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游词精选:眉山三苏祠导游词_中国文化旅游网 ⊙ CNCTRIP.COM:畅游神州大地,传...

 岷山居士 2009-08-19
眉山三苏祠
   

作者:三苏祠文管所

眉山是苏东坡的故乡。"一间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苏东坡和他的父亲苏洵、兄弟苏辙都以文章修为名重一时,影响深远,为眉山县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眉山古为蜀国之地,公元496年正式建县,县名先后叫齐通、广通和通义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改名眉山县,元代升为眉州,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的初期曾为地区专员公署所在地,现在,为眉山行署所在地。全县面积为1330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是省政府命名的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眉山县地处岷江中游冲积平原,东为龙泉山余脉,西靠总岗山区,丘陵起伏,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山水锺灵。"蜀中多才子,三苏天下奇",以"三苏"为代表的眉山县,历来人才辈出,仅北宋、南宋320年间,嘉州、眉州一带即今天乐山市范围共考中进士1100余人,眉山就有886人;《宋史》为四川文人立传的有158人,眉山占26人,真可谓"天下人文第一州"了。

三苏祠原是苏氏故宅,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于明朝洪武年间在此建祠,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在旧址重建大殿、启贤堂、木假山堂和瑞莲亭。嘉庆、光绪年间相继修建大厅、抱月亭、快雨亭、云屿楼、披风榭、洗砚池等。现在所见都是清代建筑,庭中两颗银杏树,大概330多岁了。三苏祠红墙环抱,绿水萦回,古木扶疏,翠竹掩映,构成古朴典雅的岛居特色,是一处最佳的旅游胜地。

大门悬挂对联"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题写。

前厅上方悬挂"文献一家"巨匾,是对三苏父子在文学上巨大成就的肯定。上联:"一间父子三词客",很好理解;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就有多种解释。一说,苏氏三父子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最为有名,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二说,四川历史上四大家,扬雄、司马相如、陈子昂、苏轼;三说,苏轼、苏洵、苏辙和东坡的小儿子苏过,人称小坡,为四大家。哪种说法对,请各位自己理解。

苏氏自称高阳氏的后代(屈原也自称高阳氏后代,《离骚》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今,朕皇考曰伯庸")。高阳氏生活在现今河北栾城一带,怎么来到眉山呢?苏氏远祖在周朝曾任司寇,汉武帝时苏建抗击匈奴有功,封为平陵侯;先后几代做官的都在中原,苏氏一脉本来定居在赵州(河北栾城)。苏氏祖上有个苏味道,唐武则天时任凤阁侍郎和长史,后因获罪被贬眉州,子孙因之在眉山定居下来,直到苏淘的父亲苏序,都没有大的成就。苏序有三个儿子苏澹、苏涣、苏洵。苏涣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 年)考上进士,对苏洵来说本来是一个上进动力和追随的榜样。但是苏洵当时不好读书,喜欢游玩,二十七岁时,在天人程氏的劝导鼓励下,才"从此闭门谢客,日夜攻读",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和远大抱负。但两次赴京应试,均名落孙山,又目睹朝政败坏,决心不再走科举进仕之途,愤然烧掉过去数百篇文稿,集中精力研究诸子百家学说,探索历代兴亡原因,悉心教导苏轼和苏辙,寄希望于后人。他的散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他的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言语锋利,《机策》、《权书》、《衡论》、《史论》都是成名代表之作,《六国论》一文,仅用六百字总结了战国末年六国败亡的历史教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欧阳修对苏洵才识极为赞赏,向朝庭举荐,一时名扬京华。次年,苏轼、苏辙同中进士,当时士大夫和学子竞相效法"三苏父子"文章,文风为之大变,流传 "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民谣。

公元1057年,正当父子三人春风得意之际,贤妻良母程夫人病故,他们深切悲痛,急奔故里。1058年朝庭征召苏洵赴京 "试策论",由于科举的打击,他托病推辞了;第二年朝廷再次征召,只得告别家小重赴京师,1060年苏洵被任命为"试秘书省校书郎",九品小官,次年改任安县主薄,也不过八品小官。这种"知其才而不用",也是封建社会特产,他只好发发牢骚:"井中老翁误年华"。在这段时间,他与项城县令姚辞共同编修"礼书"100卷,积劳成疾,死于1066年,享年58岁,归葬眉山土地乡苏坟山。

