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电影百科全书(九)木乃伊的前世今生(端午特辑)
木乃伊,即“人工干尸”。此词译自英语mummy,源自波斯语mumiai,意为“沥青”。世界许多地区都有用防腐香料体,年久干瘪,即形成木乃伊。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王等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永生的或用香油(或药料)涂尸防腐的方法,而以古埃及的木乃伊为最著名。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殓藏尸企盼和深切的缅怀。
中国人最早用到“木乃伊”这个词是在元代陶宗仪所写的《南村辍耕录》中。书中记载说,在阿拉伯地区有七八十岁的老人,自愿舍身济众。他们不再吃饭喝水,每天洗澡吃蜜。一个月后,大小便都变成蜜,于是就死了,人们用石棺收殓他,仍然将他用蜜浸泡,在棺盖上刻上年月之后,就这么一直泡着。在百年后启封,就形成了一种“蜜剂”。如果有人损折肢体,吃一点立刻就能痊愈。这种药剂俗称“蜜人”,一称“木乃伊”。
而谈到木乃伊的相关电影,恐怕现在最有名的就是1999年的《The Mummy》,其实我感觉该片称其为《盗墓迷城》更为贴切,严格的说更像一部探险动作片,而非恐怖电影。(关于该系列电影,就不多说了,想来大家都很了解)
更多是介绍一下该片的前身1932年的《The Mummy》
木乃伊The Mummy (1932) 导演: 卡尔·弗莱伊德 Karl Freund (经典科幻电影《大都市》的摄影师)
剧情梗概
环球电影公司1932年经典名片《木乃伊》,由卡尔·弗莱伊德导演,妮娜威克丝普特南与理寮沙耶的原创剧本,传奇演员布尔斯卡洛夫演出印何闐一角,开创了一系列的木乃伊影片。之后环球影业製作了《木乃伊之手》(1940)、《木乃伊之墓》(1942)、《木乃伊之鬼》(1944)与《木乃伊之咒诅》(1945)。二十年后,英国的海默电影公司被核准摄製《木乃伊墓之咒诅》(1964)、《木乃伊的裹尸布》(1966)以及《木乃伊墓之血》(1971),并捧红彼得库辛与克里斯多佛李成為国际巨星。木乃伊系列电影的成功,使环球公司成為恐怖片的指标,也使得环球公司得以发展出其他著名的银幕怪兽,如科学怪人、狼人、沼泽黑怪与隐形人。
祭司埃默霍特普现实中的传奇
电影中那个一个不幸恋上法老王侧室而被处以圣甲虫棺极刑,死后成为恶灵无法投胎的悲剧性反派---祭司埃默霍特普(印何阗),其在现实中堪称埃及的传奇。
印何阗(Immutef;Im-hotep或Ii-em-HotepImhotep,又译埃默霍特普),是公元前2980年左右的埃及左塞尔法老(Zoser)的御医和大臣。他曾任大维奇尔(Grand Vizier,相当于宰相)、大法官、农业大臣以及建筑总监。同时他还是赫立奥波立斯(Heliopolis)太阳神大祭司。他出身平民,因智慧过人,学识渊博,受到法老的破格重用。他在整个法老时代受到崇拜,死后被尊为神,名号刻在左塞尔法老雕像的基座上。
按照传统的说法,他是埃及医学的奠基人,后来便被奉为神圣,成为医学的祖师爷。他被誉为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建筑师与医师,被奉为医学之神,据说他还是佐塞尔法老的金字塔的设计者。印何阗的意思是“和平的人”(the man who comes in peace)。 “吃吧,喝吧,开心点,反正我们迟早都会死。”印何阗留下的哲学格言。连早期基督徒都认可这位异教徒,称他为“和平王子”。
一介平民成为高官
印何阗治疗过的疾病超过两百种,其中有十五种腹腔疾病、十一种膀胱疾病、十种直肠疾病、二十九种眼疾、十八种与皮肤、指甲及舌头相关的疾病。 《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Edwin Smith Papyrus)一般认为应该是后人根据印何阗所留下的文献,于西元前1600—1700完成的医学论文集,是人类史上第一部医学著作。
印何阗不只完成了左赛尔法老的“天梯”金字塔,很可能也参与了最后并未完成的塞汉赫特(Sekhemkhet)法老金字塔
