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德尔的遗传试验教学设计

 whte 2009-07-27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孟德尔豌豆实验,学生能够说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表现,并能说出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

2、学生能够概述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做出的假设,阐明基因是通过双亲的生殖细胞传给子代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2、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分析,力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主体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思想

 

复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回顾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是3:1

问:那么为什么性状分离比是31呢?

由学生描述。

通过已有知识引起学生思考,带着问题继续学习和体验。

讲述:

孟德尔假设:生物每种性状的遗传都是受遗传因子(基因,gene)控制的。控制每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例如:豌豆高茎的遗传因子为显性,用D表示。豌豆矮茎的遗传因子为隐性,用d表示。Dd是控制豌豆植株高度的遗传因子的两种不同形式,并且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内成单存在。

听,思考,理解孟德尔的假设。

 

 

 

 

能说出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的组成方式。

了解孟德尔对实验的假设,为学生理解生物性状的遗传做铺垫。

讲述:

P: 纯种高茎×纯种矮茎

(DD)                dd

 


配子: D         d

 

F1        Dd

×

♂配子

♀配子

D

d

D

DD

Dd

D

Dd

dd

F2DD:Dd:dd=1:2:1

高茎:矮茎=3:1

出示:

PDd   ×   dd

明确遗传因子与性状的比例关系;理解遗传因子在遗传过程中是彼此独立的,在向下一代传递的过程中,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

 

 

 

 

 

 

 

 

 

写出:

D  d    d

 


FDd  :  dd

1  :  1

通过解释遗传因子的传递过程,来达成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孟德尔是用这种方法验证其假设是正确的。

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介绍:

目的要求:

探索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的遗传方式。

材料用具

两个小布袋、黑白围棋子各两枚。

方法步骤:

见书P70

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将实验数据如实填入统计表。

通过模拟实验来亲身体验性状分离比值产生的原因及过程,并从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统计。

讲述:验证概率的实验要经过多次的重复得到的结论才更接近理论值,一个人做一次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我们要收集全班同学的实验数据,再分析实验结果,这样才能够得到更真实可靠的实验结论。

小组汇报实验数据。

分析结果。

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学生明确验证性实验多次重复的重要性。

 

图解形式总结:遗传因子——基因、染色体和生殖细胞之间的关系。

 

提升(问题形式):

1、多对染色体上的多对基因是如何遗传的?

2、基因组成方式相同的两株植物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性状是否相同?

进一步理解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引起思考。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由问题引起进一步的思考,激发今后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从中渗透对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评价:

(一)评价方式

1、过程中评价

1)在介绍孟德尔通过其他实验来验证假设时,由学生完成结果的推测。

2)在教师提出实验具体要求后,学生独立完成模拟实验。

 

2、过程后评价

1)一对有耳垂(A)的夫妇能否有一个无耳垂(a)的孩子?请用简图的方式说明。(5分)

2)一对一形发髻(w)的夫妇能否有一个V形发髻(W)的孩子?请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5分)

 

(二)评价意图

1、过程中评价

1)检验学生对刚刚介绍的遗传因子传递方式的理解程度。

2)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后评价

以上两道习题均为检验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的情况。同时根据学生的描述情况,也能够检验其能力目标的达成度。

第一题检验学生对孟德尔假设的理解(检测知识目标1);

第二题检验学生对基因遗传的理解(检测知识目标2)。

 

(三)评价量规

以上两道习题均为检验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的情况。同时根据学生的描述情况,也能够很好地检验其能力目标的达成度。

1、如果学生的得分是8—10分,说明学生已深刻理解并很好掌握。

2、如果学生的得分是6—8分,说明学生已基本理解并基本掌握。

3、如果学生的得分是1—5分,说明学生仍存在一定困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