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来源;老中医的家传
因古代重男轻女,故没有生女方,效果不错,现在我贡献给大家,造福人类. 肾虚腰痛在临床很多见,往往好多医生都给以六位、桂负治之,病人常诉服药时间太长。我在临床常已下方治之,疗效十分理想,现拿出与大家分享。 组成:破故子30g,(醋)元胡30g,熟地20g,山芋肉20g,山药15g,川断15g,(盐)杜仲9g,(炒)小茴香6g,丹皮3g,猪腰片15g。 用法:将猪腰拨去背膜,用盐水泡一小时,和中药一块煎煮,主治:腰片发黑每包药煎两次,两次药液混合,加入半两黄酒,早晚饭后温服。加减肾阳虚者去山芋肉,加肉从蓉;腰部寒痛者,加干姜6g;妇女代下者,加金樱子、芡实。主治:腰酸沉起腰底空软目肿,液尿多,多闷,遗精,代下,头昏,纳呆,疲乏。 续断60 克 (酒浸一夜,焙干) 杜仲60克(要用川杜仲,姜炒断丝)兔丝子20 克 大枣250克。 前三味药研末,大枣煮烂去核与前三味药捣在一起。团成丸。每丸三十克。 我们这里有胎后一般都过来拿此药。如果过去流产过一般服后都能顺利生产。 祖训曰:“木从鲁班,医宗仲景,中医之同道,何缘相轻,何因保守,何为相欺哉?” 组方: 黄连15 火叶10 石斛10 杏仁5 生白术30 山药25 芡实25 桂枝5 生龙骨100 生牡蛎100 决明子30 山楂25 薄荷15 桔梗15 干草10 于肉30 五付 水煎服 方议:1、经云,“胃者肾之关也”,补肾之仙,必先胃气调和,此若房之基也。必用白术、山药、石斛、山楂以调胃气,胃气平则运化有权。 2、阳萎早泄先是相活妄动,黄连清相火,也清心火;火叶补真阳,真阳复相火自平。 3、冲脉下连于肾上通于胃,本应些些上达,冲脉不足和以上应?冲脉不足肾气自虚。故用生龙骨、生牡蛎、芡实、于肉以补敛冲脉,补冲即补肾也。 4、气有升降浮沉,桔梗提胸中直大气、桂枝调解升降,薄荷以行肝之疏泄。 5、百汇为诸阳之汇,统全身之阳而通脑府,唯决明子可疏理和调脑府之血气。 6、陈士铎曰:人必先生脐而后生五脏六腑而后生腰。欲经脉极调者,必以白术通腰脐之气也。 总结:《阴符经》曰:“聋者善视,瞽者善听,绝利一源用心十倍”,欲调正气之偏,必以一气之偏调之,方无善方法有善法,此学医之诀窍。望得方者善用之,切切。 十年病例不必累赘。 |
|