男人的成功,有女人一半功劳。程氏夫人(1010-1057年) 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仪,远见卓识。18岁同苏洵结婚。主动承担家庭重担,勉励夫君读书;又是两个儿子的启蒙教师,教育两个儿子学古圣贤,读书重在修身,治世;特别注意培养品德,要为人正直无私,如因主持正义而被奸人陷害,虽死不辞(学范滂),"非分之财,分文不能妄取。"程氏夫人勉夫教子,呕心沥血,仅享年48岁。司马光为她写《墓志铭》说:"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不愧为古代一贤母"。我认为,纪念三苏的祠堂应该有程夫人一席之地,才合乎历史的真实。

苏辙字子由,号颖滨遗老(1039--1112年)。少年以父兄为师,19岁随父兄游京师,及第进士甲科第五名;23岁与其兄苏轼参加制科考试,列四等,他在制举论文中,抨击朝政,言词激烈,真象初生之犊不怕虎,考官们有的主张罢黜,有主张给三等,后来给了四等。考制科后,没有马上做官,在京城侍候父亲,父亲死后才走上仕途。王安石变法时,鉴于苏辙的观点和苏轼不同,把他拉进变法阵营,但是他却在三个月中写了30多封奏折,反对新法,王安石一气之下将他赶出朝廷,开始仕途奔波。哲宗接位,高太后临朝听政,启用司马光等人,他才被重新起用,七年之内八次升官,升到门下待郎,相当副宰相地位。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后病逝,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他又被贬出朝廷。他一身多次被贬,多数不是他的责任,是因受苏 轼的株连,最远处贬到雷州(广东省海康县)、循州(厂西省境内),哲宗元符三年遇赦北还,定居颖昌13年,闭门深居,谢绝宾客,不谈时事。宋徽宗二年(1112年)死于许昌,终年73岁。他死之前已知没有人敢为他写墓志铭,于是写下自己的一生《颖滨遗老传扒同时为苏轼写了《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辙一生著述宏富,但名篇不多,较有特色文采的如"上枢密韩太尉书"、"为兄轼下狱上书"、"黄州快哉亭记"等,宋史评价他"沉静简洁,鲜言寡欲,论事精确,修辞简明",又说"辙与兄轼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自古罕见。"

现在,我们介绍苏东坡。苏轼(1037一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古代一位出类拔萃,博学多才的大文豪,也是一位忠君恤民的政治家。在政治上有过短暂的显赫,由于他秉性刚直,才高招忌,为当道者所不容,屡遭陷害,贬官削职,险被杀头,在颠沛流离中结束了政治生涯。然而在文学上取得的惊人成就,像永远不落的北斗星一样,在古代文学家队伍中,一直闪烁着夺目的光华。

苏轼少年好学不倦,决心向贤臣学习,注意名节,为国家建功立业,22岁赴京师应试,中进士第二名。本来阅卷官梅尧臣推荐给主考欧阳修定为第一名。欧阳修误以为此文是其学生曾巩所作,定为第一怕人议论,就定为第二,但苏轼殿试时仍为第一。宋仁宗阅览苏轼兄弟试卷后,高兴地对曹皇后说:"联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苏轼正准备做官时,母亲程氏夫人病逝,父子三人回眉山奔丧。1061年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列入最高三等。这时苏轼向仁宗呈献《进策》二十五篇,提出一整套政治主张;如"丰财、强兵、择吏、安万民"等,集中体现了忠君爱民思想。不久开始从政,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签书风翔府判官。1064年英宗即位,很器重他,然而又遇妻子王氏和父亲苏洵先后辞世,苏轼借弟护丧回川。1068年再度离开故里,从此没有回来了。这时英宗死,神宗接位,起用王安石变法。由于种种原因,他对王安百变法持反对态度。新党排斥他,第一次被贬杭州任通判。以后调任密州(山东诸城)、徐州、湖州(浙江吴兴),因积极救灾,深得民心,这时新旧党争非常激烈。由于多年地方官生涯中的感受,他有意见并在谢表中发了牢骚,这个牢骚发得不是时候,御史台将牢骚话和抨击时政的诗文收集一起,断章取义,即历史有名?quot;乌台诗案",把他投入监狱132 天。王安百又出面营救,结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规定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实际上是戴罪监督劳动。在黄州屈居五年,躬耕于东坡,故自称为东坡居士。宋神宗念其"人才难得",每谈苏轼文章,必叹曰"奇才、奇才"。本拟委以重任,受宰相王等阻挠,直到神宗死,才在山穷水尽之际出现了转机。

