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睇水”与“水喉站”

 虾子 2009-08-09

 

李澄波

 

  ■广州口语

  □李澄波

  广州方言“睇水”一词,据说是因在横街窄巷所设的公共水龙头而来的。在解放初期至上世纪五十年代,自来水还未普及到各家各户,有些街道就设置了公共水龙头供居民取水。广州人把这叫“水喉站”。“水喉站”有专职人守候管水,“睇水”一词即由此而来。

  “睇水”之人通常在水喉站旁边搭一间简易木棚,里面有床铺、炊具。

  水龙头下边备有水桶一担,供居民挑水回家,但必须立刻归还。水龙头上面挂的木箱,就是“投币箱”了。挑一担水,放一个水筹或二分零钱。一早一晚是居民前来水喉站挑水的忙碌时刻。来挑水的中、青、妇均有,他们肩挑一担水,有节奏地一上一下,快步而行,木屐“咯咯”有声。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来水管已直接通达各家各户,很多人已不知“水喉站”为何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