图坦卡蒙金面罩
图坦卡蒙是公元前1300年左右死去的埃及少年幼王。一个黄金面具覆盖着幼王的玉容的木乃伊。图坦卡蒙的发掘,是本世纪人类最大的考古成就之一,然而,发掘时虔诚的埃及农民纷纷传说:可怕的事情要发生了。据说陵墓的入口处有这样一句可怕的咒语,上面写着死神奥西里斯的使者亚奴比斯,将会用死亡的翅膀接触侵扰幼王安眠的人。
“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图坦卡蒙的陵墓被掘开时,一位埃及农民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他们将会看到黄金、但是,他们同时也将遇到死亡。 结果,死亡的阴影真的降临。第一位牺牲者就是投资发掘的卡纳邦爵士。卡纳邦爵士接获发现图坦卡蒙幼王墓的电报后,立即火速赶往埃及。因为卡纳邦爵士对埃及学术颇有研究,因此他对古埃及玄秘的诅咒相当畏惧,上飞机时,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最后,他的惧怕真成了现实。
卡特和卡纳冯以及他们的考古队在新发现的墓穴台阶外留影 卡特在察看国王的石棺
卸下图坦卡蒙的面具3000年前法老的真容 电脑扫描还原的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形象
木乃伊制作过程详细图解 把尸体净化,然后在尸体上涂上香油,然后用尼罗河的水清洗
在尸体左边肚皮切开,去除内脏,胃、肠、肝、肺。心脏不取出,以为死后的灵魂还要用
对脑浆进行处理。工匠将凿子从左边鼻孔塞进去,将筛骨捣碎,再用工具在颅脑中转动破坏脑髓,用一根很细小的长柄勺从鼻孔里伸进大脑将脑浆舀出来,最后把一些药物和香料塞进空空的头骨中
然后把布包的泡碱塞进身体,让它干掉
尸体在泡碱粉里放置70天
四十天后再用尼罗河的水,在洗一遍,在涂上牛奶、葡萄酒、香料、蜂蜡、松脂和柏油混合物,让皮肤保持弹性。
把之前用泡碱包起晒干的内脏,在放回肚子里,最后细心地缝上切口,贴上一块画有荷拉斯眼睛的皮,因为古埃及人想念这种皮有强大的愈合力和保护力。
在过去取出的内脏,要放进有盖小罐里(canopicjars),后来改放回尸体。 小罐从古王国到新王国越来越复杂。开始是些简单的罐盖,中王国时出现有人头形的罐盖。第十八王朝早期,罐盖由神像“荷拉斯的儿子”们守卫着神圣的内脏四器官。但古埃及有忌讳取出心,他们把心看成是智慧的象征,想方设法将其留存在体内。新王国时期的《亡灵书》中就有三个值班人轮流值守心的记载。
在涂上香料,准备包亚麻布。木乃伊的眼睛则用亚麻和石头填上,非常生动、形象。干尸上最后涂一层松脂防潮,化妆师还在木乃伊的面颊上扑上一层胭脂红,头上戴好编辫的假发套,穿好衣服,配上最好的珠宝。
在用亚抹布包起时,有一位牧师在旁边祈祷和念神奇的符咒,驱赶邪恶的灵魂。 埃及人认为包扎尸体是充满险恶的,于是就以祷告伴随整个包裹过程(一般为15天)。包扎尸体的手每动一下,就伴有一次庄严的祈祷或神奇的符咒,同时把护身条符放在亚麻绷带间。他们很重视将其放在心脏位置处,而护身符一般都用绿色石头做成圣甲虫或人心的形状,上面刻着“保持死者的心,使它不产生危害主人的东西”之类的词句。其他的护身符则紧贴放在木乃伊身体上,或裹进亚麻布里。
用亚抹布先从头部包起
脚和手绑在一起,把写着符咒的草制成的纸,放在双手中间
在每层麻布上涂上树胶,帮助粘合
包上一层布,然后把Osiris的画像图画在表面,Osiris是古埃及主神之一,司阴府之神也就是地狱判官
包完全身,在胸前放上护身符
再用一块大布包起,在木乃伊上面放上一块描画着图案的木板,然后放进棺材,第一个棺材放在第二个棺材的里面
古埃及人不论贫富贵贱,死后都要被制成木乃伊。这是因为古埃及人相信,人是由躯体和灵魂构成的,即使在阴间的世界里,死者仍需要自己的躯体。尸体并非“无用的躯壳”,只要这个躯壳一直保存完好,就可以一直用下去。灵魂随着肉体的点滴破坏而逐渐丧失,而肉体的彻底毁灭则意味着灵魂的全部消亡。只要保存住肉体,让灵魂有栖身之处,死者就能转世再生。
最后,祝王朝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