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的充裕滋养着市场的泡沫,而对于稀缺新股的渴求更丰富了泡沫
【《财经》记者 乔晓会 沈乎 宋燕华】7月29日,已经持续了数月连续涨势的A股市场,突然出现了惊人暴跌。 当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1668,下称中国建筑)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这只融资超过500亿元的超级大盘股首日上市,收盘时较发行价仍高开近60%,显示并没有造成资金面的巨大压力。 即使早盘的小幅低开,也没有太多的异常信号。然而,午后风云突变,两市突然大幅跳水,近千只个股竞相杀向跌停板,沪指盘中一度大跌264点,跌幅高达7.68%;深成指盘中大跌过千点,跌幅逾8%。 尽管尾盘股指止跌反弹,但沪指5%的跌幅依然创下年内最大单日跌幅记录。此时,距离最近八个月的这一轮涨幅的起点,指数正好翻番。 这一场景似曾相识。在2007年的疯狂上涨中,股市曾多次演绎原因不明的暴跌,但每每因流动性过多而很快恢复,直到在6124点的高位上一落千丈。 “大家都明知A股价格已经太高了,但资金实在是太充裕了,无处可去的资金根本不愿意离场。”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说。 与此同时,因发行体制改革姗姗来迟的新股发行,并未能起到平衡供需的作用,而是再度陷入了首日狂涨的境地,以及关于合理定价的无休止的争论。 “资金的充裕滋养着市场的泡沫,而对于稀缺新股的渴求则进一步丰富了泡沫。”前述私募基金经理表示。 “729震荡” 7月29日的“高台跳水”可谓突如其来。 当日,两市因有色金属、能源等资源股走低,出现低位震荡走势。下午2时起,中石油(上海交易所代码:601857,香港交易所代码:00857)率先跳水,个股纷纷跟进杀跌,恐慌蔓延在市场,在短短25分钟时间内,沪指从3350点附近大幅跳水至3174点,跌幅已经达到7.68%。 3400点、3300点和3200点三大整数关口,以及5日、10日、20日三条中短期均线迅即告破。 尽管尾盘有抄底资金介入,但市场恐慌情绪并未消散,沪指最终报收于3266.43点,大跌171.94点,跌幅高达5%,创下今年以来沪指最大单日跌幅。两市最恐慌时,有近760只个股达到跌停价。此外,另有100多只个股距离跌停只差1分钱。 7月29日,两市成交达到惊人的4377亿元,超过了2007年“530”暴跌当天创下的4165亿元的历史最高成交记录;而沪市3028亿元的成交额,也是其19年历史上首次单日成交额超过3000亿元。 令人瞩目的中国建筑,在以相对发行价60%涨幅的6.70元开盘后,短暂冲高,便随大市震荡走低,最终收报6.53元,全天涨幅仍达56.22%,成交291.68亿元,换手率接近70%。
更多关于 A股 的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