发凉、皮肤青紫、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局部坏死、感染。因此,老年人、末梢血液循环障碍、糖尿病、高血压、脉管炎、雷诺病、手部湿疹、手癣、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患者最好不要佩戴戒指。

●专家支招:佩戴戒指要注意型号大小合适。

耳环综合征

耳环综合征是一组因扎耳洞而对填充/佩戴物过敏、瘢痕体质等原因引起的耳部感染、破伤风、耳软骨炎、瘢痕疙瘩、耳垂畸形等病症。因此,当耳朵局部发生皮疹、瘙痒、流水等炎症反应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鉴别是感染还是过敏,防止误治。如果以前曾发生过金属过敏,应到医院做金属斑贴实验,确定是哪一种金属过敏,从而避免使用含有过敏材料的金属饰品。

  ●专家支招:在穿耳洞前应向皮肤科医生咨询,确认无瘢痕体质时再进行。另外,耳环应尽可能选择不过敏的材料,并定期清洗。

  首饰性皮炎

首饰性皮炎是由于对佩戴首饰中某种成分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病,如镍、铬、铜、色素等,表现为接触部位红斑、丘疹、瘙痒,严重者还可出现水疱、糜烂、渗出。对接触首饰部位皮肤反复出现皮炎而原因不明者,应到医院皮肤科查找过敏源。同时,避免再接触敏感饰品。一般地说,纯金、银和珠宝首饰稳定性较好,发生过敏的概率较低。劣质重金属制品、镀金饰品引起皮炎的概率较高。

●专家支招:购买金属首饰最好到质检合格商店购买有信誉品牌的产品,不要购买材料来源不明的产品。

健康短信

*瑞士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和家人说说自己的心情,有益倾诉者自身的身心健康,但这种好处似乎只是单方面的。接下来研究人员让这些倾诉者尝试将烦恼自言自语,发现同样能起到减轻压力的作用。而且,这能减少倾听者对倾诉者“唠叨”的指责。

*瑞典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使用手机会使他们罹患脑肿瘤的几率增加4倍,而患听觉神经瘤的风险也同样增加了4倍。此外,使用手机超过10年的成年人患病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而且家用无绳电话的危害与手机几乎相当。

*英国医师协会日前发布研究报告说,不到5岁的儿童学习外语会增加患口吃的风险。此外,接受双语教育的孩子很难消除语音上的错误。如果儿童在5岁以前主要学习母语,5岁以后再开始学习第二种语言,患口吃的风险则明显降低。

*俄罗斯生殖医学专家近日宣布:如果过量饮用啤酒,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将会使男性变得更加女性化。专家指出,啤酒中含有雌激素,会抑制男性睾丸分泌睾丸酮。此外,过量饮用啤酒,会抑制睾丸酮的生物活性,使男性肌肉力量减弱、体毛减少、胡须脱落、乳房和臀部发育等,这些变化将会使男人看上去越来越像女人。

*美国《预防医学》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调查了平均年龄85.9岁的248名意大利志愿者后发现,每天步行1小时或更长时间对高龄老人的健康十分有益。这样的老年人更长寿,而且不容易出现情绪低落、认知能力受损、心脏病、关节炎和高血压等健康问题。

*英国研究人员在调查9000名男性后得出结论:男性个头越高,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越大,肿瘤的恶性程度或许也会越高。研究显示,在参加过癌症治疗研究的男性中,身高每增10厘米,其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就升高6%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口腔卫生状况不佳也会增加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口腔可能是人体中最脏的部位。如果牙龈上正好有一条流血的血管,细菌就会侵入血流。这些细菌会黏连血小板,影响血流通畅,还会阻碍免疫细胞和抗生素发挥作用。

*加拿大拉瓦尔大学一项新研究显示,在完成脑力任务时,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出现明显的变化,这需要摄入更多食物,以维持葡萄糖水平平衡。也就是说繁重的脑力工作可能让人摄入更多食物,体重增加,因此脑力工作者尤要增加运动量。

来源:《家庭生活指南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