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羊城八景的研究(元代)

 虾子 2009-08-04

元代八景据《羊城古钞》卷首是:扶胥浴日、石门返照、粤台秋色、白云晚望、大通烟雨、蒲涧濂泉、景泰僧归、灵洲鳌负。

  元代的八景中保留了宋代的四景,说明元代广州城市发展与宋代相差不大。但西北且扩展到官窑镇,而白云山已开辟,越秀山也成为风景区。城内反无一景,这可能是光孝寺已受战乱破坏所致。

  又如扶胥景是宋代社会文化的延续,表示当日黄木湾淤浅不大,洋舶仍出入扶胥,成为广州外港。因为唐代洋舶都在扶胥镇前黄木湾下碇,使当时扶胥镇成为世界知名港口,宋代承继这一特点,更加繁盛,加以风光胜景,足可留连,遂成八景之首。元代又承宋代经营之盛,亦列为八景之首。如按《南海志》计算,海外和广州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147个,比赵汝适《番国志》计还多十多个国家(地区)。扶胥一镇税收即比东莞、新会还多,计扶胥镇一年税收为4467贯,清远为3623贯,东莞为2282贯,新会为4082贯。榷税更是扶胥为多。

  “石门返照”、“大通烟雨”两景,也因为北江、西江、大通滘口地形变化不大,仍为交通要冲之地,市镇繁华,景色美丽,故仍列入八景之中。元代八景的主要特色是白云山区的开发加强,除宋“蒲涧濂泉”一景保留之外,还添加了“白云晚望”和“景泰僧归”两景,粤秀山亦属白云山余脉,这时也已开发,成为“粤台秋月”一景。 

  白云晚望 白云是指白云山上白云寺而言,寺址近山顶公园处。今天已于此建有长廊,题名“白云晚望”。长廊另一端(东头)又新创题为“白云晓望”,说出这里是个登临胜处,举目四望,全城尽收眼底,尤以夕阳西下之时,霞光暮色,羊城美景在望,故称为“白云晚望”。因近西边,故以晚望为宜,其下正当羊城的万家灯火,饶有景色。传说昔有“晚望亭”建于此,故名。

  白云寺位于白云山南坡上,山高283.5米,当天高气清,白云涌起山下,故名。因地表气流受热,沿山坡上升,到半山冷却,水汽成云,白云拥山之景,甚是好看,故有说“白云晚望”是指午后夕阳西下时,白云绕山,是观白云山景的理想时光,“白云晚望”即晚望白云山的风景之意,此又是一说。

  白云寺内有九龙泉,是在石英砂岩层中渗出来的山泉,是广州著名泉水,茶楼设有专人挑水下山,以广招徕。因泉特甘冷,少杂质,位于暴流沟谷上源集水盆中,故四面集水,泉源充足。相传郑安期修道于此,无泉,忽有九小童戏于此,遂变此泉,知为龙化,故名。又称安期井,为山上建寺良好地点。寺入清即已废毁,清代只留安期井,今泉井还在,可以泉定白云寺址。由于寺高临白云山南麓石英砂岩崖壁之上,故是个远眺极目的地方。在此俯视广州,一览无余,向西更是空旷。古代未有高楼,这么好的俯瞰地点也是难得。直到今天,“白云晚望”还是中秋之夜最佳的赏月地点。

  景泰僧归 这一景也是在白云山,但在北坡。白云山峰多,景泰山即其中一峰,峰下有洞称泰霞洞,坑今称“暴泰坑”。北坡林木阴森,更为清幽。梁时崇尚佛学,州官萧熴请罗浮景泰禅师卓锡于此。师择寺地坑中,故名景泰坑。师杖地得泉,称泰泉,故能建寺。山谷流泉,林荫寺美。故元代列为八景之一。

  据《康熙广州府志》卷十七载,宋时这寺称为龙果寺,且开发未及,不列八景之中。即元代这里以山林之美而出名。僧归即因有亭名而形成,宋代已有天南第一峰并“僧归亭”等点缀林间,为元代游人集中之地。

