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预测与竞争力分析 2、技术选择与论证 3、工程方案与建设条件落实 4、投资估算 5、融资分析 6、经济评价 7、风险分析与防范 1、经济发展的产物 2、市场竞争的需要 3、经济利益的驱动 4、政府或组织的要求 5、科技进步使得可能 1、业主(投资者) 2、政府投资委托(投资者) 3、债权人 4、是投资决策者需要,不是政府需要(政府投资除外) 1、按规定有资质的咨询或设计单位 2、技术经济专业人员 1、可行性研究这一方法和技术是在二十世纪初随着技术经济和管理科学的进步而产生的。二战后发展迅速,为西方发达国家投资决策提供了有力帮助,六十年代发展较为完善。这时的可行性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科学。 2、接受可行性研究这一方法和技术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伴随着我国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转移,在总结几十年投资领域的经验和教训后,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法规,确立了可行性研究工作在我国投资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把可行性研究作为投资前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地位和作用 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地位和作用 1、信息滞后,资料不全,预见性差,造成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满足不了决策要求。 2、方案比选和优化工作做的不扎实,造成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合理假象,使决策失准。 3、投资估算失准,造成投资失控,资金出现缺口,工期延长,效益失真。 4、市场分析不够,造成价格预测失准,项目失去竞争力。 5、风险分析不够,使有些项目投产之日即破产之时。 6、重视不够,走程序,完任务,不负责任。 7、投融资体制的原因 8、所有制问题 9、人为因素,决策者的观念以及素质 10、国有企业 11、民营企业 12、外企 1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上市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