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江运粮船

 虾子 2009-08-09
 

 

  

  江铁军

  粮船,专门用于漕运的船。据说,海运粮船叫做洋船,河运粮船叫浅船或剥船。大约在乾隆五十年时,因“各省漕船过于高大沉重,行走濡滞”,规定剥船每只身长5丈8尺,中阔1丈8寸,后阔8尺1寸,九舱,每舱深3尺,装米300石。清代中后期,社会经济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北京、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粮食需求量巨大。据晏斯盛《上制府论布商易米书》称:南京“需用食米甚多,历系仰给客米接济。三五日内客贩不到,米价即昂。”全国米价行情,均以南京米行大街的为准,米的行价是“斗米担柴三斤肉”,当时一斗米可以租到现在20平方米的房子。为了保障各地军队的兵粮供给,清政府明令要由专门指派的船只按规定对口运输,因而各地船运粮食频繁。鉴于海运风险大,台风恶浪袭击,海难时有发生,为保证漕运安全,粮船由八旗兵丁掌管,每船运丁15人。粮船大抵从湖南经衡阳过湘水,走陡河,进入桂江南下至广西,走西江进入广东水道到达广州。粤人习惯将来自五岭以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地的米船称为“外江”;来自珠江三角洲各县的,是为“内河”。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的藏品水彩画《外江运粮船》,是晚清时广州画匠绘画的船画。当漕粮运抵粤垣时,仓场总督等官员乘船坐轿到码头验收漕粮,一帮社人、经纪、督管、斛头吆喝着,验粮、过斛;扛夫、水脚穿梭似的忙着扛运装粮,进仓入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虾子 > 《造船》

    举报/认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