哲宗继位,年仅十岁,高太后听政,以司马光为相,尽废新法,器重苏轼,不断提拔,先任登州(蓬莱县)知州,召回朝廷任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翰林学士、端明殿侍读学士(为皇帝授书),显耀尊荣。但苏轼位高而志不移,保持自己的政见,既不同意王安百的过激措施,也反对司马光"恙化"的过头做法,结果招到新旧两党夹击,无法在宫殿行走,再次请求外放。先后出任杭州、杨州、颖州太守。元佑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尽废司马光等旧党,重新推行新法,苏轼又倒霉了。先后被贬定州 (河北定县)、英州(广东英德县)、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轼在惠州关心民间疾苦,修桥凿井,竭力用道家的"清静无为"来摆脱现实的烦恼,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他写的《纵笔》"白发萧散满风霜,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有点修仙炼丹味道,很快传到宰相章淳那里,章恨恨地说:这老头子还很高兴嘛!还有什么地方可贬?因之又被贬天涯海角的儋州,不准居住官房。在当地人民的帮助下,修建了住房,幼子苏过常侍身边,以著书为乐,兴办学堂推广中原文化,琼州、潮州等地一些学生,纷纷慕名而来求学。在海南度过屈辱的三年,也作好终老海南的准备。后来,海南人民没有忘记他的功绩,建立了苏公祠,据说离东坡住地不远有口东坡井,吃这井水的三百人现在都说眉山话。他虽然历尽坎坷,但始终清酒超脱,襟怀开阔,豪情奔放,孜孜不倦,把写作当作日常功课,坚持到死。

哲宗死,徽宗立,苏轼奉命内迁廉州(广西合浦),又改为舒州(安微安庆),又去永州(湖南零陵)安置。他真是"坐席未暖,召节己行,筋力疲于往来,日月逝于道路",还没有选择好一个安身之地又调动了。由于长期政治折磨和贬徒困顿,积劳成疾,于公元1101年死于常州,按生前愿望死后葬于河南郊县小峨眉山。

苏轼怀济世之才,一生未能施展其抱负,"道大难容,才高为累",是封建社会的症结。因为他政治上失意,更能广泛接触民众疾苦,为文学巨大成就提供了坚实基础。苏轼在文学上雄视百代,无论是诗、词、赋、文,还是在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是独树一帜,一派宗师,是豪放派的开山祖师。至今流传苏诗 2800余首,烩炙人口的名篇名句很多,不少诗词被视为经典,一直受到后人的传诵、赞美。

苏轼主张文贵自然,文以致用,姿态横生,代表中国散文写作的最高成就。明朝文艺评论家说:"有东坡之文,战国之文可废。"苏文以前、后赤壁赋和《记承天寺夜游》为代表,尤其是《记承天寺夜游》开创了明清小品文的先河。

苏轼书法,也居显著地位,被认为北宋书法之首。他先学王羲之,后学颜真卿,集众家之长,自成一体,"端庄又秀丽,刚健含婀娜。"宋代大书法家有四人,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居首位,留存下来的约十余件。最有名的《寒食诗》真迹,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第一为玉羲之《兰亭集存》,第二颜真卿的《祭侄文》)。

苏轼绘画也享有盛名,善画竹木奇石之类,他提出绘画理论,如胸有成竹、贵在神似,诗画本一律等。他的画流传至今比较可靠的有两幅,一幅是枯木竹石图,一幅是满湘竹子图(该图为邓拓在市场上收集,以高价购之,文革前知命难保,交故宫博物馆收藏)。

