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食:人以五味
《黄帝内经》中有:“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里的“食”字读做“sì”,是给别人吃的意思。大地给与了人类“酸、苦、甘、辛、咸”五味。
中医认为,五味与人体的五脏、自然界的五行、空间中的五方相对应。酸对应五脏中的肝、五行中的木、五方中的东方;苦对应五脏中的心、五行中的火、五方中的南方;甘对应五脏中的脾、五行中的土、五方中的中;辛对应五脏中的肺、五行中的金、五方中的西方;咸对应五脏中的肾、五行中的水、五方中的北方。
“酸”字在《说文解字》里的释意是酢(cù),就是醋的意思。“酸”是春三月之味,具有“收”和“涩”的特性。
“苦”有肃降的作用,黄连之苦可使气机下沉,胃气下行,故黄连可治疗因胃气上壅造成的打嗝等病症。
“辛”在《说文解字》里指的是椒,即花椒或姜一类的东西,吃了这类东西后能使人流泪。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在《说文解字》里是美味之意。“甘”有滋补调和、缓急止痛的作用,即甘缓。
“咸”具有使东西变软的特性,也具有润下的作用,即让东西往下行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