  今景泰坑林木已失,泰泉已竭,这是清代破坏山林的结果。因清初“两王”——平南王和靖南王攻广州,在白云山择地铸红衣大炮,即选中泉流丰沛之地木材众多,又当山北谷中,地形隐蔽,有利于铸炮。故大伐林木炼铁,掘泉取水,附近山林皆被砍伐,泉源枯竭,形成今天状态。

  粤台秋色 粤台是越秀山上越王台的简称。秋天天高气爽,景色美丽,为最好赏月季节。反映元代越秀山已经开辟为广州群众游览中心地区,故列为八景之一。

  越秀山按中山纪念碑脚为75.3米,比附近高50.3米的水塔冈、五羊雕像所在的高56.8米的木壳冈要高。故人们多认为越王台指今越秀山而言。五层楼本只有52米高。因为它最高又最孤立,有如高台形态,但陈际清《白云粤秀二山合志》称:“山顶有观音阁,即玉山楼旧址,故又谓之观音山,山之东北,越王台故址存焉,汉赵佗建”,则今越秀山不是越王台了。阮《通志》引旧《南海县志》称:“观音阁之东北为越王台故址,台之西,阁之北为镇海楼。”查观音阁是“本朝永乐初,都指挥花英于山颠起观音阁”,此山即越秀山。可见越王台不是在今观音山上,而是在五层楼之东,即今美术馆附近。这里有较平坦的地面,可以建较大建筑物。并且有较平坦大道沿山坡东南下小北花圈。南汉称为呼銮道,清代称“歌舞岗”。但据《图书集成职方典》称:“越秀山按县志会城主山,在城内稍北,上有越王台,台西一里许,有歌舞岗,其阳有越台井,西为鲍姑井(今三元宫后)。”则越王台又指越秀山了,然按《大明一统志》则称“歌舞岗在府城”。《郡国志》云:“南越王,三月三日登高处。”则今观音山上各岗命名古代已有不同的称呼。

  元代越秀山的粤台已成为游人集中地点,故又为明代扩大城池的基础,即元代对越秀山区开发得更好。

  灵洲鳌负 灵洲是指西南涌官窑附近的灵洲。在广州西北32公里,古代正当河流中流,故称为江心洲。但是这个江心洲并不是堆积而成,而是石英砂岩等坚硬岩石突起江中而成,故又称为灵洲山。

  今灵洲和南岸相连,原因是在明代以后,芦苞、西南涌进水日减,冬秋常涸。广达1000米的河床来水少了,河流就在宽广河床中摆动,两岸干出形成边滩。灵洲上下东面山脚早在清初已浮生沙坦,成为灵洲上寺庙田产。民国时西面涨淤,使南支汊道洪水期才过水,平时涓涓细流。1957年后,淤断成田。

  元代西南、芦苞水盛,行商官宦多出此途,故灵洲成为繁华之地。其实灵洲繁华历史早在晋代。《南越志》称:“肃连山西有灵洲焉,其山平原弥望,层延极目。晋郭璞谓南海之间有衣冠之气者,斯其地也。”万历南海县《王志》:“宝陀寺在灵峰山上(即灵洲),创晋朝,山下有超然二堂,为仕官往来宾饯之所。”可见当日灵洲为牂牁江上的第一砥柱,文物兴盛。唐代这里江面仍宽,称六颈海(麓颈海)。附近还有金利镇,唐代立镇不只军事地位重要,还要钱粮人口众多,才能成立的。这里正是麻奢水入广州要途,故建镇正好。麻奢水明后称“里水”,因建堤分隔之故。在唐、宋以前是分叉水道。此水可避寻峡(今浔冈)、石门之险,可惜水少。但唐、南汉仍建官窑于此,即今窑头村处。今仍有“先有官窑,后有佛山”的说法。宋代还有妙高台(东坡诗)等胜处。方信孺更比作金山,称为小金山(镇江金山亦在长江中,清末淤浅并南岸),命运与金山相同。元代灵洲兴盛是有长久历史的,为当时广州西北水陆交通中心,有“驿市”之称。

  何以称为“鳌负”?即灵洲是由一条鳌鱼背着的意思,洲由河中升起,即下有神物负着之意。故海上之山称为“鳌峰”,即鳌鱼背上的峰。此处有地脉出露时,古人每用鳌鱼来假托。

  (另四景与宋代同,从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