此外,苏轼还长于水利,疏浚西湖,筑苏堤;精于医道,有《苏轼、沈括良方》传世,善于烹调"东坡鱼","东坡肉"。他真是一位奇才、全才、高才,如同孕奇育秀的峨眉山一样,雄秀挺拔,万古常青。启贤堂中朱德题?quot;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陈毅题词:"吾喜长短句,最喜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但是东坡在北宋后期蒙受不白之冤,甚至无人为他书写墓志铭。南宋高宗时,才恢复所有官位,赠太师称号,溢号文忠公。特别是孝宗皇帝,对东坡诗文十分偏爱,每日必读。状元王十朋收集苏诗文1900余首,孝宗写了前言,说他"忠言说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雄视百代,自成一家"。

苏轼19岁离开眉山,因母亲、父亲辞世返回家乡两次,因此,在乡土留下多处遗迹,最著名是在本县广济乡手?quot;连鳌山"三字,每一字都为三米多见方;青神县中岩寺"唤鱼池",因唤鱼池是他命名和书写,赢得教师、乡贡进士王方的女儿王弗小姐的钟爱,结为秦晋之好;王弗死后,苏轼送亡父和妻子灵枢回乡,再次来唤鱼池凭吊,妻妹王润之诉说衷肠,苏轼再次当上王家的女婿。在唤鱼池留下许多美好的传说。还有一个"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这个故事本身是子虚乌有。苏东坡只有一个姐名八娘,十七岁出嫁给母舅之子表哥程正辅,程家恃富有而虐待八娘,八娘十九岁病故,苏家为此不与程家往来。司马光为程夫人所撰墓志铭中说:幼女八娘,聪颖爱学,为文可观。后世文人为这桩不幸婚姻惋借,另编了个美好姻缘,找来找去,认为八娘嫁给苏门四学士秦少游很适合,把姐姐移作妹妹,演出一段《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流传于戏剧、电影或小说,使苏小妹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文学人物。

木假山堂:木假山是苏家的故物,苏洵曾写《木假山记》,实际是对父子三人人格和气质的赞美。由于对三苏的崇拜,因之后代文人墨客多咏怀木假山。木假山原物由三苏进京时带走,现在的木假山是清道光眉山书院主讲李梦莲先生设置的,距今己 160余年。

东坡盘陀坐像。为什么叫盘陀像呢?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少游、张耒、晁补之)等人都在京任职,平时聚会,而苏轼不在(任杭州太守),就由李公磷画一个东坡像,聚时挂起来,表示在座。李公磷把苏东坡画成道士,坐于水中大石之上。后来黄庭坚写一个赞词:"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辙题:"人日吾兄,我曰吾师"。现在这个像,是根据盘陀像碑来的,是四川雕塑院赵树桐先生设计的,是全国最好的东坡盘陀像,大家可以摄影和东坡在一起。苏东波一生仕途坎坷,为民立业,心归故土,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满腹牢骚,一腔忧怨,他最后虽没有回归故乡,但是故乡有一片公正的乐土。这乡土在召唤游子,归来吧,失去的会得到补偿,饥寒会得到温饱,奇耻大辱会得到昭雪。这就是故乡的吸引力。

碑亭,主要陈列东坡木刻和石刻。木刻以梅、兰、竹、菊等,石刻以四大名碑为主。

柳碑,是苏轼贬官岭南,受柳公祠司守请求而写,碑文是韩愈为纪念柳宗元而作的赞词,也称"三绝碑",即柳宗元的事,韩愈的文,苏轼的书法。

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大家知道这两篇是欧阳修写的作品,是苏轼在颖州时书写的。

表忠观碑。这块碑是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时写的。碑文一出,有人向王安石告黑状,说为被推翻的帝王树碑立传。王安石连看数遍,拍案叫绝,称赞它是一篇很好的历史文章。

此外,还有马卷碑,东坡盘陀像碑。

传说苏轼在十二岁时,与群儿游戏,挖得一异石是"天砚",是上天赐与的。我认为是不可信的,而他幼年好学,老而不倦,严谨治学的态度,这洗天砚的池塘可以为他作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