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雕:活得最滋润的西关五宝

 虾子 2009-08-10
 

http://www.   2006-06-23 14:24:57  

木雕:活得最滋润的西关五宝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仁威庙上的铂金木雕,记录着岭南的水乡生活。

 

  广州木雕工艺以半立体通雕,满屏雕和多层次雕刻相结合的风格着称,与我国的京式、苏式木雕同源而又各具异彩,共同构成我国木雕三大流派。

  “与其他民间工艺相比,广州木雕目前还不存在技艺断代的危险”,站在自己的木雕工作室,广州美术学院的木雕专家尹秋生老师很自信。他说,虽然广州木雕传统区域如濠泮街等地的从业者确实不多,但在郊区及台山、新会、江门等珠三角地区的广式家俱工厂,广州木雕师傅的数目达到数十万人,其中不少是木雕高手,至今仍佳作频现。

  广州木雕有家俱雕刻和建筑雕刻两大类,尤以酸枝家俱为大宗。史载,广州木雕兴起于唐代,由于外贸发达,东南亚国家的酸枝、花梨木等贵重木材经广州入口,刺激了广州木雕业的兴起。到了明代,已形成行业,清代则是广州木雕的巅峰期。

  今年近60岁的冼联广是广州木雕世家的第三代传人,守着祖辈在天成路木雕铺面近半个世纪。他说,早在清代雍正年间,广州木雕师傅罗元、林彩、贺五等工匠,应诏进宫,专门为皇帝打造红木家俱,现在故宫珍藏的紫檀木雕花双顶八件大柜,就是干隆元年广州工匠所做;相传光绪皇帝的龙床是在广州做的,运到皇宫,竟无人能装,皇帝只好诏命广州工匠梁阜进京为其组装。

  在宫廷的示范带动下,广式酸枝雕刻家俱在官绅、富商阶层更是时尚的象征,除了内陆官府、富商每年来广州订做、采购大批酸枝家俱外,有些官绅甚至直接将知名工匠请到家中,根据居家环境、个人喜好量身定做。西关的濠畔街、西来初地一带更是聚集了很多工厂,相当部分制作完成后便在洋行和“夷馆”林立的十三行出口。

  日本侵华期间,广州木雕几乎遭“灭顶之灾”,已有过百年历史的行会也自行解散。新中国建国后,广州木雕再次迎来自己的春天,组织起多个手工艺生产合作社,众多流派不一的老艺人将自己的不传之秘互相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广州木雕的技艺水准。1961年郭沫若到艺光红木小件厂参观时,曾即席挥写条幅:“刀为笔聿,木作纸张,巧夺天工,帜树东方;集体创作,个性发扬,传统工艺,为国争光。”盛赞其雕刻艺术的精湛。1973年,广州木雕工艺厂集体创作的大型精品木雕家俱“九龙十头床” 名噪海内外,当年的广交会上,被德国商人以26.5万元的天价买走。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很多木雕技术人员从国企流出自立门户,广州木雕又重新回到民间。目前,仍留在西来初地一带从事木雕行业的技师确实不多,但这并不代表木雕衰落。尹秋生说,在新会、江门等地,从事广州木雕家俱生产的作坊是一片一片的,初略估算共有数十万技师,其中不泛木雕高手,技艺手法都十分娴熟。据瞭解,近年由于人口迁徙的便利,不少来自浙江东阳、福建一带的木雕技师也来广东创业或工作,不同风格的雕刻技术、手法渐有交融之势,这也进一步提高了广州木雕的工艺水准。

  广州木雕近年来的发展与新式工具的应用也密不可分。新工具的应用大大减轻了木雕的难度,如雕刻机的产生就解决了平底浮雕的大难题,尹秋生说,传统木雕师傅能做平底浮雕是件很了不起的事,要求雕刻的点要一样平,完全凭藉手工,难度可想而知;但现在有了雕刻机,一个木雕新手也能做出令老师傅汗颜的平底浮雕来;其次,木雕的玉香线也一直是木雕业最“考”师傅水准的技术,“清代的古木雕,有没有玉香线,木雕价钱相差近一倍”,但现在借用雕刻机也能轻易做到。其次就是打磨技术,这是广州木雕的基本功,以往没有几年苦功是练不好的,现在用新出的打磨机,利用砂纸一磨,又快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